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2021年將初步構建示範型數字化主動電網
雄安新區220千伏劇村多功能融合變電站。 馬千里 攝
中新網石家莊9月8日電 (石靜 龐彥娟)“我們建設了300千瓦光伏板,4千瓦風力發電機,3300千瓦時的儲能設備,構建了家庭級、鄰里級和村級微網羣,通過微網羣控制系統對源網荷儲全系統進行實時監測和控制,最長可以連續離網運行38小時,村裏年户均停電時間將減少80%。”在雄安新區“澱中翡翠”王家寨村,國家電網雄安供電公司規劃設計中心副主任邢志坤,在介紹建成的綠色智能微電網項目時如是説。該項目也是國家電網河北省電力公司打造的雄安數字化主動電網村級示範項目,將給未來鄉村電網和能源系統建設提供實踐經驗。
據國家電網河北省電力公司消息,為高質量建設國際領先的雄安數字化主動電網,同時將其中技術管理創新轉化為可複製、可推廣的理論創新成果,該公司近日正式發佈了《雄安新區數字化主動電網技術標準》(以下稱《技術標準》)。
數字化主動電網是協調控制各種分佈式能源、可調節負荷、儲能等資源,實現電網內外部資源協同互動、融合共享的新型電網,控制手段更加豐富靈活,能夠更好適應分佈式風、光等多樣化電能生產形式,更好滿足電源、用户等多市場主體的服務需求。2020年6月,國家電網河北省電力公司提出建設雄安數字化主動電網的概念和目標,聯合清華大學等國內頂尖科研院所,開展戰略研究和示範建設工作,着力打造“站園片村”四級示範,在雄安新區王家寨村開展村級示範建設。同時,結合示範建設成果,借鑑吸收國內外先進電網建設管理經驗,編制完成《技術標準》。
《技術標準》緊扣雄安數字化主動電網建設中的關鍵性問題,專項制定了分佈式新能源併網、多種負荷接入、智慧供電等12項子標準,首次把數字孿生電網、多功能融合變電站等理念變成可以“繪製圖紙”的技術條款,明確了一系列“雄安規範”,對於推進數字化主動電網大規模建設、探索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這個標準解決了雄安新區數字化主動電網建設中的具體技術問題,比如未來雄安電網調度控制將會是‘自動駕駛’模式,當電網發生故障時,調控系統能夠自動隔離故障,無需人工干預就可以迅速給用户恢復供電,《技術標準》則具體規定了調控系統需要滿足哪些技術要求。”國家電網河北省電力公司調控中心副主任孫廣輝説。
《技術標準》還充分考慮市場、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從技術層面積極響應、全面滿足市場規則要求。國家電網河北省電力公司調控中心工作人員曹欣介紹,以電力需求側響應為例,用户通過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而怎麼響應、需要匹配什麼樣的接口設備等,《技術標準》都作出了具體規定。
《技術標準》突出“無創新,不雄安”,堅持以原始創新替代技術集成,圍繞安全化、可靠化、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主動化、協同化、市場化八個方面提出了42項評價指標,其中在新型服務、能源市場等領域制定了28項創新性的指標,形成可量化評估的評價體系,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數字化主動電網建設。
據悉,國家電網河北省電力公司目前已在雄安新區投運220千伏劇村多功能融合變電站,全面建成王家寨綠色智能微電網,形成數字化主動電網站—村兩級示範。在《技術標準》的指導下,年內將實現園區級示範、片區級示範初步成型,初步構建示範型數字化主動電網。《技術標準》也將隨着建設推進持續迭代升級,在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中走出一條具有雄安特色、河北特點的實踐道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