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漁志願者:從捕魚到護魚到育魚

人民網重慶7月31日(劉政寧、周小平)今年7月31日是第14個世界巡護員日。當日,重慶市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聯合阿拉善SEE重慶項目中心、江津區鴻鵠護漁志願隊開展了以“共抓大保護”為主題的“世界巡護員日”活動。活動中,相關部門對在巡護、檢查中收繳的漁具以及查扣的“三無”船舶進行公開銷燬、拆解。同時,將巡護中救護的15條長江鱘、25條胭脂魚放歸長江。

護漁志願者:從捕魚到護魚到育魚

志願者們日常巡護。江津區鴻鵠護漁志願隊供圖

與非法捕撈者鬥智鬥勇

在100餘公里的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劉鴻和小夥伴們常常“神出鬼沒”,天黑出動,關掉一切光源,黑燈瞎火,在江面巡護,悄無聲息地開到非法捕魚船跟前……

2014年,劉鴻成立了一支護漁志願隊,帶領志願者與非法捕撈者鬥智鬥勇。

“非法捕撈船的硬件設備都很先進,我們的巡護船要更結實、跑得更快,才能逮住嫌疑人。”劉鴻稱,除了裝備,還有戰略戰術,每次巡護,團隊都要進行周密部署,哪些人同行、何時出發、巡護線路,都是臨時通知,避免走漏風聲。

如今,這支志願隊有10人,年齡最大的56歲,最小的25歲。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長江邊長大的劉鴻,是個捕魚能手。在他記憶裏,爺爺教他“手打網”,一網撒下去再提起來,收穫滿滿。那時候的漁民在長江裏延續了千年的傳統捕魚,抓大放小,定期給長江生息休養,而長江則給他們最美的饋贈。

“不知起於何時的電捕魚,甚至毒魚。”劉鴻感嘆,一度長江裏的電捕魚明目張膽,非法捕撈者想盡辦法撈魚,每次看到,十分氣憤。

護漁志願者:從捕魚到護魚到育魚

銷燬巡護、檢查中收繳的漁具。周小平攝

一句話讓他成護漁志願者

2014年4月,江津漁政人員到油溪鎮老窪沱碼頭增殖放流。

“你們放的速度也沒有別人電捕魚的速度哦。”在岸邊看熱鬧的劉鴻忍不住調侃起來。他回憶,當時江津漁政站站長李榮聽到後,抬起頭來對劉鴻説,你們看到了就抓現行,抓了給我們送過來處罰。

“那天下午就發現了電魚的人。”軍人出身的劉鴻來了勁兒,當天他駕着自家小漁船巡至麻紗橋水域,發現有兩人正在電魚,便追了上去。

“突然,對方的船加大馬力撞過來,我開的小漁船劇烈搖晃,後來被甩到江中。”從小在江邊長大的劉鴻憑藉良好的水性,抓住對方船舷,一躍而上,迅速將其中一人制服,另一人見狀後跳水逃跑。劉鴻將非法電魚者送到了漁政部門,讓大家刮目相看。“漁政部門本身人員少,其實他們很需要周邊的居民來參與志願護。”劉鴻説。

護漁志願者:從捕魚到護魚到育魚

巡護中救護的15條長江鱘、25條胭脂魚放歸長江。周小平攝

從捕魚到護魚到育魚

今年52歲的陳永彬是老漁民,也是護漁志願者。30年來,他捕魚為生。前些年,電捕魚不分種類、不分大小的“一網打盡”讓他一度擔憂今後會無魚可釣、無魚可捕。所以,在2014年劉鴻成立護漁志願隊時,他第一個加入進來。

今年起,長江流域開啓十年禁漁,漁民上岸轉行。劉鴻和他的志願者隊伍又多了一個事情,在重慶市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的指導下為長江野生魚建人工魚巢。

“今年以來,我們建成人工魚巢45000平方米,增殖放流魚苗436萬尾。”江津區農業農村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津段麻柳沱、楊家坨、鼎鍋浩等9個魚類產卵場已建成投用,為“魚媽媽”們繁殖產卵提供有利環境。

“人工魚巢建好後,保護它免受非法捕撈者的惦記是關鍵。”劉鴻稱,護漁志願隊每天不定期對建好的人工魚巢開展巡護,堅決打擊非法捕撈者。據預測,每平方米人工魚巢可產卵1萬粒,今年新建成的4.5萬平方米人工魚巢共計可產卵4.5億粒,按照6%的孵化率計算,屆時將孕育2700萬尾小魚。

據悉,今年1至7月,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共開展了巡護2247人次,其中重慶市江津區鴻鵠護漁志願隊開展自願巡護1017人次;出動船艇301次,巡護里程1.9萬公里;發現和制止各類違法犯罪行為204件,其中移交公安機關開展刑事偵查36件49人,報告四區農業綜合執法支隊並實施行政處罰29件;收繳或清除漁網800餘張;電魚工具8套、涉漁“三無”船舶14艘、魚竿150根;救護放歸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長江鱘15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胭脂魚8尾,鯉魚、鯽魚、鯰魚等常見魚類2000餘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3 字。

轉載請註明: 護漁志願者:從捕魚到護魚到育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