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騷亂後,外界關注特朗普任期內的最後13天
美東時間7日凌晨,美國國會正式確認拜登以306張選舉人票當選新一屆總統。此時距離特朗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已經過去12小時。隨後特朗普發佈聲明稱,儘管他不同意選舉結果,但承諾將在1月20日有序交接政權。
在美國大選經歷了兩個月的騷亂、拉鋸和鬧劇後,處於漩渦中心的特朗普留在白宮的時間只剩下最後13天。儘管權力在流逝,但外界仍對他任期內的最後時刻表示擔憂。
民主黨人呼籲罷免
美媒稱,特朗普眼下處境不妙,國會要求罷免、彈劾他的呼聲四起。
由於國會騷亂事件,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及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7日聯合向副總統彭斯施壓,要求彭斯援引美國憲法第二十五修正案罷免現任總統特朗普,否則國會將推進彈劾議程。
佩洛西將特朗普形容為“一個非常危險的人,不應該繼續執政”。她認為罷免是讓特朗普下台的最快方式,哪怕任期即將結束,特朗普也不應被放過。
同時,越來越多的國會議員正加入對特朗普的聲討,其中包括一些“倒戈”的共和黨人。目前已有近100名民主黨議員支持通過彈劾程序、憲法第二十五修正案或其他方式,迫使特朗普下台。
據瞭解,要動用憲法第二十五修正案,副總統和多數內閣成員需要聲明總統無法履行職責,屆時將由副總統代理總統職務。特朗普可以聲稱自己能夠正常履職,如果彭斯和多數內閣成員不反對,特朗普可重獲權力;如果彭斯和多數內閣成員反對,則交由國會判斷。
分析指出,相比於依據憲法修正案罷免特朗普,彈劾更具政治意義,因為彈劾將禁止特朗普日後繼續擔任公職(比如2024年再次競選總統)。但也有爭議是,在特朗普離任後,彈劾程序能否繼續。
不過,目前彭斯對罷免總統“無動於衷”。據消息人士透露,彭斯反對在距離拜登就職典禮不到兩週時罷免特朗普,這一決定得到了幾名特朗普內閣成員的支持。他們認為,罷免將導致當前局勢更不穩定。
此外,拜登似乎也對罷免特朗普不感興趣,消息人士稱,他更想把精力放在不久後的就任一事上。畢竟,拜登就職後將面臨新冠疫情、醫療改革、税改等諸多議題。
引發高官辭職潮
讓特朗普感到頭疼的,還有多名內閣高官近日相繼請辭,其中既有在白宮擔任要職的官員,也有特朗普政府的“老臣”。
據報道,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7日在社交媒體上宣佈辭職,成為第一位提交辭呈的內閣成員。她寫道,國會大廈的動亂“深深困擾着我,我無法置身事外”。趙小蘭的丈夫是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
隨後,美國教育部長貝齊·德沃斯(Betsy DeVos)、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代理主席泰勒·古斯比(Tyler Goodspeed)、衞生與公共服務部助理部長埃利諾爾·麥康斯-卡茨(Elinore McCance-Katz)等人也在7日晚間向特朗普提交了辭呈。
這兩天請辭的還有:擔任美國駐北愛爾蘭特使的白宮前“管家”米克·馬爾瓦尼(Mick Mulvaney),美國網絡安全方面最高層級的官員之一約翰·科斯特洛(John Costello),擔任“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幕僚長的斯蒂芬妮·格里沙姆(Stephanie Grisham),白宮副新聞秘書薩拉·馬修斯(Sarah Matthews),等等。
隨着特朗普卸任,預計還會有更多官員辭職。例如,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透露自己也有此打算。
媒體指出,離職潮尤其是一些關鍵職位的空缺,將導致特朗普政府在最後十幾天裏可能出現職能真空,也不利於與拜登團隊的交接工作。
特朗普考慮赦免自己?
據《紐約時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報道,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暗地裏向助手錶示,考慮在總統任期的最後時期赦免自己,同時還詢問了律師赦免會在法律和政治上對他產生什麼影響。
據稱,討論發生在最近幾周,尚不清楚特朗普是否是在國會騷亂及彈劾危機後提起此事。也有報道稱,在大選日後,特朗普就產生了這種想法,因為他擔心自己在離任後,會被政治對手作為打擊目標。
《紐約時報》評論稱,特朗普此舉將成為美國曆史上最不尋常、最未經考驗的總統權力使用之一。
據瞭解,赦免權是美國憲法賦予總統的權力,被認為是表現“仁慈”和“為公共利益服務”的一種方式。赦免權通常是給予已經被起訴的人,但也可以赦免特定人尚未進入法律程序的行為。根據規定,其他政府部門不能對赦免進行復審,總統也無需給出赦免理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總統赦免權僅適用於聯邦罪行,不能保護某人免受州和地方檢方的調查和起訴。對於總統是否能夠赦免自己,美國曆史上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法律界對此也一直存在爭議。
此前有消息稱,特朗普還考慮在離任前赦免他的三個子女(小特朗普、埃裏克、伊萬卡)、女婿庫什納以及私人律師朱利安尼,原因是擔心拜登政府下的司法部將“報復”他的家庭。
去年底,特朗普先後赦免了包括女婿庫什納父親和特朗普前競選團隊主席馬納福特在內的共41人。
潛在安全威脅
英國《衞報》援引政治人士分析稱,特朗普的最後13天仍有可能給美國帶來安全威脅。儘管特朗普的政治權力逐漸枯竭,但他仍有一眾狂熱的追隨者,華盛頓和國會大廈可能再次陷入危機。
目前,國會騷亂已導致至少4人死亡,幾十人被捕。據美媒報道,抗議者中有與右翼極端組織有關的陰謀論者,部分人士具有暴力傾向。另一名闖入眾院議長佩洛西辦公室的男子則來自反控槍組織。
佩洛西7日發表如下言論:“雖然(特朗普任期)僅剩13天,但這其中任何一天都可能演變成美國的恐怖秀。”
美國Axios新聞網指出,特朗普最後的日子可能呈現出一種“內部破裂”——在忍受了他多年的瘋狂行為和勸説無效後,即便是特朗普身邊忠誠的助手和親信,也已經放棄與他溝通。
此外,社交媒體和商界也都在背棄特朗普。繼推特之後,社交媒體臉書和Instagram都對特朗普進行了暫時封號。作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團體之一,美國全國製造商協會6日也呼籲彭斯罷免特朗普,意味着美國商界與特朗普決裂。
面對多方壓力,“他(特朗普)可能正處於其任期內最反覆無常、最不可預測的階段,”政治分析人士説。
不過,也有分析指出,特朗普7日承諾交權的表態是他自大選後首次公開讓步,安撫抗議者的舉動似乎也在給未來13天一顆“定心丸”。
但一名白宮顧問表示,特朗普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他的總統任期已經受到辭職潮和潛在彈劾的威脅。而且,這一表態來得太遲,對於國會騷亂已於事無補,“應該在大選當天就這麼説,而不是在死了人之後”。
反特朗普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林肯計劃”高級顧問庫爾特·巴德拉(Kurt Bardella)表示,特朗普的危險之處在於他手上仍握有的總統權力,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無論如何,特朗普留給人們的懸念還有很多:儘管同意交權,但他仍堅稱不同意大選結果。至今他也沒有表態,1月20日是否會參加拜登和哈里斯的就職典禮。
CNN提問:“這個國家還能再承受特朗普總統的最後13天嗎?”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欄目主編:楊立羣 文字編輯:楊立羣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楊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