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本報記者 王麗新

  相比把錢存在銀行,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開始熱衷於在倫敦、紐約等世界城市購買房產,把錢存在“房產銀行”裏。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自2017年5月11日至今,在90天內,中國買家(包括中資企業和港資企業)在倫敦購買房產耗資超過36億英鎊,按當時匯率計算,合計高達約317億元人民幣。

  對此,萊坊中國區國際投資部負責人程懌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脱歐的衝擊,英鎊的疲軟,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最佳的房地產買入機會。中國買家在海外投資物業的業態主要為商業地產及住宅,中資大佬們正藉助匯率優勢頻頻來倫敦買樓,即便在國內對海外投資監管趨嚴的情況下,鑑於這些投資者都有資產配置需求,因此或將略有觀望,但不會萎縮。

  扎堆投資倫敦房產

  事實上,早在2014年,綠地集團就進入了英國房地產市場。今年上半年,綠地造價高達8億英鎊(約合71億元人民幣)的倫敦第一高豪宅已經取得重大進展,預計2021年完工。

  而近兩年,中國買家開始在英國大舉圈地,包括港資房地產企業、中資房地產企業和私人投資者。

  5月11日,香港新鴻基地產大股東郭氏家族的家族辦公室將聯合愛爾蘭開發商Ballymore投資5億英鎊在東倫敦泰晤士河畔開發一個住宅項目,總共建設804套公寓,預計於2020年竣工。

  5月15日,去年11月份斥資1.54億英鎊買下英格蘭央行附樓的港資巨頭爪哇控股又有新動作,出資2.58億英鎊(25.8億港元,約23億人民幣)在倫敦金融城又買了一棟銀行總部大樓。

  5月23日,華潤置地聯合美國北極星房地產(NorthStar Realty Europe)收購位於倫敦金融城核心區的寫字樓20 Gresham Street,收購價為3.09億英鎊(按照最新匯率約合27.6億人民幣),華潤在收購聯合體中佔有80%的股份。收購倫敦寫字樓20 Gresham Street是華潤在英國的第一筆投資,該樓目前主要被出租給中國工商銀行旗下的工行標準銀行作為其總部大樓。

  6月21日,萬達集團斥資4.7億英鎊(按照最新匯率約為40.75億人民幣)從英國房地產上市公司St Modwen和法國建築公司Vinci組成的聯合體手中買下了Nine Elms Square地塊,佔地10.2英畝(約合4萬平方米),將供應1900套住宅公寓。萬達這次收購的地塊也位於Vauxhall,緊挨着2013年拿下的第一個倫敦項目One Nine Elms。

  6月30日,中國深圳富豪陳紅天出價4.1億英鎊(按照最新匯率約合36億人民幣)買下了倫敦金絲雀碼頭金融城地標寫字樓20 Canada Square。陳紅天是房地產公司祥祺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祥祺集團有兩大總部分別位於深圳和香港,陳紅天這次收購倫敦地標正是使用了祥祺集團的公司主體。

  7月21日,神秘香港富豪出資3240萬英鎊(約合2.85億人民幣)買下了倫敦金融城寫字樓Garden House,該樓目前被出租給德意志銀行作為其辦公室使用。

  7月27日,英國地產公司Land Securities正式發佈公告,宣佈中國醬料巨頭——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已經成功擊敗其它競標者,以12.825億英鎊(按照今天匯率約合113.373億人民幣)的價格買下了倫敦金融城地標20 Fenchurch Street的全部所有權,買賣雙方已經正式交換合同。大樓每年租金收益為178萬英鎊,租約到2023年3月結束,年租金回報率約為5%。這是中國買家在倫敦購買房產的最大單交易。

  8月9日,一名來自香港的神秘私人投資者出資2.85億英鎊(約合24.74億人民幣)買下了倫敦金融城寫字樓70 Gracechurch Street,該樓目前被出租給保險巨頭XL集團和英國馬莎百貨。

  據常駐倫敦供職於英國投資機構的傅士鵬稱,中國投資者在英國的房地產投資集中在倫敦,涉及寫字樓、酒店收購,地塊開發,間接房地產投資等,主要是看中了倫敦避險和流動性強的優勢。

  租金收益高於4%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房地產最大的投資者正是中國,房地產數據公司Costar2017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中國(包括中國香港地區)已經超越美國,正式成為英國房地產最大投資者。

  更重要的是,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自去年英國脱歐後,英鎊的大幅貶值給海外投資客帶來了相當可觀的交易折扣,Brookfield今年3月份把大樓放在市場上時就吸引了許多憑藉匯率優勢入場的國際買家。

  而中國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也帶來了高淨值人羣規模的迅速膨脹,海外資產配置也成為其重要需求。

  據招行與貝恩公司聯合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擁有至少1000萬元人民幣可投資資產的人已從十年前的18萬人攀升至158萬人,全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達到165萬億元人民幣,最富有的1%家庭擁有全國三分之一的財富。

  此外,2016年發佈的《胡潤中國百富榜》顯示中國目前有594位身家超過十億美元的富豪,這些人羣的海外投資需求很難被抑制。

  “對於住宅市場,由於國內各地頻發,多數高淨值人士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海外,”程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倫敦無論從整體金融地位,(倫敦上榜的世界500強企業有14家,涵蓋的行業比較多元化,從能源、電信、金融再到高 科技都有,而且分佈比較均衡),教育文化行業(倫敦有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世界領先的大學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以及傳媒,體育等各個方面,相比較國內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另據國際財富數據公司Wealth-X近期公佈的一份調查顯示,相比把錢存在瑞士銀行,越來越多的富豪們熱衷於購買倫敦、紐約等國際大都市的豪宅,把錢存在“房產銀行”裏。

  這意味着世界超級富豪們藏金方式已經發生很大變化,早已從瑞士這個頂級的銀行保險箱轉變為各國豪宅。調查顯示,目前全球超級富豪只有逾21萬人(佔總人口比例0.0028%),卻佔有世界12%的財富。

  程懌也稱,即便在脱歐這一事件進程中,倫敦的房產價格也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此外,鑑於倫敦房產999年的擁有年限、首付款只需10%、比例高達75%,利率低等優勢,吸引了各種各樣的國際富豪和投資者。

  據英國房地產數據分析公司Hometrack最新發布的預測報告顯示,雖有脱歐、懸浮議會、恐襲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2017年英國房價仍將整體上漲6%-7%,比該機構去年12月份發佈的4%的漲幅預測更高。不過,倫敦表現一般,2017年上半年房價僅上漲2.9%。

  另有業內人士稱,把錢甩手存在倫敦“房產銀行”裏,一來對沖國內風險,二來每年賺取4%-5%的租金收益,也是一筆省心不虧的買賣。


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圖片來源:全景圖片)

  【在倫敦買房不住也不租 房產中介:大部分買家來自中國】台媒稱,在英國被國外買家所收購的房產中,約有10%會長期閒置,投資者不住也不出租,這種現象在首都倫敦更是常見。經過調查,這類閒置房產的國外買家,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8月9日報道,英國脱歐造成英鎊貶值,雖然倫敦房價持續上漲,但英鎊貶值抵消了漲幅,國外的投資者看準這一點,紛紛搶購倫敦的房地產。

  報道援引英國《每日郵報》的話稱,在倫敦有一成的投資者在買房後不居住,也不把房屋租出,賺取租金收入,而是把房屋閒置,等房價漲到一定程度時,再賣出,狠賺一筆。

  這樣閒置房屋的理財方法,也許在一般人看起來很怪異,但英國的房產中介業者卻表示,很多海外的投資者藉着這種方式,讓資金不斷增值,甚至可以透過買屋賣屋來賺取大量利潤。英國房產中介業者還表示,“這一成閒置的國際投資房地產,絕大部分投資者是來自大陸”。

  近年來,大陸民眾海外置產的熱度居高不下。專家表示,大陸民眾在海外置產,主要考慮兩個因素,第一是語言文化相近及投資考量;第二是以留學考量,像是英語系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等。在許多國家,甚至認為大陸人大肆購買房地產,是導致當地房價上漲主因。

  英國地產專家表示,對於這些被國外買家買下且閒置的房產,雖然需要繳交房屋税,但這些房子一旦出售後,盈利完全足以抵消這些税負。

  閲讀原文:在倫敦買房不住也不租 房產中介:大部分買家來自中國

  http://news.163.com/17/0810/07/CRF9889100018AOQ.html

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全景圖片)

  【亞馬遜業務再次擴張:進軍票務市場】零售巨頭亞馬遜的業務線越來越複雜,比如在音樂流媒體、視頻服務等領域大舉擴張,呈現出向用户提供一切服務的發展態勢。而據外媒最新消息,亞馬遜正準備進入網絡票務市場,已經和場館展開接觸。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美國的場館票務銷售是一個利潤豐厚的市場,業內出現了一個主導性的壟斷服務商Ticketmaster。據四位消息人士稱,亞馬遜已經在和美國大量的場館運營商進行談判,將會幫助他們在網上銷售門票。

  據媒體分析,在亞馬遜看來,網絡票務市場目前發展成熟,到了大舉進入爭奪市場的時候。

  消息出台之後,亞馬遜股價下跌了2.5%,Ticketmaster母公司Live Nation的股價則大漲了5%。

  眾所周知的是,亞馬遜通過電子商務積累了海量的用户,尤其是通過其Prime包郵會員制度,掌控了大量的忠實用户,而亞馬遜可以利用最新的技術,面向這些會員提供更多的服務,會員基礎也成為亞馬遜開拓新業務的巨大優勢。

  此前,亞馬遜已經推出了完全獨立的音樂流媒體和版權視頻服務。這些內容服務過去僅僅是包郵會員享受到的免費福利,而在規模做大之後,亞馬遜往往能夠升級成為行業競爭力更強的獨立服務,和蘋果、谷歌、Netflix等對手展開競爭。

  閲讀原文:亞馬遜業務再次擴張:進軍票務市場

  http://tech.qq.com/a/20170811/019005.htm

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全景圖片)

  【老齡化沒那麼可怕!它將幫助央媽們實現夢寐以求的通脹】國際清算銀行最近發佈的報告顯示,老齡化可能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會因為消費不力而帶來通縮,相反很可能由於人工費用的上升而帶來通脹。

  這份報告的作者是倫敦政經大學教授Charles Goodhart,以及原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 Manoj Pradhan。前者10年前曾是任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他們認為,在過去的35年內,全世界一直在享受着由中國帶來的低廉的人工成本。廉價的勞動力使得資本成本顯得相對高昂,使得人們更願意去中國建設一座1000人組成的原始紡織工廠,也不願意去投資一個僅靠10人就能操作的無人流水線。由於對資本投資的需求缺乏,在這35年內,全世界的實際利率被拉低,資產價格被推高,加上勞動力充裕使得工人工資壓低,各國的貧富差距明顯擴大,財富逐漸積累到少數人手中。作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經濟體的消費能力只會萎縮。

  但是,人口老齡化卻有可能扭轉這一處境。首先,人口老齡化意味着勞動力供給會減少;其次,老人們需要年輕人來照看,對勞動力的需求會增加;此外,政府為了有足夠的錢贍養老人,很有可能會讓年輕人繳納更多的税收,但年輕人絕不會善罷甘休,他們會尋求更高的工資。在這三個因素的疊加作用下,未來人工成本將會不可避免地被推高,這意味着產品價格也會隨之上升,帶來通脹。

  同時,人們會將更多的錢投向機器、廠房等資本品,導致利率上行,抑制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日本不是個好例子

  許多人會認為上述觀點有失偏頗,並用日本作為反例來進行反擊。但Goodhart和Pradhan並不這麼認為。

  在這兩位學者看來,日本的老齡化之所以帶來通縮,是因為“老齡化”的不是時候。什麼意思?就是在日本老去的時候,其他的地方還沒有老,尤其是中國還年輕着。這使得日本人工費用並沒有上漲到足以讓該國年輕人盡情消費的程度。年輕人並不能倚仗勞動力稀少的優勢,將財富從老年人那裏轉移過來,金錢保留在不消費的老年人手中,這才是引發通縮的根源。

  但現在情況已大有不同。放眼世界,除印度和北非以外的地區似乎都在由年輕步入老年。

  閲讀原文:老齡化沒那麼可怕!它將幫助央媽們實現夢寐以求的通脹

  http://money.163.com/17/0810/18/CRGEH18O002580S6.html

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全景圖片)

  【微軟Surface用不到兩年就出問題 美權威雜誌撤銷推薦】據外媒報道,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週四上午宣佈,它將撤銷給予微軟Surface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含Surface Pro、Surface Book和Surface Laptop)的推薦,原因是這些設備“與大多數其他品牌相比的預測可靠性太差。”

  消費者報告指出:“25%的微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用不到兩年就會出問題,甚至連幾個月前剛剛推出的新設備也不例外。”

  今年6月,CNBC對新款Surface Pro進行了評測,結果發現雖然它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平板電腦,同時也是一款具有競爭力的筆記本電腦,但是其配置遠比大多數消費者從微軟競爭對手那裏購買的產品貴得多。

  消費者報告稱,從消費者對其年度調查結果的回應來看,消費者對他們的微軟產品感到不滿。投訴最多的問題包括:計算機被鎖死、意外關機和顯示屏反應遲鈍等等。

  微軟向CNBC表示:“微軟Surface Pro的設計和構建都是基於性能和可靠性。微軟老機型的返修率和支持服務率與消費者報告得出的結論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我們尊重消費者報告,但是我們不相信這些結論能夠準確地反映出Surface用户的真實體驗,或者反映出每一代Surface產品在性能和可靠性上作出的改進。我們為Surface Pro在消費者報告的筆記本電腦實驗室評估中在性能和多功能性上獲得的高分感到驕傲。”

  微軟是硬件行業的新手,它的筆記本電腦在消費者和業界權威人士的評測中也獲得了良好的評價。上季度,Surface硬件營收下降了2%,但是業內人士預測這部分營收將在本季度有所增長。

  閲讀原文:微軟Surface用不到兩年就出問題 美權威雜誌撤銷推薦

  http://tech.qq.com/a/20170811/004613.htm

  (以上內容整理自騰訊財經等)

  (2017-08-11)


  據《金融時報》報導,房產開發商表示,來自香港、中國的資金正湧向泰國房市,使泰國房市在國內需求疲弱之下,依然熱潮不退。同時,泰國房地產市場總體表現低迷的事實並不能掩蓋高端房地產市場的光芒,尤其是投資為主的地產從未出現降温的跡象。芭提雅和曼谷中心區地產項目仍是投資者的重點關注對象,高端地產項目仍展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

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2017年2月,中國大陸和海外華人用户對泰國房產的詢問量較去年同期上漲了256%。另外從2016年9月到2017年1月,泰國房產詢問量連續5個月同比增長100%以上,2016年9月同比增長甚至達到580%,增幅高於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

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其中泰國中高端公項目深受來自中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台灣等買家的追捧,尤其是圍繞城市捷運項目開發建設的地產項目。他們購買目的大多以投資為主,而非自住。

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數據顯示,曼谷中心商業核心區和芭提雅仍是他們重點關注的對象。特別是在泰國政府政策逐步明朗以及基建項目推進提速的大環境下,相信下半年高端房地產市場又將迎來一次加速小增長。而入境遊市場的復甦也將為房地產市場的快速復甦提供支援,零團費陰影已經消去,中國入境遊遊客人數正在穩步復甦,尤其是自由行等中高端遊客比例增長顯著。

  而以投資回報來看,儘管泰國房地產近幾年收到國內動盪和全球經濟表現低迷的影響而出現了放緩,但投資回報率仍能夠保持在6%左右。這對於一個低利率大行其道的時代來説,已經是一個不錯的結果。而中國買家特別偏好 400 萬泰銖左右的公寓,認為這樣的房產價格適中,租金回報率較佳。

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針對中國買家的購房需求,一些泰國分行等都提供了最高比例為房屋估價70%的購房貸款,所以説,要在泰國買房,支付層面並不會成太大的障礙。

  租金回報還是挺高的,一般40平方米的房子,在曼谷能租到6000人民幣一個月。在曼谷買房,一年租金回報率在4~8%左右。

  總體來説泰國房地產在整個亞洲房產市場來將透明度還是很高的,這兩年曼谷房價確確實實的也一直在漲,很多買了泰國房產的買家也都賺了。

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總結下,為什麼喜歡去泰國買房子?

  1、永久產權:公寓是永久產權的,並且受法律保護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外很少強拆,而我們強拆的很多,因為國內是70年產權,地權國家所有。

  2、實用面積,0公攤:泰國幾乎所有的房子,都是按照實用面積,多數情況下,30平米以內是大開間,40平米左右是一室一廳,50平米是2室一廳了。想想國內的房子,50平米能有一室一廳就不錯了吧。

  3、精裝修,部分拎包入住:除了別墅,公寓都是含精裝修的了,基本上地板、燈飾、廚衞等都是有的,有時私家電贈送、甚至連鍋碗瓢盆都贈送的也很多。

  4、配套設施完善: 泳池、健身房、24小時CCTV(不是央視,是視頻監控系統)、完善的物業管理基本上都是必備的,由於身處熱帶國家,所以泳池基本上全年都有,而且是免費的。

  5、管理完善:物業管理非常完善,而且多數大開發商旗下都有酒店式公寓管理公司,可以代理出租、管理等各種問題,基本上有求必應。

  6、持有費用低:除了每年必須交的物業費,沒有持有税,沒有各種雜項,過户交易費也比較便宜

  7、回報率高,回報率普遍在6%左右吧!

  (2017-08-01)


  過去一年,加拿大買家不斷湧入以宜人氣候著稱的佛羅里達州南部。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房地產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最新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內外國買家在美房產投資上升了50%,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來自中國和加拿大的買家。

  本週二發佈的報告顯示,外國買家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間,總計在美國購買了價值15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404億元)的房產,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49%。這些買家包括持有綠卡的居民和非常駐居民,其中以來自中國、加拿大、英國、墨西哥和印度的投資者為前五大人羣。

  在美投資房產的五大國外買家

  該機構每年春季對成員發出問卷,針對其過去12月內代理的交易展開分析,2017年共有6000名成員回覆了問卷。

  美國房產商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雲(Lawrence Yun)表示,由於美元對比多數外國貨幣的強勁表現,該報告呈現的增長與預期不符。

  “令人意外的是走高的美元匯率意味着更高的成本,"雲推測其中來自中國和加拿大的外國買家,由於本國房價在過去一年的飛速上漲,正通過在本國名下房產的增值獲益來購買在美國的第二住宅。總計10%的外國人房產投資用於購買價值超過100萬美元的物業。

  中國人仍為美國房產最大買家

  儘管數據顯示來自加拿大的買家人數激增,但仍不足以對中國買家的"寶座"產生威脅。今年是中國人連續第四年佔據榜首位置。

  報告顯示在中國嚴控資金外流的形勢之下,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仍有總計317億美元的投資進入美國住宅市場。

  房地產公司Paragon Real Estate Group的首席市場分析師Patrick Carlisle認為:"中國人的確是加州市場的最大外國買家,但我感覺報告的數字被誇大了。”

  “在房產交易中,沒有哪裏要求標明買家國籍身份,因此這些關於中國買家的消息多屬於傳聞,"他補充説。

  該地區的中國買家傳統上傾向購買灣區的新建公寓,並在例如斯坦福大學附近的大學城地區購買住宅用於子女就學。

  報告顯示中國政府對資金外流的管制的確起到了降温作用,地方經紀公司表示中國買家在過去一年有所減少。

  雲稱:"多數交易發生在2016年下半年。部分地方市場的經紀人表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政府收緊外流資金的政策,加拿大和英國的貨幣疲軟均對非永久居民外國買家產生了降温作用。”

  (2017-07-20)


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沒有澳洲身份的中國人澳洲買房,正在被各種繁文縟節所困擾。而這個賣房預扣税,簡而言之,就是海外人士賣房,基本上都會被預先扣着一大筆税法,一走了之的情況不可能再發生,必須算清楚税費之後,才能把多扣的錢拿回來。

  1

  影響:海外購房者對於預扣税的負擔將會進一步增加

  澳洲地產協會(REIA)批評澳洲政府對海外買家擬定的税法改革,聲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之前的税法要求是,海外買家賣賣房的時候,只要房價超過200萬,那麼澳洲税務局會要先扣着10%房價的預扣税,然後再多還少補。

  而新的政策是,只要房價超過75萬澳幣,那麼澳洲税務局會先扣着12.5%房價的預扣税,然後再多還少補。

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2

  起徵點門檻的降低也意味着工作量增加

  REIA的主席認為,75萬的界限太低了,這樣會導致中介和過户師的工作量劇增。他建議,把這個界限上調至150萬澳幣以上。根據FIRB的數據,76%的新州維州海外買家購買的物業均價為160萬澳幣。

  這不僅僅是讓中介知道這個規定就好,後面必須有很多配套的教育,服務得跟上。

  3

  居民收入與税費的不平衡發展

  房價越來越高,而固定比率的印花税也越來越多,比如在2014年5月,印花税是24696,到了2015年5月,變成29288,到了2016年,變成31461,在過去四年,房價增長了30-40%,印花税也一樣,但是,居民的收入卻沒有相應的高增長,所以印花税佔居民的總支出比率越來越大。

  最終,傷害的是購房者。

  如果這個問題不被解決,可負擔性的落實其實就是個偽命題。

  END

  責任編輯:《每日地產ozreal》陳芷沁 吳旻

  本文來源:AFR

  (2017-07-15)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912 字。

轉載請註明: 90天內耗資317億元 中國買家扎堆倫敦買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