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位前,不少市民在選購花環、鮮花。
泉州網8月20日訊(記者 吳志明 許奕梅 王柏峯 文/圖)她在中心市區西街附近賣花62年,雖然已經94歲高齡,但依然耳聰目明,串花環、進鮮花,都不在話下。她説,兒孫孝順是自己長壽的秘訣。昨日一大早,“花婆婆”曾毛治又出攤了。記者跟着阿婆的腳步,探訪她堅守花攤62年背後的故事。
阿婆守花攤 市民樂光顧
“來哦,買花嘍……”清晨5時許,天剛矇矇亮,鐘樓靠西街路口的崗亭旁,曾阿婆早早來到這裏。她旁邊的三輪車上載滿鮮花,走近花攤,淡淡花香撲鼻而來,裏面有各色的新鮮菊花和一紮扎剪好的茉莉花。臨近農曆七月初七,不少市民要祭拜“七孃媽”,阿婆也提前做好了一串串粗糠花(俗稱“七孃媽花”)。阿婆把三輪車停好,將車上的紅色塑料椅拿下來,佝僂着身子,埋頭挑揀出一朵朵飽滿的散花。
街上人漸漸多了起來,幾位市民圍過來找阿婆買花,她們多買來用於結婚生子、孩子滿月等民俗活動。阿婆會根據對方的需求,告訴她們需要什麼花,各要多少。“很多閩南民俗,我都不懂,阿婆是過來人,找她多問問,就瞭解很多了。”50多歲的李阿姨孫子剛滿月,特地來買了幾支菊花和一串粗糠花,準備去廟宇祭拜。
阿婆説,自己在這附近擺攤賣花已有62年,早上只要沒事,她都會騎着三輪車,從市區學府路附近的家裏出門,來到鐘樓附近擺攤賣花。
阿婆幾乎每天都會騎着三輪車外出擺攤
巧手串花環 補貨愛砍價
挑出一朵朵新鮮飽滿的粗糠花,雙手敏捷地將它們一個個用針整齊地串成一串……買花人少時,阿婆也不閒着,拿出一根長針和自己已拆好的枝條,串起粗糠花環。
10點左右,天氣漸漸熱了起來,阿婆怕家裏人擔心,就提前收攤。她收拾好東西,慢慢地騎着三輪車從鐘樓來到狀元街的鮮花批發店。她停好三輪車,走進鮮花店,埋頭挑選了起來,最後挑了幾束菊花和康乃馨。“阿婆,您來啦。”花店老闆和阿婆打着招呼。花店老闆説,阿婆幾乎每天都來買花。雖然自己賣花,但他前幾天也找老人買了一串粗糠花掛起來。“這一大串50朵花都是她自己串的,只賣5元。”
“這些共75元。”阿婆選好花後,花店老闆算出了價格。“75元太貴了吧,70元就好。”……別看阿婆年紀大,講起價來可是一點都不含糊,挑好花後總要跟花店老闆砍砍價,老闆到最後也都會“讓”着她。
閒暇時,阿婆串起花環。
不在意賺錢多少 覺得勞動是養生
買完花,阿婆將花放在三輪車上,因為回家路上有一段斜坡,她騎車上去有些困難,就僱了輛電動三輪車載她回家。到家後,她自己麻利地牽着三輪車跨過門檻,推進屋內停放。回到家後,阿婆也沒閒着,繼續拾掇起花來。她把鮮花放進清水裏養着,愛乾淨的她還不忘擦洗下三輪車。
阿婆告訴記者,她20歲出頭嫁人,育有五兒一女,丈夫早逝,之後她多靠種花和賣花撫養兒女長大,如今已經是四世同堂,曾孫就有10人。因常年挑擔子、幹體力活等,她的背明顯佝僂,但身體硬朗。
阿婆家的庭院裏種着茉莉花、粗糠花、葡萄樹等,阿婆雖然年事已高,卻也一刻不閒着,每天回家後還要拾花弄草,打掃房前屋後,做手工花串,從早忙到晚。“兒孫們對我都很孝順。”阿婆説,因小兒子一家在外地,她獨自居住在小兒子家幫忙看家。四兒子顧先生説,兄妹們都居住在附近,大家每天會輪流給母親送吃的,排骨、雞、鴨……變着法給她做好吃的。家裏人都勸她不要再賣花,這幾年也想帶她多出去走一走,但母親就是捨不得停下來。在兒女看來,老人並不在意賺錢多少,而是覺得勞動就是在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