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
須融入生活,現在的小孩普遍來説,挫折的承受能力都比較弱,因為孩子在成人所賦予的舒適環境裏太容易成功了,只要要求不是太過分,幾乎可以予取予求,因而自我中心會膨脹得很厲害。生活中一直很順暢的孩子,就很難接受挫折和打擊。陳娟娟建議父母,應該多給孩子嘗試的機會,讓他不斷去試,然後從失敗中站起來,在逆境裏尋求成功的方法
在陳娟娟的眼中,EQ是個很本質的東西,很難把它放在某一個課程或者是某-一個遊戲中來訓練孩好。父母惟有從生活中去落實情感教育,在跟孩子互動的每一個過程中引導孩子,讓他知道“失敗是必然的,可是我可以再試試看!”也就是提醒父母,EQ的提高是日積月累的,它是一種人格特質,是生命價值觀的養成,所以父母必須將提升EQ的訓練生活化,並且以身作則,讓孩子經由大人的提醒和示範來培養情緒管理的能力。
常常面對小朋友吵架場面的陳娟娟認為,小朋友吵架並不是一-件壞事,而要看大人如何去解決這個衝突。她表示,傳統的方法是大人做出結論説:“這樣你就不對了,他比較對,你要跟他説對不起,然後握握手。”但是這樣的方式並不符合孩子的邏輯,因為他也許並不覺得自己錯了,而且事情發生的時候大人也不在場,並不清楚事情發生的經過。
所以陳娟娟覺得比較好的處理方式是:大人應該讓小朋友講,引導他講完。可是父母們通常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只要聽到孩子説:“今天我跟誰吵架了。”父母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你不可以跟別人吵架!”如果孩子説:“我今天把誰的東西弄壞了。”父母的反應也常常是:“你怎麼可以這樣子呢?你為什麼不小心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