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上,鄂湘贛三省政協委員共同發聲,提交聯名提案《關於加快長江中游城市羣交通一體化的建議》。
這不是三省首次聯名。去年全國兩會上,湘鄂贛三省委員就同頻共振,共同呼籲將長江中游城市羣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關於加快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羣一體化發展的建議》提案被全國政協列為重點提案進行督辦。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作為中部地區實力最強、能級最高、活力最大的城市羣和增長極,長江中游城市羣各省市如何展現更大作為?長江日報記者採訪代表委員、專家學者,探討這一話題。
“交通一體化是重中之重”
“硬聯通”要打頭陣一馬當先
高鐵、軌道交通、二環線在解放大道交匯。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加快”一詞在《關於加快長江中游城市羣交通一體化的建議》中出現了不下10次,透着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今年這份提案,住鄂全國政協委員、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副主席爾肯江·吐拉洪作為第一提案人,與住湘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住贛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政協主席姚增科,以及全國政協委員文振富、高宗餘共同聯名提出,建議從國家層面編制長江中游城市羣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同時,建立健全三省(長江中游城市羣)區域合作機制,協同推進省際重大交通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實施。
長江中游城市羣作為我國面積最大、中部地區最重要的城市羣,涵蓋湖北、湖南、江西3省31個城市,常住人口占全國約9.4%,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約9.3%。
如何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樑”?從“一體化”到“交通一體化”,三省發聲更聚焦。今年三省聯名提案中建議,將中三角樞紐集羣打造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羣,加快打造武漢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提升長沙、南昌等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服務功能,聯動城市羣其他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發展。同時,加快構建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打造軌道上的“中三角”。
“交通一體化是重中之重!”全國政協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劉惠好談道,無論是哪一個城市羣的發展,多是交通一體化率先突破,經濟效應才漸次顯現,硬聯通打通後,要素的流動才有可能,三省羣眾才能真正享受到發展紅利。
區域研究專家、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執行官、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建議,下一步,更要在整體的“內聯外達”能力上進一步提升,真正做到同心同向、一體化發展。
“三核三圈”下好同一盤棋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羣
長沙橘子洲頭,遊客在毛澤東雕塑前合影。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
上週,國務院批覆同意《長江中游城市羣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要打造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支撐、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城市羣,三省合作駛入“快車道”。
根據《實施方案》,長江中游城市羣將構建“三核三圈三帶多節點”的空間格局,“三核”指三省省會城市武漢、長沙和南昌,“三圈”指武漢城市圈、長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圈中有圈,圈圈互動。”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協常委、省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副主任趙應雲認為,長江中游城市羣協同發展的動力,正是來源於次級都市圈綜合功能的提升。
武漢城市圈應該如何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教授何建華認為,在中部一盤棋中,武漢城市圈要進一步勇擔使命,爭先進位,通過創新平台建設發揮支撐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代表委員們頻頻發聲。聯名提案《關於支持武漢城市圈發揮輻射和引領作用 把長江中游城市羣打造成為我國中部地區重要增長極的建議》中,全國政協委員們建議,放大武漢城市圈對長江中游城市羣的輻射帶動效應,支持武漢城市圈開展國家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
“要重視武漢城市圈在交通、環保、創新、教育等領域對長江中游城市羣的引領。”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師範大學副校長,計算與隨機數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致公黨湖南省委會副主委謝資清建議,作為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的武漢城市圈,在其部分高校王牌專業,可探索本科聯合培養模式,加速長江中游城市羣人才培育。
讓綠色成為發展的鮮明底色
合力確保一江清水東流
遊客在參觀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長江日報記者史偉 攝
“湖北人、江西人過年時都愛吃的一道菜——藜蒿炒臘肉,這裏面的藜蒿,兩地都有種植。”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貿易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民建江西財經大學委員會主任李秀香説,飲食習慣就是中游城市羣三省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的一個表徵。她談道,“在江西,藜蒿是鄱陽湖邊上生長的一種野草。而鄱陽湖,正是長江干流上重要的調蓄性湖泊。同飲一江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和全面綠色轉型持續深化,是城市羣必須共答的一道題。”
《實施方案》中也對三省協同推進長江水環境治理作出明確,提出三省建立健全長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完善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標準等。李秀香認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三省需要出“組合拳”,在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多元路徑上多些嘗試。她舉例説,作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江西省撫州市就正在加快綠色金融佈局。對三省來説,共同探索水權、碳匯綠色低碳權益交易機制,同時在新興產業、清潔產業領域共育循環經濟業態,同樣值得探索。
“在湖南,對水資源的保護與治理也力度空前。”趙應雲介紹説,為進一步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配套政策體系,湖南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規《湖南省洞庭湖保護條例》等,同時明確相關河段和控制斷面流量水量、水位管控要求。目前,長江干流湖南段和湘資沅澧幹流基本達到或優於Ⅱ類水質。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建議,通過加快構建長江中游“雙碳”發展協同機制,建立統一市場體系,推進區域環境權益市場互聯互通,將中游城市羣打造為全國碳金融中心。這一次,連玉明將這一調研和思考的結果撰寫為提案上會。
在湖北代表團擬向大會提出的《關於支持長江中游城市羣發展上升為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的建議》中,也談到“在綠色發展上先行先試”等相關表述,讓綠色成為發展的鮮明底色成為三省共識。
三城分工“助飛”國產大飛機
優勢互補做強先進製造業
武漢陽邏港水鐵聯運讓“漢貨”通達四海。長江日報記者劉斌 攝
前機身大部段為南昌製造,起落架系統在長沙整體裝配,武漢航達航空科技研製供應專用拉桿。很少有人知道,國產大飛機C919客機中,凝聚了長江中游城市羣在產業方面的互補協作。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集羣”。製造業是長江中游城市羣的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如何更好地協同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最新批覆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城市羣將實施七大先進製造業集羣工程,包括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汽車、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集羣。
全國人大代表、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工會辦副主任、長沙市工會兼職副主席張曉慶倍感振奮,她説,目前,城市羣內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汽車等支柱產業尚未形成上下游較為完備、相互間密切協作的產業鏈,而通過集羣工程、加強統籌謀劃和產業協作,有望形成裝備製造高質量發展平台優勢。
“以聯合促集聚,以集聚促裂變。”趙應雲認為,要加快城市羣千億支柱產業的集聚,聯手打造優勢產業集羣,以拓鏈、補鏈、強鏈為核心推動產業的跨區域聯動發展,增強城市羣的經濟關聯。
他建議,可重點發展應用電子、新型顯示、衞星導航應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如可整合武漢、南昌、長沙、株洲等市的優質資源,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激光加工設備、電力牽引軌道等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還可推進“三圈”圍繞化工新材料、生物及環保材料等建立產學研用聯盟,“通過構建科技創新共同體,重點聚焦和突破產業升級過程中的關鍵性技術和瓶頸性工藝”。
採訪中,來自三省的代表委員們表示,隨着長江中游城市羣在優化城市羣空間格局、共同提高內聯外達能力、共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共同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共同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共同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長江中游城市羣指日可待,三省人民也將共享一體化發展紅利。
(長江日報記者李佳 胡義華)
【編輯:張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