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訊 據國家氣候中心消息,預計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將持續發展,秋季維持拉尼娜狀態,並於冬季達到峯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通常在發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温易較常年同期偏低,同時我國長江以南大部地區降水易較常年同期偏少。
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温度異常出現大範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
2020年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較常年同期偏低,海温關鍵區(Niño3.4區)的監測指數為-0.6℃,較7月份下降了0.3℃;9月1-20日,Niño3.4區海温呈波動下降,監測指數低於-0.5℃,標誌着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拉尼娜狀態。
9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以下冷水持續發展,對流層低層持續受異常東風控制,有利於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海温進一步發展。
南方濤動指數(SOI)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温度監測關鍵區(Niño3.4區)海温指數(℃)的逐月演變情況。
2020年8月海表温度距平分佈圖。
綜合分析近期赤道太平洋海洋與大氣環流監測實況,結合國內外氣候模式預測結論,預計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將持續發展,秋季維持拉尼娜狀態,並於冬季達到峯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事件對我國氣候的可能影響
通常在發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歐亞中高緯環流的經向度大,影響我國的寒潮冷空氣活動頻繁,中東部地區氣温易較常年同期偏低;同時,來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條件總體偏差,我國長江以南大部地區降水易較常年同期偏少。
根據對21世紀以來發生的5次拉尼娜事件(附表)的綜合分析表明,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温總體上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東北及內蒙古東部最為顯著,氣温偏低1~2℃,局部偏低2℃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2007/2008年冬季黑龍江大部、吉林西北部及內蒙古東部等地氣温偏高1~2℃。降水方面,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東北地區北部和南部、華北中北部、長江中下游中西部和華南南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東北地區西北部和南部、華北地區中北部、江南西北部等地偏少2至5成,局地偏少5成以上;而東北地區中西部、華北西南部、黃淮大部、西北地區東南部、江南東部、華南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其中東北地區中西部、華南西部及內蒙古中東部等地偏多2成以上,吉林西南部和內蒙古中東部偏多5成至1倍。
2000年以來5次拉尼娜事件冬季平均氣温距平合成圖。
2000年以來5次拉尼娜事件冬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合成圖。
其中,受2007/2008年這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國遭受四次低温雨雪冰凍天氣過程襲擊。低温雨雪冰凍災害影響範圍廣,涉及全國近2/3省(區、市),包括貴州、湖南、湖北等20個省(區、市)。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出現大到暴雪,湖南、貴州等地出現凍雨。氣象衞星遙感積雪監測顯示,積雪覆蓋總面積為128.2萬平方公里。持續低温雨雪冰凍極端氣象災害給交通運輸、電力傳輸、通訊設施、農業及人民羣眾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和損失。據民政部統計,農作物受災面積1100多萬公頃,受災人口達1億多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500億元。
但是,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除了來自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外,還會受到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國家氣候中心將密切監視全球和區域天氣氣候變化,加強分析研判,及時提供滾動的監測預測意見和服務信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國天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