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駐德不撤反增:走是為了留下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4月19日發表克謝尼婭·洛吉諾娃的題為《走是為了留下:美國不撤軍反倒增兵德國》的文章,文章稱,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德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亞歷山大·卡姆金認為,對華盛頓而言,美國(增加)在德國駐軍在更大程度上是為了完成其自身地緣政治目標,而不是為了加強歐洲安全。全文摘編如下:
華盛頓將把美國在德國的駐軍增加500人。這是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近日在柏林參加會談之後宣佈的。五角大樓負責人在與德國國防部長克蘭普-卡倫鮑爾會晤後説:“這是計劃中的人員增加,表明我們對與德國和整個北大西洋聯盟所達成協議的忠實。”
奧斯汀説,今年秋天威斯巴登地區的駐軍將增加。現在在德國境內大約有3.45萬美軍。他説:“這些兵力將加強歐洲的威懾和防禦,並將大大提高我們即時保衞我們盟國的能力。”
2020年,特朗普總統下令從德國撤出大約1.2萬名軍人。特朗普的計劃曾引發柏林的不安,並在美國國內招致批評。按照特朗普的設想,裁減駐德兵力理應是對柏林的懲罰,因為柏林在北約內表現得猶豫不決,並寄望受到美國的保護。特朗普曾憤怒地説:“德國為得到能源向俄羅斯支付了數十億美元,而美國卻要保護它免受俄羅斯的侵害。這是行不通的。”
他還不止一次地責罵德國。在他看來,德國沒有為支持北約的集體防禦拿出足夠的資金。在北約中,各國要拿出的國防經費是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2018年,德國的國防開支佔其GDP的1.2%,即490億美元。在歐洲,法國(638億美元)和英國(近500億美元)在國防上的投入都超過了德國。2020年,為迎合白宮,德國聯邦議院將軍費開支增至其GDP的1.42%。可特朗普政府對這一步驟視而不見。
美國是從20世紀40年代(二戰結束後)開始在德國駐軍的。2010年,駐德美軍的坦克曾短暫撤離歐洲。但是最近,美國再次開始積極擴大在歐洲的兵力。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德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亞歷山大·卡姆金認為,對華盛頓而言,美國在德國駐軍在更大程度上是為了完成其自身地緣政治目標,而不是為了加強歐洲安全。他指出:“美國人在德國境內還部署有核武器。這將賦予美國西方主要軍事力量的地位和全球影響力。”
1月底剛一上台,美國新領導人拜登就決定暫緩執行其前任有關從德國撤軍的決定。奧斯汀關於美國增加駐軍的講話表明,特朗普的計劃已被徹底拋棄。美國防長保證説:“這不是給俄羅斯的信號,而是給北約的信號,表明美國完全支持聯盟,最重要的是,珍視與德國夥伴的關係。”
在與五角大樓負責人會談時,德國防長保證説,德國將聽取美國關於北溪二線建設的意見,並可能暫停該項目。俄高等經濟學院歐洲和國際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米特里·蘇斯洛夫認為,這樣説是為了取悦奧斯汀和整個拜登政府,因為與華盛頓相比,柏林更希望恢復夥伴關係。
蘇斯洛夫認為,拜登現在正積極改善美德關係狀況。他説:“他正在向柏林發送信號。因此,拜登政府不僅停止了駐軍的撤出,還公然地反其道而行之。但這是一個象徵性步驟,目的是強調華盛頓與柏林之間關係的基調已經改變。問題仍然存在,但調子變了。”
美防長奧斯汀13日在訪問德國斯圖加特期間,與美軍歐洲司令部軍人及文職人員見面。(美國《星條旗報》網站)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