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國家醫保局解讀“靈魂砍價”:努力為老百姓爭取更優惠價格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綜合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電 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7日在其官網公佈答記者問,對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准入談判進行解讀。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相關負責人在答問中表示,談判專家在基金能夠承受並且企業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努力為老百姓爭取更為優惠的價格,這就是“靈魂砍價”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國家醫保局於本月3日公佈了2021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70萬一針的天價藥進醫保”、醫保目錄藥品談判“靈魂砍價”等話題近期也受到中國社會廣泛關注。為使公眾對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有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和了解,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解讀藥品談判工作安排和有關考慮。

據其介紹,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是一項系統性工作。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自5月份啓動,至11月底結束,歷經大半年時間。從流程看,主要分為準備、申報、專家評審、談判、公佈結果5個階段。

其中,談判階段包括兩個環節:一是組織專家使用藥物經濟學方法,考慮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學測算確定每一個藥品的談判底價,即醫保基金能夠負擔的最高價。二是組織專家與企業現場磋商,當場確認結果。談判成功的藥品納入目錄,談判結果確定為全國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談判不成功的藥品不納入目錄。

該負責人表示,現場談判僅是目錄調整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在“靈魂砍價”前,醫保方和企業都要開展大量準備工作,反覆論證、評審、測算、溝通,確保談判工作科學、規範、公平、公正,並全程留痕。

這位負責人還介紹説,談判底價由醫保部門組織專家測算產生。一方面,對於獲得談判資格的藥品,醫保部門組織相關企業按統一模板提交測算資料,主要包括:藥品基本信息,相關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等信息,意向價格,以及相應證據材料。

另一方面,醫保部門組織藥物經濟學、醫保管理等專家,從藥品成本效果、預算影響、醫保基金負擔等角度開展科學測算,形成醫保基金能夠承擔的最高價,即談判底價,作為談判專家開展談判的依據和底線。

關於談判現場為何不由專家直接亮出談判底價,這位負責人表示,談判最終能否成功取決於醫保方和企業方的底線是否存在交集。從實踐看,醫保方談判專家的職責是利用談判機制,引導企業報出其能夠接受的最低價格。

“也就是説,談判專家在基金能夠承受並且企業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努力為老百姓爭取更為優惠的價格,這就是‘靈魂砍價’的魅力和價值所在。”他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