“這片海”的機遇屬於世界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依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的重要起點。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如何理解中國經濟這片海所藴含的機遇呢?

世界經濟的理論發展和實踐探索表明,一個體量巨大且開放的發展中經濟體可為他國和地區的商品與服務提供龐大的市場空間、可觀的增長潛力,可為國際資本和專業人才帶來更為豐厚的長期回報。這一過程,需要利用全球資源要素特別是高端生產要素提供的創新驅動力和競爭效應,來推進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轉型升級。

在需求端,中國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在疫情等各類衝擊下,中國國內市場展現出強大韌性與活力。在追求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居民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中國居民對各類進口消費品的需求總量和增長潛力巨大,中國政府也在積極採取措施主動擴大進口,為全球商品進入中國市場創造更為便利的條件。

在供給端,中國日益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可為各國企業提供穩定的營運支撐。由此產生的規模效應有助於推動與中國供應鏈關聯的企業特別是在華外資企業實現資源高度利用和成本有效節約。中國市場的強大支撐力,則為各種新技術和新業態提供了理想的發展土壤。

與此同時,“十四五”期間中國將繼續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積極與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對接,外資的市場準入範圍持續擴大,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從而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強大引力場。

“十四五”規劃綱要密切結合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環境,將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列為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以開放的視野對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路徑進行了全方位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方面,“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了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系列舉措,如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促進公平競爭、主動擴大進口等,為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的國外生產要素和商品服務進入中國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十四五”時期,中國將通過全面促進消費、推進共同富裕持續夯實擴大內需和進口的基本動能,同時通過推進區域、平台、產業開放和新業態發展等規劃措施,為吸引國外生產要素和商品服務創造更好的環境。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可能伴隨各種挑戰。但中國經濟擁有巨大的規模、足夠的潛力和強勁的韌性,特別是擁有持續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可以説,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開放程度日益提高是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中的一個重大確定性因素,中國經濟這片海將為世界經濟復甦提供強大動力和更多機遇。

對各國而言,擴大開放也並非都是坦途,然而世界經濟的發展終歸要在開放環境中去加以解決,需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辦”。只有摒棄保護主義,在競爭中尋求多元化的合作途徑,方能實現更廣泛的共贏。

(作者彭支偉為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主任)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3月30日 第 08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1 字。

轉載請註明: “這片海”的機遇屬於世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