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手動裝彈不僅耗費時間和精力,還要謹防出現錯誤,於是為了提高火炮射速,現代戰艦一般都安裝了自動裝填機,這種機器規定了彈殼退膛後是由拋殼機進行下一步處理,這樣的話,彈殼不會直接砸到甲板上,而是會有一個緩衝,然後自然滑落下去,與此同時,下一發炮彈已經完成了發射前的準備工作,正在待命,炮彈自動填充也降低了裝彈失誤的風險,增加了效率,還簡化了發射後彈殼的處理問題。
二戰以後的戰艦,也就是現代戰艦,主炮的直徑大多在76-120毫米之間,而且一般都會和拋殼窗口在同一位置。現代戰艦更有能力做好自身防護,不僅會鋪墊防火棉,甲板本身對高温也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彈殼通過拋殼機通道落在甲板上的這個過程還是比較快,還是處於高温中,加一層耐高温設計的甲板比起普通甲板更能起到保護作用。現代戰艦中那些讓人擔心的問題,現在也漸漸明朗清晰,如何處置艦炮彈殼的問題也有了一個完美的解答。
關於軍艦主炮,它的維護修建工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但與此同時,如何避免其受到損傷也同樣重要。因此,針對各種可能會出現的受損狀況的防護工作就必須要有。打個比方,軍隊常常在炮管下方的一定範圍內佈置帆布,纜繩,網兜,以及墊子等物品,既能夠把彈殼對甲板耐磨層和塗漆的破壞降到最低,還對彈殼回收工作有很大幫助。在發現問題後尋求解決方案並快速行動,才能使事情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在軍艦上佈置帆布,防火棉等物品可以對甲板的耐磨層和塗漆起到一定防護作用。這顯示了,預防潛在的威脅隱患不光是軍隊演習作戰的目標。
相信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二戰時期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但對於一些冷門的事件就沒有那麼瞭解了,就比如説彈殼回收。其實基本上所有國家都會對彈殼進行回收再利用,因為那個時候的炮彈都是使用的比較昂貴的色金屬製作而成,為了節約資源,大家在舊彈殼的回收上都達成了一致的決定。
不僅在那個時期,哪怕到了今天,我們的重金屬冶煉工業都還在發展之中,就有色金屬這塊來説,完全沒到用一次就可以將其丟棄的地步,就比如説,雖然中國的重工業技術從未停止發展的步伐,但因為銅資源一直都比較少,因此只能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最大化的循環利用。通過這樣的措施,就可以減少經濟上的損失,也能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戰爭或者演練都不是大家所喜歡的,政府做這些只是為了能給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
我們都知道,軍艦作為一種具有極高防禦力和攻擊力的戰略性武器,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我國的1130近防炮作為世界一流水平,其殺傷力之大難逢敵手,一秒166噴,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説它在一分鐘內能打出10000發的炮彈,然後還會在每秒鐘扔出100多個彈殼,那麼,這種炮台的彈殼是否有回收的必要呢?
為了實現即時探測、攔截,近防炮的位置往往靠外,在側面或者b炮位,以及直升機機庫的頭頂上,這幾個位置的特殊性就為彈殼的回收帶來了一些困難。舉個例子,於2008年正式服役的054a護衞艦,主要就是因為裝的是近防炮,剩下的地方不多,由於彈殼實在太多了,堆都堆不下,大多數就掉進了海里,近戰炮的子彈造價一般都很貴,卻因為客觀原因無法回收大部分彈殼,真的是太可惜了。與主炮不同,都是被放到甲板上,這個比較寬敞的位置,能用來堆積彈殼的空間就很大了,也方便人們進行彈殼回收。
但是每次的回收品都是經過挑選的,有些彈殼它就是一次性物品,沒有必要再去回收。尤其是鋼製彈殼和覆銅彈殼。首先是鋼製彈殼,因為生產鋼的原料充足並且成本很低,大多都不會被撿回來,而是任他在戰場自生自滅,沒有加工的必要。第二就是覆銅彈殼,因為中國的海軍在這上面可是吃了大虧。
我們最開始計劃的是,結合銅和鋼的優點,不僅能夠減少支出,還能夠合理利用資源,然而理想與現實是在相差太大了。這樣生產出來的彈殼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厲害,反而由於高温的作用,它們二者開始分離,所以融化的金屬就會留在槍膛中,容易出現“卡殼”,發射過程就不會很順利,這樣一來這些銅就只能被丟棄,沒有回收的價值,造成了更大的經濟損失。
很早以前,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甚至再往前,我們國家都是以黃銅作為炮彈的主要製材,根本原因是黃銅太貴,需求量大,炮彈有是個消耗品,如果一直用黃銅,我國的產量是肯定難以支撐的,而且不光是生產,後續回收保存也會增添麻煩,我們相信銅肯定不是唯一適合製作炮彈的材料,經過很長時間的尋找,在80年代快要結束的時候。用鋼製作的炮彈取得了成功,因為我國對鋼進行了改良,添加微量元素以提升其延展性,讓它具備了製造炮彈的能力。
從殼子到內芯,鋼可以説包攬了炮彈的全部製作,雖然目前軍艦炮彈殼都是由鋼製作,銅也沒有被炮彈製作完全拋棄,因為用鋼製作的炮彈有個問題,彈殼落下時對甲板容易造成損傷。銅依然有它無法代替的特性,主要用處是給炮彈“穿衣服”,在外面裹上一層銅模,增加了炮彈的威力,你從火炮炮彈上就能看出來。
可再生一詞在之前僅存在於工業領域,而現在它還能涉及到其他領域,還能運用於炮彈製造中。只要使用過炮彈就會有回收和浪費的存在,尤其是金屬材料的使用,越是珍貴的金屬材料其回收的本錢也會越高,而且也沒有那麼容易找回,要是丟失了就白白浪費了。
通常來説,最難找回的金屬炮彈就是打到海里的炮彈,但是在今天,海戰已經很少發生了,所以陸地就成了最主要的戰爭場所,那麼對於炮彈的回收也變得更加引人注目,回收是不錯的,但如果可以將回收成本也進行節省,不再有這麼多浪費資源的情況發生,那豈不是會更好。可再生材料的問世真的是炮彈發展的一大福音,哪怕材料已經被丟掉了,也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即使各國的軍工都在發展,導彈能夠造成更大規模的殺傷效果,但是導彈也有很多缺點是沒有辦法避免的,造價高,並且彈藥時常不夠使,平時使用的艦艇中,很少有超過裝載10枚導彈的,這幾點都是導彈的劣勢之處,如果這幾點能夠得到解決,也許艦炮真的就可以卸下肩上的重任了,導彈完全可以然艦炮提前退休。同樣的道理,雖然鋼製彈殼已經成為炮彈選擇的主流,但是銅製彈殼也還有一絲的存在空間,仍然服役於經濟實力超羣的國家,就比如美國現在用的最多的還是銅製炮彈,而且回收利用從來不再他們的考慮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