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錢一分貨!英朗看似便宜,背後另有玄機
不知從何時起,英朗成了廉價合資車的代表。多少人當初想買寶馬3系或能彰顯個性和情懷的“小鋼炮”,等過了30歲,發現自己一事無成,還要養家餬口,只能咬咬牙貸款買輛英朗。
對此車叔非常能理解,畢竟合資身份是很多人的選購底線,上汽通用別克算是主流合資品牌,英朗是標準的合資A級車,外觀優雅大氣,開出去夠體面(對於普通人來説)。不僅如此,英朗全系提供自動擋,現在又換裝四缸機了,沒有那種讓你“一票否決”的短板。關鍵是這貨終端優惠給力,你還在糾結7折、8折?英朗直接給你6.5折!落地價僅為約9萬元,“還要什麼自行車?!”
廠商肯釋放誠意,市場也不會辜負英朗,畢竟大家都逃脱不了“真香定律”。上個月,英朗銷量達到38047輛,去年月銷破4萬輛都不是事兒,老實説,車叔都想過給自己搞一輛玩玩。
那麼問題來了,英朗憑什麼能做到如此便宜?
參考其它主流合資A級車,英朗的產品力有些“注水”。在動力方面,英朗還算勉勉強強,其搭載1.5L四缸機無論是性能表現還是可靠性都能達到同級及格線,1.3T版本搭配輕混系統,性能更出色,還優化了怠速抖動。有一説一,英朗開起來還是有點“肉”的,動力只能算夠用。
底盤是一大槽點,區別於老款車型的前麥弗遜+後瓦特連桿式懸架結構,現款車型採用的是凱越的前麥弗遜+後雙連桿式懸架結構,所以新款英朗被很多人稱為“換殼版”或者是升級版凱越。車叔以前租過凱越,老實話,那車開起來沒什麼別克的味道,質感很low,畢竟凱越本質上説就是台老舊的韓系大宇車。現款英朗同樣如此,底盤比較散,車身共振明顯,根本不像美系車。
再者,現款英朗的內飾有些老氣。中控屏尺寸比較小,下方的物理按鍵排布整齊,再搭配傳統擋把和機械手剎,英朗車內看起來有些“復古”,科技感、現代感跟卡羅拉、朗逸有差距,講究一點的人可能會嫌棄。還有一點,英朗的隔音很一般,跟以前的老款凱越半斤八兩,車內似乎沒安裝什麼隔音材料。沒辦法,英朗優惠太大,別克必須嚴格控制成本,用料能省則省,才能保證利潤空間。
在配置方面,英朗也給不了你驚喜。全系車型不提供無鑰匙啓動,真皮座椅、真皮方向盤就別想了,座椅包裹性、柔軟度有待提高,好在高配車型支持CarPlay、車聯網,後排出風口、PM2.5過濾算是亮點。另外説一句,英朗新車異味很大,提車後需要好好處理下,這也是很多車的通病。
總體來説,英朗很適合家用,但給不了品質享受。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且不談自主品牌車型,英朗的同級對手都在補全產品力,實現質感升級、向上突破,英朗堅持走“以價換量”的路子,以後低端的形象恐怕難改,這不見得是好事。
車叔結語
其實車叔身邊有不少英朗車主,他們的反饋一致為“用起來沒有看上去那麼香”,他們對於很多細節體驗挺失望的。車叔不否認英朗的極致性價比,英朗就是一款低質、廉價的合資車,保值率也不高。如果你手持10萬元左右預算,英朗真不一定是你最好的選擇,不如考慮同價位的自主品牌車型。如果很注重綜合品質,車叔建議你加點錢買卡羅拉、軒逸。當然,如果你對英朗一見鍾情,對細微質感不在意,英朗就是你的菜,至少比A0級小車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