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是走鬼門關? 盤點各國孕婦是怎麼生孩子的

  生娃真的是走鬼門關?

  2017年8月31日,陝西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的一名產婦在待產時從醫院五樓墜亡。事後,醫院與家屬就產婦死因各執一詞。墜亡產婦的家屬稱,產婦墜亡前曾兩次走出病房要求醫生為其剖腹產。涉事院方表示,當時拒絕剖腹產的是產婦家屬。9月6日,醫院再度發文回應,並公佈了監控截圖。監控視頻顯示,產婦曾兩次下跪與家人溝通被拒絕。

  女性生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説本來是一件喜事,但有時卻因暗含風險而淪為悲劇。尤其在生產的關鍵時刻,對於產婦與寶寶來説,更像是經歷一場生死的考驗。所幸,隨着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許多國家的醫院都能為產婦提供安全的生產環境與技術,如無痛分娩、水中分娩等,還有的國家如荷蘭甚至建議孕婦在助產士的幫助下,可以在家生孩子。然而,在非洲大多數地區,產婦與孩子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生孩子就如同走了趟鬼門關。

  荷蘭:助產士幫忙,在家生孩子

  在荷蘭,有三分之一的準媽媽會選擇在家生孩子,而在西歐其他國家,只有8%的準媽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對於荷蘭孕婦的偏好,荷蘭萊頓醫科大學的專家團隊解釋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社會非常盛行剖腹產,不過大家逐漸意識到,還是遵循自然規律更好。醫學發展到現在,很多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孕期檢查中都可發現。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接生的工作都可以由助產士來完成。但是,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胎位不正、孕婦高血壓等問題,則必須去醫院,由產科醫生來處理。”事實上,荷蘭人普遍認為,生孩子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應該在最自然的狀態下發生。

生娃是走鬼門關? 盤點各國孕婦是怎麼生孩子的

  孕婦。(資料圖) 記者 李霈韻 攝 文/吉曉東

  懷孕後,孕婦要先找家庭醫生進行檢查,過了前三個月的危險期後,再到社區附近的助產診所與助產士預約,建立檔案進行定期檢查。建立檔案後,孕婦要根據孕期情況,選擇是在家裏生產還是醫院生產。一般情況下,荷蘭的準媽媽們選擇在家生產,她們覺得家庭環境熟悉温馨,容易讓人放鬆,有利於分娩。

  當孕婦臨近生產期時,醫療保險公司會事先為孕婦準備全套家庭分娩用品,包括大棉墊、紗布、塑料布、清洗液、夾臍帶的夾子、剪臍帶的剪刀等,還有專門的設備來加高家裏的牀鋪,使牀鋪達到75釐米,方便助產士幫忙接生。在家生孩子最關鍵的就是助產士的幫忙以及產後護理,這都屬於醫療保險的範圍,不用孕婦再花錢。

  助產士是荷蘭的熱門職業之一,她們經過了四年的專業培訓,主要負責幫助在家生孩子的產婦,與醫院的醫生和護士有不同的職責分工。孩子出生後,有專門的產後護理公司員工上門服務至少一週,產後護理專業屬於中等職業教育,與助產士一樣,也是持證上崗,職責就是護理產婦和嬰兒,教導傳授哺育和保潔知識,幫助清理室內衞生等。

  生了孩子的家庭會把家裏裝飾起來,窗口、門口、花園裏都會貼上仙鶴的圖案,仙鶴會在背上揹着寶寶,或者用嘴銜着包着寶寶的布袋,旁邊掛上寫有“我們生了個男孩”或“有個女孩出生在我家”字樣的綵帶。為什麼會是仙鶴呢?原來,在荷蘭語中,仙鶴的本意就是“帶來幸運”;而在荷蘭文化中,仙鶴是春天的象徵,春暖花開時,仙鶴就會飛來,它在哪家的屋頂築巢,就會給那家人帶來好運和豐收。這樣一來,仙鶴既代表着好運,也代表希望。

  父母還會給親朋好友寄“出生卡”,將自家有寶寶出生的好消息告訴大家。“出生卡”通常設計精美,力求突出家庭特色,比如封面上印有寶寶的小名,配上寶寶睡覺或睜眼的可愛照片;卡片裏面則是寶寶的全名、出生年月日和準確時間、出生時的身高體重,有的父母還會自創詩歌與頌詞寫在“出生卡”上,表達為人父母的喜悦之情。

  親朋好友收到“出生卡”後,也會寄一張“慶生卡”表示祝賀。在“慶生卡”上,親朋好友會寫一些祝願,表達對寶寶來到世界的美好祝福。父母收到後,會將這些“慶生卡”掛在客廳裏展示,隨後收集起來留給寶寶當紀念。

  “出生卡”上還有聚會時間的提示,親朋好友會按照上面寫的時間來看望寶寶。這時,父母會用家庭烘焙的餅乾來招待客人,餅乾上面會撒糖霜,撒糖霜是荷蘭古老的傳統,在荷蘭語中意為“生育”,表達人們對新生命到來的喜悦心情。如果家裏生了男孩,餅乾上面撒的糖霜是藍色的;如果生的是女孩,餅乾上面的糖霜則是粉色的。

  美國:無痛分娩類似休假

  美國非常注重疼痛關懷,他們更重視當下的舒適度和幸福感,疼痛是他們很難忍受的。再加上醫院跟醫生都很尊重與支持順產,他們認為順產順應了大自然的規律,通過自然生產的媽媽們在身體方面會更加健康。由於無痛分娩技術的發達,美國媽媽們生產幾乎都是選擇無痛分娩。根據美國醫學委員會研究中心統計分析,85%的產婦做完無痛分娩後基本不痛,12%的產婦有適當程度的緩解。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指的是“分娩鎮痛”,即利用醫學措施使產痛減輕甚至消失。這種分娩方式可以讓產婦不再承受劇痛的折磨,不僅能消減女性對分娩的恐懼以及產後疲倦症,還能讓產婦在第一產程得到足夠的休息,為之後的娩出胎兒存儲產力。正因如此,無痛分娩也被美國產婦們總結為“在背心打個針,放個管”,只不過用的麻藥濃度和量有差別。麻藥太深會影響子宮的收縮和產程,麻醉太淺又不能減輕疼痛,所以麻醉醫生需要在兩者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通常無痛分娩是在醫護人員和產婦經過協商後決定的,需要雙方及時溝通。醫護人員會更多關注產婦以及胎兒的身體變化,一旦有異常情況發生,可以及早發現並及時診治。一般情況下,熟練的麻醉師進行麻醉操作時間短,只需5到10分鐘。這一過程以及之後的產程中,產婦始終處於有意識的狀態,甚至可以試着下牀走動,在胎兒分娩時還可以清醒地感受到為人母的喜悦。

  來自猶他州的青年文學作家安吉拉・西蒙斯在2015年出版新書《朦朧的秘密》時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她説:“我的這本小説裏涉及孕婦生產,經驗也是來源於去年我生孩子的經歷。”安吉拉・西蒙斯生孩子選擇的就是無痛分娩,她在產前諮詢了許多朋友,大家都紛紛表示,無痛分娩不太辛苦,類似休個假就能把孩子生出來。

  在《朦朧的秘密》這本小説中,女主人公的生產過程被描寫得很詳細:“醫生要確定我的羊水是否真的破了,她用能測PH的棉棒擦一下,然後就叫來了麻醉師。我側卧着,護士扶着我的肩膀,讓我儘量蜷縮身體,我感覺自己變成了一隻蝦米,脊椎繃得緊極了。麻醉師給我注射時不太疼,她還在跟我聊天,可宮縮讓我神志不清。麻醉注射時的那種酸脹和宮縮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很快,宮縮疼痛也減輕了。”女主人公在這期間不能吃東西,就喝了幾杯橙汁和椰子汁來補充體力:“護士説,如果有便意可以喊她,可我怕來不及就便在牀上。護士笑笑説很多人都覺得生產時會在產牀上大小便,但發生的概率特別小,即使發生了產婦也不知道,醫生們都見怪不怪。‘我不會告訴你的。’護士狡黠地眨眨眼,安慰我不要覺得尷尬。”在接下來的分娩場面,女主人公真的類似於休假。由於她的無痛劑量不大,雙腿都能自由活動,在醫生和護士的幫助下,宮縮用力了不到十次,寶寶就順利誕生。“醫生和護士都祝賀我,説我是個堅強健康的媽媽,寶寶也是像我一樣健康。”

  英國:鼓勵低危孕婦水中分娩

  對於水中分娩,美國醫學界最不支持,英國醫學界則非常支持。美國兒科學會和婦產科醫師學會於2014年在“學會意見”報告中指出:“產婦和新生兒容易感染,新生兒體温調節會有障礙,臍帶撕脱和臍帶斷裂都會引起嚴重出血甚至休克,這些併發症都很嚴重甚至致命。”然而,儘管美國醫學界對水中分娩很謹慎,這一生產方式卻在英國的準媽媽們中很受歡迎。

  1993年,英國官方認證了水中分娩。2006年,英國皇家婦產科學會和助產士聯盟聯合發表聲明:“對於沒有任何孕期併發症的健康孕婦,分娩期推薦選擇水中分娩,這是一種最佳選擇,我們全力支持。”到了2015年,英國每5名產婦裏,就有1名進行水中分娩。英國也鼓勵低危孕婦在水中分娩,認為這是最自然的生產方式,有利於寶寶的肺部發育和媽媽的產後發育。而且,準媽媽泡在温水中會明顯減輕疼痛,增強孕婦子宮肌肉的活性,使產程縮短,分娩更順暢。

  在英國,如果孕婦選擇水中分娩,首先要符合順產要求,如新生兒體重在3千克左右,孕期小於37周。分娩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在水中進行,產婦把身體浸在水裏,娩出的寶寶首先頭部要完全浸沒於水中,然後整個身體娩出後也完全浸沒在水中,隨後助產護士就會把寶寶抱出水面,第三階段即排出胎盤階段則需要離開水面處理。

  英國醫學發展研究協會認為,水中分娩時,水波帶來的輕微撞擊力能刺激產婦的皮膚與肌肉,增加產婦腿部、骨盆部肌肉和子宮肌肉的彈性,温水帶來的鎮定和舒緩效果也能幫助降低產婦血壓,讓產婦更加放鬆,使分娩的過程也更加容易。而且,產婦在水中能借助水體浮力自如地調換身體位置,找到最舒服的姿勢,這樣也能幫助產婦更快地打開骨盆。

  利茲婦產中心醫院的醫生們在推薦孕婦進行水中分娩時,通常會給孕婦進行一個全方位的科普,科普內容包括髮放小手冊以及護士的詳細説明。醫院專家稱:“我們的護士會告訴孕婦,水中分娩能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心理痛苦和生理痛苦,水的浮力能讓肌肉放鬆,流動的水也能為產婦的產道施加潤滑作用,有益於減少生產過程中寶寶與產道的阻力。”當然,對於準媽媽們最關心的寶寶,水中分娩的方式能幫助孩子快速適應子宮到外界環境的轉換,專家稱:“水中分娩的水高度模擬子宮中的羊水,無論是水温還是水質,都能緩衝地球重力對寶寶腦細胞的衝擊,減少外界環境對寶寶的刺激。”

  非洲:生孩子如同走趟鬼門關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統計數據,全球每天有1500名婦女死於妊娠或分娩相關的併發症,發展中國家的孕產婦死亡佔全球的99%,其中超過50%的孕產婦死亡發生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而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公佈的第17屆婦幼年度報告中,根據孕產婦衞生、教育、收入水平和婦女地位有關的五項指數來評估全球179個國家,倒數10名的國家都位於非洲,且其中9個國家飽受戰火蹂躪,包括塞拉利昂、索馬里、剛果民主共和國和中非共和國等國。

  這些非洲國家多因為貧窮,醫院的醫療配套設施落後,加上許多人沒有條件去醫院生孩子,自身又缺乏護理常識,根本無法處理生產過程中遇到的突發情況。非洲的醫院很少對難產的產婦進行剖腹產,通常是通過助產人員進行按摩來矯正胎位。產婦在難產時會選擇去醫院,可有百分之三十的產婦在難產時死在了去醫院的途中,這也直接導致了非洲的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對於非洲的孕婦來説,生孩子如同走趟鬼門關。

  索馬里――助產士稀缺,孕婦死亡率世界最高

  阿不都卡蒂爾是索馬里的一位年輕媽媽,她從2015年開始就想多生幾個孩子,然而,在冒着極大風險懷孕生產後,孩子出生後不久就夭折了,她的健康也不斷惡化。正如聯合國兒童組織調查發現,索馬里的產婦死亡率名列世界最高,每10個孩子中就有1個孩子還沒過次日就死去。

  對此,索馬里醫療部長歐薩曼・阿布迪説:“政府也希望改變這一狀況,目前,政府正在積極利用國際夥伴的幫助,讓這些援助基金、人力和物資到相應的地方,幫助索馬里的女性順利生產。”

  鑑於索馬里的助產士稀缺,本地的專業學校也試圖培訓出更多的學生來幫助孕婦生產。“新的畢業生會被分配到全國來幫助女性,並且在產前和產後期間解決她們的問題。”醫療部長歐薩曼・阿布迪補充道,“我們的助產士和孕婦比例是1比10,這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助產士,也許就在我們説話的時候,就有許多女性因為生產而死亡。”

  南非――醫護人員用力掐產婦催其快些分娩

  “你可以想象一名孕婦在醫院生產時醫護人員態度惡劣,沒有把人推進產房,而是放在外面的草地上,使勁拍打掐着產婦,讓產婦快些分娩嗎?這種事情天天在南非發生。”這是聯合國人權機構發佈的針對南非產婦的報告,題目為《南非女性健康關懷的責任感:請不要再找藉口》,報告詳細陳述了南非孕婦的健康與生存並不樂觀的現狀。

  該報告指出,南非政府從1998年開始就試圖降低產婦死亡率,並將2015年定為目標,希望不會有產婦再死於分娩。可由於醫護人員服務極其不到位,直接或間接產婦死亡率相比較十年之前只升不降。例如,產婦分娩時,醫生和護士用力掐產婦,讓她快點把孩子生出來;產婦分娩後,母子二人被長時間晾在一邊,醫護人員無人問津;產婦出院時,醫院不提供任何止痛藥或抗生素;對於生產後的女性,醫院也不願意給她們做檢查,導致有的產婦回家後大出血或呼吸困難而亡;如果孩子生下來夭折了,醫護人員也從來不告訴產婦孩子死亡的原因。

  報告中提到一位HIV陽性的孕婦,她説:“我的家人建議我在生產時去醫院,可我不敢,我害怕被他們打罵,我聽朋友們説,生孩子時護士的動作都特別粗魯,醫生也是不友好。但由於難產,我的狀況不穩定,最後家人把我送到了HIV治療中心,那裏的國際醫生幫我接生,所以現在我才活了下來。”這位孕婦稱,因為她是HIV陽性,可能會遭受醫院護士們的嘲笑,所以她才不敢去醫院。

  ◎音樂水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221 字。

轉載請註明: 生娃是走鬼門關? 盤點各國孕婦是怎麼生孩子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