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峯壑 也守護山色
5月末的珠穆朗瑪峯,山巔風力略收,降雨尚未來到。正是一年中最適宜探索萬山之最、冰雪之鄉的時節。60年前的此時,中國登山先驅開闢了北坡登頂的線路;60年後的此間,2020珠峯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衝頂成功。
同時在山間進行作業的,還有2020年春季登山垃圾清理回收活動的工作人員。5月11日,西藏自治區2020年春季登山垃圾清理回收儀式在珠峯大本營舉行。據報道,奧卓友峯、希夏邦馬峯已完成“清潔”,珠穆朗瑪峯的“打掃”也將在6月結束。至5月中旬,這3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峯已“減重”約6噸。
去年,西藏自治區曾發佈數據,自1960年起,珠峯北坡登頂累計達到3019人次。“因為山就在那裏”,登山者馬洛裏的這句話,吸引了無數後人來到珠峯腳下,哪怕遠眺一眼穿過積雲的雪峯,也是極大的滿足。
越來越多人將挑戰極限的夢想付諸行動,隨之產生的生活垃圾、登山垃圾,也給當地生態帶來不小的壓力。世界之巔的極端環境和獨特地質令珠峯垃圾清理殊非易事,海拔越高,難度、危險係數越大。
有人來征服,也有人來守護。1997年西藏就開始清掃北坡,2018年清理海拔5200米以上垃圾8噸多;制定《珠峯登山垃圾管理暫行辦法》,成立高山環保基金會;向登山者免費發放垃圾桶、垃圾袋,在營地設立環保廁所;鼓勵農牧民參與垃圾運輸和專職環保工作;遊客大本營後撤至海拔5000米左右的絨布寺一帶……垃圾清理工作常態化、專業化,登山管控機制和高山環保機制逐步健全,珠峯生態脆弱,但保護系統日趨完善。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若説,人類歷史的進程伴隨着探索“人所罕至”,那麼,人類文明的高度也有必要以守護“奇偉、瑰怪”為丈量。總有一天,高山大海、叢林沙漠,不再是探險家挑戰的“自留地”,而將是每個人守護的“責任田”——一往無前地挑戰生理極限,也要寸步不讓地呵護生態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