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現代文明城市,不僅要看高樓大廈是否光潔靚麗、馬路是否平整乾淨、交通秩序是否井然有序,更要看城市的背街小巷、老舊院落是否整潔。比起有物業管理的小區,老舊院落的垃圾清運、污水處理、環境風貌,都更考驗着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居民的文明素質。
武侯區玉林街道九如村社區內,醫院、學校和居民區密集,流動人口多,也有大量老舊院落。2月28日,記者來到九如村社區的部分背街小巷,發現仍存在車輛亂停亂放、出攤佔道等不文明行為。
2月28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從電信南街,隨機鑽進了一條小巷子,繞往小天北街。初入小巷,無論是地面還是牆面,都頗為整潔,幾乎看不到亂塗亂畫的小廣告、塑料垃圾等。
但左轉後,記者就看到了隨意停放的電動車,有的是在門店門口,有的停放在牆角。同樣,“小黃”“小藍”各色共享單車,也被剛剛便捷騎行抵達目的地的用户隨手停放在了牆邊、電線杆下,七倒八歪。
稍寬的巷道,也成了機動車的“停車場”。粗略估算,從進入巷子到小天北街的數百米,私家車、出租車、運貨的麪包車,就停了七八輛,佔據了院牆外、非機動車道,有的甚至直接臨時停放在路口轉角處。路口一位阿姨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晚上停得更多,如果再遇上兩輛車要會車,就更擠了,行人都要挨着牆走,“我們也很反感這些亂停亂放行為”。
不僅在巷子裏,稍寬的人行道上,不少私家車輛也直接將車開上來。在金陵橫路的一處施工打圍圍欄附近,就停放着3輛以上的私家車輛。紅星新聞記者一路從小巷走到了一環路南三段,明明路邊人行道就劃定了共享單車停放點,但仍有個別共享單車被隨意堆放在路口。
▲共享單車被扔在牆角,不遠處就是停放點
九如村社區是老舊小區,道路兩側多有餐飲店、五金店以及一些蔬菜水果商鋪。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巷口,不僅有推着三輪車的臨時蔬菜、水果攤販,即使是固定的門店商鋪,也基本上都存在將貨品外擺、佔道經營的情況。
例如一家蔬菜店鋪,不僅菜品擺到了人行道上,待處理分類的貨品,電子稱也擺在行道樹下。
▲餐飲店桌椅和液化氣罐擺在人行道上
一些主營火鍋、串串的餐飲店鋪,則是直接將桌椅板凳、液化氣罐等擺在了人行道上,甚至佔用了盲道。中午顧客使用過、還沒清洗的碗筷,被放置在路邊的藍色塑料框中。因為不是營業時間,暫時沒有食客,但可以想象,一旦到了用餐時間,這條路的人行道上將會非常擁擠,行人只能走在機動車道上。每張桌下的液化氣罐,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餐飲店桌椅擺在人行道上
記者手記:
背街小巷 不應成為文明的“盲區”
如果説主幹道是城市的“面子”,那一條條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裏子”。可能人流量相對不大,但居住在此地的居民也需要一個乾淨、安靜、有序的生活環境。背街小巷的細微之處,更體現着城市的品味和形象。
把共享單車停在規範的停車點,把佔用人行道甚至盲道的桌椅搬進去,不僅僅是給往來行人的一份方便,而是每位市民樹立文明意識、自覺踐行文明行為的體現。背街小巷,也一定可以美起來。
紅星新聞記者 於遵素 攝影報道
編輯 柴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