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境界的思維,是“灰度思維”!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最高境界的思維,是“灰度思維”!
作者:水木然

來源:水木然學社 (smr8700)

1

一個人越成熟,越能發現一個道理:

現實中的很多事,往往不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

現實中的很多人,往往不是非善即惡/非敵即友的。

對的極致就是錯,錯的極致就是對;黑的極致就是白,白的極致就是黑。善惡是非都遵循這個邏輯,世事沒有絕對,一直在循環與轉化!

所以,如果我們單純用“對”和“錯”去判斷事情,總是有失偏頗的。而把握好其中的“尺度”,遠遠比分清是非對錯要重要的多!

中國人萬事都講“度”,一個“度”字體現了中國人最大的智慧,淺嘗輒止的意思是程度太淺,無法使事物發生根本改變。

但是物極必反,樂極生悲,這又在教導我們:凡事過了那個度,就會朝對立的方向發展。所以才有了急流勇退、凡事只求八分圓的説法。

很多人之所以能成功,並不僅僅在於他們分的清是非黑白,而是在於他們懂得什麼叫恰如其、不偏不倚,時刻都能找到那個平衡點!

最高境界的思維,是“灰度思維”!
為人處世的精髓在於對“度”的把握,善於把握分寸,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藝術。

西方社會是二元社會,很多事情都是對立的:要麼是對,要麼是錯。而中國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有了一個三,所以很多事物不是對立的,而是並存的。

因此,西方人做事總是求個對錯。而中國人做事總是在把握分寸,為人處世的精髓在於對尺度的把握。

記住這一句話,能讓你瞬間明白很多你之前想不通的事。

2

先來看一下中國智慧的發源:

最高境界的思維,是“灰度思維”!
八卦圖就告訴我們:陰裏有陽,陽裏也有陰。

很多人和事往往也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的,或者説是黑到了一定程度就是白,白到了一定程度就是黑。

現實社會里沒有完全的“對”,也沒有完全的“”錯“”。好事和壞事,好人和壞人,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有時好事做絕了,也變成壞事了,壞人做到極致了,也就變成好人了。

以吵架為例,西方人處理吵架的問題時,總是會把誰對誰錯會分得很清楚。中國人就不一樣了,比如兩兄弟吵架,如果非要分出一個對和錯,結果雖然是明朗了,但是兄弟兩人的心也散了。

這樣即便是分出了對錯,但是感情出現間隙了,又有什麼意義呢?

因此在中國,大人處理兄弟吵架、老師處理同學打架、領導批評員工爭執,一定會説你們兩個都有錯,兩個都該罵,然後還要告訴他們,互相反省,互相道歉,互相承認錯誤。

所以,中國人講究彼此各讓一步,夫妻之間,兄弟之間,同事之間,同學之間,如果一定要分誰對誰錯,分到最後離心離德,儘管天天住在一起,但是有時候還不如路人。

即便你有理,即便你是對的,即便你有功,你依然不能得理不饒人。你必須時刻檢討自己還有哪裏不足,人無完人嘛。你應該看看自己該如何進步,甚至你要讓對方能和你一起進步,這才是大格局。

再比如,有很多人就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然後鑽到牛角尖裏去了,對別人寸步不讓,一副有理走遍天下的樣子,咄咄逼人。

還有很多人得理就不饒人,但是到了最後,往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是一種雙輸,只不過看雙方哪一個輸的更慘而已。甚至這樣還能對方逼得要和你同歸於盡,何苦呢?

也有很多人因為有點功勞就居功自傲,讓周圍的人都很不愉快,然後非要把自己的對和別人的錯劃清界限

上面説的這幾種人,往往總是遭到別人的嫉恨和算計,古往今來,栽在這個事上的人太多了。

所以,如果不懂得把握分寸,你做的越對,反而得罪的人就越多。因為你總認為自己是對的,你不肯讓人半分,所以你被周圍孤立了。

最高境界的思維,是“灰度思維”!
我們生活裏經常見到這種人,她們就是不依不饒,不知道變通,到最後親人也能成路人,甚至成了仇人。

人和人之間,如果一定要為了對錯而較量,結局一定是雙方都會輸掉,只是看誰輸的更慘而已。

所以和氣才能生財,萬事以和為貴。

3

西方人做事總是追求過程的公平,做事的過程和採用的手段必須得是公平的,但是最後的結果就不一定公平了。

比如總統選舉,看起來是人人都有選舉權,所以選舉的過程是公平的,但人人都可以選舉,也意味着每個人的權力都容易被幹擾,同時也可以轉讓,於是金錢和輿論就可以在背後發揮作用了。

而中國人做事總是追求結果的公平。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哪怕是運用灰色的手段,但是最後呈現的那個結果往往是公平的。

西方的很多事是靠法律解決的,法律是相對客觀的,但是結果往往不一定公平,因為在自由市場經濟下,法律一定是優先為有錢人服務。

而中國的很多事,是靠江湖規矩解決的,江湖規矩往往是灰色的,但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公平的,因為江湖規矩的本質就是各方勢力的互相制衡,最後一定是弱者變強,強者變弱。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才叫公平。

中國人之所以要時刻把握好尺度,就是為了結果的公平,我們可以在過程中要允許別人犯錯誤,對別人要求不能太苛求,對眼皮底下發生的很多事情可以視而不見,只要結果是符合人心所向,就可以適度放開。

就好像任正非的那句話:“不要嫉惡如仇,黑白分明……幹部有些想法或存在一些問題很正常,沒有人沒有問題。”可見任正非才是真正的“人性大師”,他非常明白灰度思維的價值和意義。

河流可以百折千回,但終歸大海。人也是這樣,過程可以迂迴,方法可以多樣,但結果一定符合潮流趨勢。

4

我們今天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

1:灰度思維,才是人生的常態;

2:灰色地帶,才是社會的常態。

人生的本質,是要在灰度中尋找光明。這個世界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透世界的真相,依然熱愛世界。那些能夠帶領大家從絕境中看到希望的人,就是這個世界真正的英雄。

最高境界的思維,是“灰度思維”!
所以,真正有大智慧多人,從來不單純用“對”和“錯”去判斷事情,而是在不斷的去平衡那個“度”,“度”把握好了,大局就不會亂。

灰度思維,才是最高境界的思維模式。把握尺度,才是我們發力的最關鍵點。

《金剛經》裏説: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意思是:世間的一切的道理,都是變幻無常的,如閃電一樣的快速變化。我們不要執着它的表象,或者被各種表象束縛我們的悟性。我們不要着相,不要被表象迷惑。

《金剛經》裏還説: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意思是:一切表象,都是我們內心的身處的虛設,如果你能看到各種表象背後的本質,你就徹悟了!

也就是説,平常生活中,凡是被我們看到的是非黑白,都只是表相。千萬不要執着於這些表象,就是所謂的“不着相”,要能從表象裏看到真相。

因此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檢驗一個人能力的標準,就是看他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其實人生最難得的,不是你經歷風雨後看透了真相。

人生最難得的,是當你看透真相後,還能守住那顆初心。

要想走的快,就一個人走;

要想走的遠,就一羣人走;

認知改變命運,圈層決定命運。

作者:水木然 ,暢銷書《工業4.0大革命》等作者,『水木然學社』創始人,新書《價值規律》《世界在變軟》已經出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84 字。

轉載請註明: 最高境界的思維,是“灰度思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