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已經就職一年多,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還揪着“老搭檔”不放。
近期,特朗普加大了對美國前副總統彭斯的抨擊力度,多次發佈聲明指責彭斯本應該拒絕認證2020年總統大選的結果。
自2021年1月6日國會大廈騷亂以來,彭斯因在國會聯席會議上宣佈拜登當選美國總統,而被特朗普的部分激進支持者視作“叛徒”。
長期低調的彭斯,也終於明確回擊了一次。當地時間2月4日,彭斯對特朗普發出了迄今為止最為強硬的一次譴責。他指出,特朗普宣稱副總統可以推翻選舉結果,這點是錯誤的。
如今這對“老搭檔”的矛盾正日益加劇。
彭斯點名回擊特朗普
彭斯決定反擊。
當地時間2月4日,彭斯出席了一場在佛羅里達州舉行的保守派集會。他在演講中直白地點名回擊,“特朗普是錯誤的”(Trump is wrong)。
這句錯誤指的是,特朗普反覆聲稱彭斯有權在2021年1月6日推翻總統選舉結果。一年多過去了,特朗普仍試圖挑起民眾對2020年大選結果的質疑。
彭斯指出,這種“一個人就可以左右選舉結果”的暗示“很不美國”(un-American)。他理解許多人對大選結果的失望,但他只是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在美國憲法框架下,他無權改變選舉結果。同樣,如果共和黨在2024年擊敗民主黨,美國副總統哈里斯也無權推翻選舉結果。
不過,彭斯這番回擊的效果仍有待觀察。畢竟在彭斯直言“特朗普是錯誤的”時,台下一片沉默,而談及共和黨在未來可能擊敗民主黨時,觀眾才報以熱烈掌聲。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點名指出,特朗普是錯誤的。/社交媒體截圖
事實上,這並不是彭斯第一次為自己辯護。
2021年6月,彭斯在接受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人採訪時承認,他和特朗普在如何看待國會大廈騷亂事件上存在分歧,甚至坦言“我也不知道我們會否有達成一致的一天”。
值得注意的是彭斯措辭的嚴厲程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這是彭斯迄今為止對其做出的最強烈的一次回應。
相比於其他公開反對特朗普的共和黨人,彭斯這番話仍顯得“客氣”許多,但考慮到他曾在特朗普入主白宮期間扮演的角色,便不難讀出這份回應中的火藥味。
儘管這是一種基本的事實宣告,但美聯社指出,作為特朗普的副總統,彭斯對特朗普一直非常順從,從不公開表示異議,甚至為他最具爭議的行為進行辯護。因此眼下彭斯將特朗普的行為定性為“錯誤”,此舉顯得尤為重要。
“一反常態”的彭斯
其實,2020年總統選舉之後,彭斯一直表現得很低調。他基本上拒絕直接攻擊特朗普,也沒有指責特朗普煽動了國會大廈騷亂事件。
但近期特朗普的持續施壓以及美國中期選舉的臨近,或讓彭斯看到了反擊的必要性。
本週內,特朗普接連兩次發佈聲明,指責彭斯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扮演的角色。特朗普認為,作為前副總統和前參議院議長的彭斯應該拒絕認證2020年總統大選的結果。
指責彭斯之餘,特朗普還不忘諷刺正在調查國會大廈騷亂事件的眾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寫道“眾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應該調查彭斯為什麼沒有推翻選舉結果,他顯然有權這樣做。”
也許正是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抨擊使他不勝其煩,彭斯才決定更直接地回應。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矛盾升級。/社交媒體截圖
另外,美國的中期選舉即將到來。
2022年11月8日,美國將舉行中期選舉。其中,眾議院所有435個席位和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的34個席位都將迎來改選。
彭斯發現許多共和黨選民仍處於憤怒之中,但長期糾纏選舉結果並不利於共和黨的未來。彭斯表示,如果民眾對憲法失去信心,那麼共和黨輸掉的將不只是選舉,還會輸掉國家,“因此,是時候關注未來了”。
目前這個時機尤為重要,不支持特朗普的共和黨律師羅伯特·凱爾納(Robert Kelner)對《華盛頓郵報》表示,彭斯是一個謹慎而精明的政治家,他的這番話傳遞的信息在於,現在是時候反思了。
未來幾天或幾周內,也許可以看到反思的結果,凱爾納指出,要麼彭斯會受到嚴厲斥責,要麼他的言論會在“令人驚訝的”程度上被接受。
昔日“隊友”或成“對手”
特朗普和彭斯之間的緊張關係日益加劇的背後,還潛藏着兩人日後的競爭。《國會山報》指出,兩人都有參加2024年總統競選的可能。
其中,彭斯被廣泛認為正在為可能的競選做準備。在離任後,他先後在艾奧瓦州、新罕布什爾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等早期初選州舉行活動。
一方面,彭斯試圖將特朗普政府的成就與他對保守主義的解讀結合起來。另一方面,他也想和特朗普企圖破壞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的努力保持距離。CNN指出,彭斯正在“走鋼絲”(a tightrope act)。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否認有權推翻選舉結果。/社交媒體截圖
從彭斯的措辭中也能看出,他並未與深受特朗普影響的右翼陣營徹底決裂。《紐約時報》指出,彭斯沒有明確表示特朗普輸掉了選舉,拒絕回應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大選欺詐”言論。他精心準備的措辭讓他既能為自己辯護,又不完全疏遠共和黨的基礎選民。
採用類似策略的不只彭斯一人,CNN分析稱,包括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在內,其他前特朗普政府官員想要在2024年實現其政治目標,可能也不得不嘗試這種方法。
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
編輯 白爽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