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俄羅斯、德國特派特約記者張曉東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丁雨晴 柳玉鵬】在白俄羅斯因大選而引發的危機中,一個西方大國眼中的“小國”正發揮“大號”影響力,用德國《世界報》的話説,其出拳力度遠超出自己的體重水平。它就是與白俄羅斯相鄰的立陶宛。該國為白反對派總統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提供庇護,數次在歐盟緊急會議上呼籲保障白俄羅斯人權,並與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比根、德國總理默克爾等政要商討有關局勢。據外媒26日報道,立陶宛計劃將包括盧卡申科在內的118名白官員列入制裁名單。這個波羅的海國家為何要表現得如此突出?在很長一段時間,它與白俄羅斯同屬一個國家,兩國至今保持着較為緊密的經濟聯繫,雙方的首都相距僅170公里。然而,由歷史、地理、經濟等這些因素凝結而成的紐帶亦構成立陶宛聲援示威者的複雜動機。自蘇聯解體以來,立陶宛與白俄羅斯走上不同的道路,如今則分別處於俄羅斯與西方地緣政治對抗前線的兩側。
1.白反對派人物的主要據點
據俄新社報道,立陶宛總統瑙塞達25日呼籲鄰國更積極地支持白俄羅斯“享有更多光明、真理和自由”,而不必等歐盟的決定。同一天,該國外長林克維丘斯宣稱,他“興奮”地關注着白俄羅斯當局與自己的人民作戰,這個國家如今“正處於危險中”。此前,立陶宛政府表態稱,已經做好準備,接收“逃離政治壓力”的白俄羅斯人。
要理解人口不足300萬的立陶宛為何要在白俄羅斯局勢中極力發聲,不得不提其中的地緣因素。該國首都維爾紐斯幾乎與白領土相鄰,距離邊界只有約35公里,僅相當於半個多小時車程,兩國的邊界線有680公里。這意味着,白俄羅斯局勢一旦出現重大變化,立陶宛必定受到直接影響。
如此相近的兩國自冷戰結束以來便走上不同的政治道路。立陶宛成為北約和歐盟成員國,努力將自己打造成所謂的“民主燈塔”;白俄羅斯則加入以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長期以來,不少白俄羅斯反對派人物的首選流亡地是立陶宛和波蘭。法新社稱,在立陶宛獲得居留權的白俄羅斯人超過2.1萬,2011年以來,立陶宛為55名白公民提供難民身份。
法新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説,對流亡的白俄羅斯人來説,立陶宛是“非常自然的目的地”“便利的地緣政治處所”。除了季哈諾夫斯卡婭,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近日回顧道,1999年7月,已被解職的前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沙列茨基失蹤,之後逃到立陶宛,在那裏得到住房和安全保障,並召集其他反對派。2001年,他又前往美國,通過寫書和發表演講繼續表態反對盧卡申科政府。
另外,2004年被白俄羅斯政府關閉的歐洲人文大學從明斯克遷至維爾紐斯,直到現在仍在運營。2011年,自稱為“民主力量”的“共同白俄羅斯人之家”組織在立陶宛成立,目標是聯合參加前一年抗議活動的其他流亡人士。“白俄羅斯人權之家”“白俄羅斯監察”等非政府組織也都將主要活動據點設在維爾紐斯。
緊挨着的地理位置同樣帶來安全事務問題上的爭議。近年來,立陶宛為白俄羅斯政府在格羅德諾地區建設核電站一事向國際社會表示強烈擔憂。香港01網站稱,白危機為立陶宛帶來培養外交鋭力、留待他日討價還價的好機會。
這是白俄羅斯的第一個核電站,有俄羅斯公司參與建設,其動力裝置已在8月初裝載核燃料,計劃於2021年開始商業運行。令立陶宛人尤其敏感的是,核電站距離明斯克約200公里,但離維爾紐斯只有大約50公里。
俄羅斯《消息報》認為,白俄羅斯建設核電站對能源不足的立陶宛是有益的,可以促進其能源進口來源多樣化,降低電價。2019年,立陶宛向外購買了70%的電力,主要供應商是俄羅斯。
不過,立陶宛領導層認為這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俄新社説,在立陶宛看來,這是在間接為俄羅斯和白總統盧卡申科提供金錢支持。5月,該國議會表決通過的一項決議稱,向白俄羅斯購買電力不僅威脅波羅的海國家,而且威脅整個歐洲。立陶宛已向邊境地區居民分發碘片,並進行數次“逃難”演習。有分析稱,該國的擔憂部分來源於曾受到“切爾諾貝利”事件的波及。
2.歷史情結與貿易競爭
白俄羅斯與立陶宛擁有較深的歷史淵源。大約在14世紀,立陶宛大公國吞併白俄羅斯,後來與波蘭王國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歐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18世紀,其領土先後被沙俄、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冷戰結束前,立陶宛和白俄羅斯都是蘇聯的一部分。同在一個國家的時間較長,令它們之間的社會紐帶也十分緊密。
直到今天,兩國的經濟往來也比較密切。據德國《世界報》報道,立陶宛是白俄羅斯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2018年,它對明斯克的投資額為1.4億歐元,超過德國。立陶宛波羅的海克萊佩達港口是白俄羅斯肥料出口的重要中轉站。每年,立陶宛工業聯盟舉辦的論壇在明斯克和維爾紐斯交替舉行。
不過,歷史和經濟原因也構成立陶宛積極在白俄羅斯危機中“奔走”的動機。有分析稱,立陶宛人的民族自豪感一直沒有消退,該國的精英們擁有歷史情結,對失去立陶宛大公國感到傷痛。俄羅斯波羅的海問題研究協會主席梅日維奇甚至稱,立陶宛夢想將白俄羅斯變成自己的領土。在鼎盛時期,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還涵蓋現今的拉脱維亞、烏克蘭等。
在經濟領域,立陶宛與俄羅斯存在過境貿易競爭。俄羅斯《消息報》説,截至2019年底,俄羅斯佔白俄羅斯商品貿易總額的49%。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蘇聯研究中心主任瓦爾多姆斯説,白俄羅斯沒有出海口,其過境貨物要利用其他國家的港口,比如立陶宛克萊佩達港。維爾紐斯認為,如果盧卡申科的對手在大選中獲勝,該國經濟結構有望發生變化。
不過《消息報》從另一方面解讀道,與白俄羅斯當局關係惡化將給立陶宛造成損失。前者的貨物佔克萊佩達港貨物流量的1/3,來自該國的遊客2019年在立陶宛消費了10億歐元,被認為是最慷慨的。文章認為,立陶宛本身很難被稱為是一個繁榮的國家,其經濟得益於歐盟補貼才保持了穩定。
3.親美遠俄,融歐親歐
對於立陶宛目前奉行的外交政策,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劉作奎2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概括為“親美遠俄,融歐親歐”。他認為,立陶宛與白俄羅斯處於俄羅斯與歐盟、北約地緣政治對抗前線的兩側,它們如今的價值觀、意識形態、服務對象已經都不一樣了。立陶宛在北約東擴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白俄羅斯則一直抵禦這一進程。不過,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的關係近年來也面臨挑戰。 RuBaltic.Ru網站主編諾索維奇將立陶宛稱為“美國在歐洲戰略利益的馬前卒”,認為西方國家的目的是切斷俄羅斯與前蘇聯所有加盟共和國的聯繫,並在俄與西歐之間設立一條“警戒線”。
據曾經去過立陶宛的劉作奎觀察,該國在政治制度上更接近西方,不過當地人的很多生活習慣都帶着過去的印記。《環球時報》特約記者也曾多次到立陶宛採訪,這裏有不少蘇聯時期的建築物,前些年也能聽到俄語廣播節目。去年,立陶宛開始禁止俄官方電視台的俄語節目在當地轉播。維爾紐斯有一座講述立陶宛人在1940年被蘇聯鎮壓的歷史的博物館。十字架山是該國著名景點,確切起源尚無定論,但有一種説法是,此處與1831年的反俄起義有關。
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許多當地人都會説俄語,但他們並不太願意展露這個技能,也不是很樂意跟記者談論俄羅斯,而是更喜歡説説與歐洲和美國的聯繫。家住立陶宛第二大城市考納斯的奧什裏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她非常向往西歐,目前正與一名德國工程師談戀愛。她認為,加強與歐盟的關係有利於立陶宛的發展。
俄新社説,由於立陶宛自脱離蘇聯後跟隨西方採取反俄政策,兩國關係“一直不佳”。立陶宛還積極主張在靠近俄邊界的地方擴大北約軍事力量。
雙方近期的交鋒也不少。上個月歐盟峯會召開前,瑙塞達表示,打算在評估二戰歷史時提出與俄羅斯存在的分歧。此前,立陶宛與西方國家指責俄羅斯對二戰負有責任。當時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批評道,“由於維爾紐斯的過錯,雙邊關係陷入絕望的僵局”“他們中的許多人與納粹分子直接合作……卻對俄羅斯提出批評,這是恬不知恥和不道德的”。
25日,扎哈羅娃又點名批評立陶宛在白俄羅斯危機中扮演的角色,稱其“干涉內政的做法被偽裝成對白俄羅斯人民的援助,這隻會動盪該國的局勢”。扎哈羅娃説,立陶宛一些官員的表態沒有給白俄羅斯人民自己解決困境的機會,還向鄰國強加自認為正確的決定。
根據美國(費城)外交政策研究所網站此前的文章,立陶宛並非沒有想過在遠離俄羅斯的道路上回撤一些。2009年格里包斯凱特贏得立陶宛總統選舉時説,自己要改變前任的親美外交政策,與白俄羅斯改善關係,放棄本國“歇斯底里的反俄言論”,與俄羅斯發展務實關係。當時,鑑於金融危機對波羅的海國家造成沉重打擊,立陶宛民眾並沒有強烈反對她的計劃。2009年9月,格里包斯凱特邀請盧卡申科開展“破冰”之旅。然而,預期效果並未達成。2010年的白俄羅斯選舉結果導致兩國再度陷入政治僵局,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和地緣政治現實也迫使她改變立場,主張制裁俄羅斯。
4.誰在背後支持立陶宛
劉作奎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立陶宛深受烏克蘭危機的“鼓舞”,認為下一個“顏色革命”的地點可能是白俄羅斯。如果此事真的發生,白俄羅斯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就將發生變化,從立陶宛的對手成為朋友。這能為該國帶來比較高的戰略收益,可以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為自己贏得更加和平的局面,同時在西方國家面前“露一次臉”。劉作奎認為,立陶宛的積極參與離不開波蘭在其背後的大力支持。近年來,波蘭一些團體進入立陶宛,與白俄羅斯反對派取得聯絡。
波蘭這次也在白俄羅斯局勢中發聲,不過德國歐洲政治學者奧利弗·福克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華沙並未產生與立陶宛差不多的外交影響力。香港01網站分析稱,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立場偏右的波蘭總統杜達近年來作風愈加趨於保守,反對墮胎、同性戀,擴大行政權力,逐漸偏離歐盟內部的民主標準,因此其表態沒有立陶宛的奏效及具有説服力。
立陶宛對歐盟的白俄羅斯政策也很關鍵。在過去6年,歐盟花費7500萬歐元資助立陶宛、拉脱維亞、白俄羅斯之間的跨境合作,內容涉及社會交流等。波蘭《選舉報》近日甚至説,立陶宛似乎已經取代波蘭在歐盟東向戰略中的地位。不過福克斯對《環球時報》説,與美國不同的是,歐盟不希望立陶宛對白俄羅斯的政策太冒險。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與默克爾會面後表示,不想看到烏克蘭危機重演。
對於立陶宛的區域政治角色,劉作奎認為,它本身無法對白俄羅斯、俄羅斯的決策產生實質影響,能發揮多大作用取決於背後的支撐力量,目前仍然是大國博弈在白俄羅斯問題上發揮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