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低頭訪問沙特,也不願意放鬆對俄羅斯能源的制裁,就能看得出來,美國封鎖俄羅斯能源的行動依然沒有任何放鬆。但是因為幾個國家不肯同時加入反俄行動,導致美國的封鎖網絡出現了漏洞。就像西方國家媒體報道的一樣,一個國家正在成為明目張膽的“反俄漏洞”,成為俄羅斯石油的“中轉站”,使得俄石油繞過制裁進入歐洲國家。
環球網19日報道稱,俄烏衝突後,印度與俄羅斯之間的能源貿易迅速提高,就像剛剛過去的6月份,印度就從俄羅斯手中購買了超兩千萬桶的石油,同比漲幅達到了400%。5月份進口俄羅斯數量更是達到了近2400萬桶,幾乎是去年5月份的8倍。不得不説,印度已經成為俄羅斯的能源貿易伙伴,每個月為俄羅斯提供十幾億美元的收入。
然而,進口還只是印度的“能源計劃”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向西方國家出口成品汽油。對此,西方國家媒體指出,印度已經成為了俄羅斯石油繞開制裁的“中轉站”,大量的俄羅斯石油進入到印度,經過印度石油加工企業的再生產後,這些“印度製造”的石油就被出口到美歐國家,就像印度錫卡港,每年出口的汽油中,兩成進入美歐。
與此同時,美國媒體彭博社也在報道稱,這就是印度與俄羅斯的“能源計劃”,兩國在石油購買和運輸上達成合作,大量的石油通過波羅的海通道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進入印度,而印度方面則是讓私人煉油廠出面購買這些石油,經過再加工後再由政府或者印度國有企業出口。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因為大量採購了俄羅斯的廉價石油,印度已經成為了一個有底氣出口石油的國家了,而這些俄羅斯石油經過加工後與印度或者其他地區的石油產品混合,基本上就能通過各種檢測設備,再也無法分辨出這些成品油是否由俄羅斯石油加工得出,通過這樣的操作,印度將大量的石油製品出口到美國和歐洲。
不僅於此,《華爾街日報》還評價印度就是俄羅斯的“洗油中轉站”,將本不被允許出現的石油送往歐洲和美國,這説明印度已經成為了對俄羅斯制裁的漏洞。事實上,西方國家早就認識到了印度是個“漏洞”。
俄烏衝突後,印度不僅沒有制裁俄羅斯,甚至都沒有譴責俄羅斯,這讓西方國家認為自己的陣營內出現了一個“叛徒”。隨後,西方國家就不斷施壓印度,試圖讓印度和俄羅斯分道揚鑣。甚至拜登還直接告訴印度,依靠和俄羅斯的合作,印度無法成為“大國”。
然而,印度沒有屈服於西方國家的施壓,反而繼續加強了與俄羅斯的合作。哪怕美國用制裁威脅印度,也無法阻止印度加強了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這讓西方國家也是沒有辦法,總不至於也制裁印度石油吧。
再説了,印度又不是唯一的對俄製裁“漏洞”。就像日本,岸田文雄政府此前就指出,日本不可能廢除自己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因為這關乎着日本上億人的基本利益。還有巴西,巴西外交部長也在幾日前指出,要儘可能的進口“儘可能多”的俄羅斯石油。
還有沙特,哪怕是拜登親自訪問,沙特依然指出俄羅斯是能源上不可或缺的夥伴,缺少了俄羅斯,沙特以及其他歐佩克國家,無法保證國際能源市場的平衡。由此可見,就算沒有印度,美國也不可能封鎖俄羅斯的能源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