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又一盟友國為討好美軍闖入南海,結果被相關國家強行撤資,導致投資額暴跌50%,創下新低,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難道這就是跟隨美國、甘當美軍馬前卒的下場?而澳大利亞如今直接損失數千億,看來也已經吃下南海挑釁的苦果。
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重要盟友之一,在許多決策中都和美國站在同樣的立場,在美國開始推行重返亞太戰略之後,澳大利亞也在第一時間響應美國,派出軍艦與美國共同進入亞洲南部海域進行軍事演習,這一舉動無疑是在表明自己支持美國戰略的態度,不過澳大利亞顯然沒有搞明白一件事,美國如今已經在疫情和國內亂局的情況下無法獨善其身了,再對外進行軍事演習實際上也只是秀秀肌肉,試圖掩飾自己的軍事實力已經隨着經濟下行而下滑的事實,而澳大利亞在這樣的情況下卻選擇緊跟美國,對其他國家展開挑釁,這實在不能給澳大利亞帶來任何好處。
況且美國處於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對於跟澳大利亞進行進出口貿易等商業往來自然也是沒有興趣的,除此之外,澳大利亞的最大國際經濟合作伙伴也從來都不是美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澳大利亞仍然與美國合夥挑釁相關國家,最終被強行撤資百分之六十,蒙受了巨大損失。
實際上,澳大利亞對美國的言聽計從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在國防領域上的依賴,如果深入瞭解澳大利亞國防軍的實力構成就會發現,這個國家的武器裝備體系幾乎完全跟美軍接軌,無論是陸軍的M1A1主戰坦克和美製版本的M777榴彈炮,還是空軍的FA18戰鬥機與C17運輸機,基本都是來自美國軍隊的現役或淘汰裝備,就連澳大利亞海軍此前的主力艦船阿德萊德級護衞艦,實際上也就是美國海軍退役的二手佩裏級護衞艦。
而在脱離美式軍備體系、實現國防自主化這一方面,澳大利亞海軍現在算是該國各大軍種當中走得比較靠前的,至少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霍巴特級驅逐艦和安扎克級護衞艦都是由澳大利亞本土造船廠打造的,然而這些戰艦上搭載的武器裝備,例如MK45型127毫米口徑艦炮、MK41垂直髮射單元以及魚叉反艦導彈等,幾乎無一例外地都來自美國;SPY1D型無源相控陣雷達雷達等配套艦電系統亦然,可見澳大利亞終究是擺脱不了在這方面對美國的依賴了,這也使其不得不把自己綁在美國的戰車上、面對一系列惡果。
總而言之,對於自然資源較為匱乏的澳大利亞而言,只有儘快認清現狀、放緩與美國進行的一系列軍事合作,不再進入亞洲南部海域進行類似軍演的行動,並加強與相關國家的經濟合作才能讓自己擺脱目前遭遇的經濟困境,走出經濟持續低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