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劉文傑
這些地方,比520的甜度還高。
《國家統計年鑑2021》對全國各地區居民家庭人均糖類消費量進行了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31個省份中,居民家庭人均食糖消費最多地區是西藏(4千克/人),重慶第二,四川和甘肅並列第三。
一向給外界留下愛吃甜標籤的江浙滬、廣東、福建沒有排進前五名——廣東、福建、浙江分別為第七、八、九位。
這10個最愛吃糖的省份中,有5個位於南方(西南、中南)、4個位於北方(西北、華北),還有1個位於東部。
圖源:Pexels
西藏人愛吃糖,是因為地處高原、高寒地區,人體容易進入缺氧狀態,而糖能有效緩解缺氧症狀,還能補充體力,使人體感舒適。因此,在當地人每日必喝的酥油茶中,經常會加入糖或果仁,糌粑面等食物也都需要搭配糖、酥油等食用。
令人意外的是,無辣不歡的重慶也是吃糖大户。
其實在古代,重慶就已是產糖之地,有着吃糖傳統,由此逐漸演變出許多以糖作為主料的地道美食。《蜀中廣記》中提到的“蜀人作食喜煮飴蜜以助味”,“豆腐、麪筋、牛乳之類皆用蜜”,正是記載了當地飲食以蜜甜口味為主。
愛吃糖十強:南方偏多
時代週報記者梳理發現,全國人均食糖消費量排行榜中,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別是西藏、重慶、黑龍江、甘肅、四川、青海、廣東、福建、浙江、寧夏。
總體而言,南方地區比較嗜甜。
但最能吃糖的地方,是西藏。
數據顯示,西藏2020年人均食糖消費量達到4千克。同年,全國人均食糖消費量為1.3千克,這就意味着西藏人均食糖消費量是全國水平的3倍多。
西藏排名全國第一,而且遠超其他省份——排名第二的重慶(2.7千克),只達到西藏人均食糖消費量的六成。
但重慶愛吃糖,也是出乎意料的。
從數字來看,重慶2020年人均食糖消費量為全國人均食糖消費量的2倍多,是第三名黑龍江的1.5倍。
大眾印象中愛吃甜的江浙滬,沒有一個沒有進入前五名,只有浙江擠進了前十名,排在第九名。愛喝糖水、甜湯的廣東、福建也未能進入前五,分列第七、第八名。
排在全國人均食糖消費量榜倒數十名的省份,分別是山東、湖北、貴州、安徽、江西、海南、陝西、山西、江蘇、北京。
從分佈來看,這些不愛吃糖的省份集中在北方,如山東、陝西、山西、北京。南方則少一些,只有貴州、海南。
但放在全國來看,北方地區偏愛吃糖的省份比南方地區多。
根據上述統計能發現,超過全國人均食糖消費量的省份有16個,分別是河北、內蒙古、新疆、吉林、雲南、上海、寧夏、浙江、福建、廣東、青海、四川、甘肅、黑龍江、重慶、西藏。
這16個省份中,有8個省份位於北方(東北、華北和西北),6省份位於南方(中南、西南),還有2個省份位於東部。
西藏人、重慶人吃糖長大
人對甜味的偏好是與生俱來。
比如西藏。當地人愛吃糖,是因為太冷了。
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這個高度是世界最高大樓迪拜塔(828米)的4倍多。在西藏,有80%以上的地方高度超過4000米。世界最高峯珠穆朗瑪峯就位於西藏,西藏甚至被稱為“世界屋脊”。
因為海拔高,西藏多數地區的氣温相比內陸地區偏低。拉薩、日喀則年平均氣温比相近緯度的城市低10-15℃。阿里地區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盛夏8月氣温也只有10℃左右,夜間氣温甚至會降至0℃以下。
對長期居住在高海拔且嚴寒地區的人來説,氧氣濃度偏低會造成胰島素敏感度提高,因此整體的血糖會降低。按照國民的膳食習慣,糖的攝入以佔總熱量60%-70%為宜,而對於高寒地區或者熱能消耗大的人而言,由糖供給的能量應該高達85%以上。
由此來看,在西藏生活的人確實需要從糖分裏獲取更多的熱量。
健身教練口中的“熱量炸彈”——糖,就成了不錯的選擇。因為糖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供給熱量,葡萄糖和糖原可以通過有氧和無氧代謝的方式釋放能量。
在西藏,喝奶茶、吃甜食是當地人的日常。
西藏酥油茶 圖源:視覺中國
正如廣東人飲茶一樣,西藏人每日必喝酥油茶。製作酥油茶時,需要先從牛奶或羊奶中提取酥油,再用茶磚煮茶湯,隨後將酥油和茶放到一個皮袋中,紮緊袋口,用木棒用力敲打,使其成為乳濁液。這道流程被稱為“打”酥油茶。
酥油茶煮開後,空氣中都瀰漫着奶香的味道。在喝茶的時候,西藏人還會在茶里加糖或果仁。乳製品加上糖,熱量可想而知。
西藏人日常主食之一糌粑面,食用時也需要加入少量酥油茶、奶渣、糖等攪拌均勻,以達到禦寒、解乏、充飢的作用。
論吃糖,重慶也是嗜甜大户。
重慶產糖歷史久遠。根據《容齋隨筆》記載,宋代時中國有五大蔗糖產區,其中蔗糖質量最高的遂寧產區與重慶潼南區(以前的潼南縣)接壤。因此重慶潼南一帶,早在宋代時期就已經學會種植甘蔗、熬製土塘(紅糖)了。
本就產糖,重慶人輕易養成了吃糖的習慣。更何況,趨甜是人類的本能,重慶人捨不得拋棄這種快感,許多本土美食也就與糖有關。
夏季的重慶,總能在街邊看到裝着幾個大桶賣紅糖冰粉的小推車。推車老闆用大鐵勺挖一勺冰粉放進碗裏,再淋上一勺紅糖汁,將冰粉搗成小塊讓它浸泡在紅糖汁裏。
這一口下去,才算擁有圓滿的夏天。
紅糖冰粉 圖源:視覺中國
以糖為靈魂的重慶美食,除了紅糖冰粉,還有紅糖涼蝦、紅糖醪糟小湯圓,一冷一熱,夏季祛暑,冬季暖心。尤其是在吃完熱辣的火鍋後來上一碗,油膩與辣意一掃而空。
不僅是街邊小食,端上餐桌的重慶美食,一樣少不了糖的提味。
宮保雞丁就是講究酸、甜、鹹味的平衡的例子。不能過鹹也不能過甜,製作中需要加入適量的陳醋、砂糖、醬油等調製。
重慶最地道的夾沙肉(又名甜燒白),也是以甜味領銜。甚至在古代,甜味寓意富足。只有在有喜事的大場合,重慶人才會吃夾沙肉。
就連重慶火鍋,底料都有糖的身影——加入冰糖,不僅是調味,保持湯底原有的鮮、香、麻、辣,又能中和、消減火鍋底料的辛辣口感,保證食物入口辣而不燥。
在重慶,甜與辣並非不可兼容,反而是以甜解辣、以辣解膩,兩種口味美妙融合,構成一個立體重慶——朋克而又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