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清平樂》王凱官家與八大王:別讓他人的惡意,毀了一生
北方。六月。週日。陰雨。
這樣的天,和追劇及相配。睡到自然醒,然後窩在沙發裏,暖橘色的燈鋪滿屋子,我愜意地撩了幾集《清平樂》。
原本還沉浸在王凱的帥氣、江疏影的美麗,以及晏殊、范仲淹、歐陽修等大宋背誦天團的親切感裏,八大王一出現,畫風驟變。
《清平樂》王凱飾演的官家
太后薨沒,王凱飾演的官家不飲不食在守孝。這時,官家的皇叔八大王衝進來,連哭帶罵,對官家説:“太后為阻止你與生母相認,毒死了李娘娘!”
一句話,震得官家幾乎站不穩。
更可怕的是,這句話迅速傳遍朝堂和民間,導致人們對太后的功績視而不見,羣起而攻之她的各種不足,她所頒佈實施的政令眼看要被推翻,整個朝局面臨動盪。
而官家也因為沒有認回親孃,被扣上不仁不孝的帽子。
然而事實上,官家生下來就由太后撫養,生母李娘娘從此不與其相認,都是先帝的旨意,只是為了社稷江山而已。
《清平樂》八大王趙元儼
這麼多年,太后與官家母慈子孝,輔導其執掌朝政也是盡心盡力,對官家生母也是厚待有加,這些,官家心裏都明白。
即便如此,為了解除八大王一句話惹出的危機,官家不得不當着眾大臣的面,開啓生母館梓驗屍,以證明李娘娘不是被太后毒死的。
官家還在晏殊的“逼迫”下罷黜他自己這個老師,罪名是“隱瞞官家生世,導致官家未及時認回親孃以盡孝道”,從而保全官家仁孝之名。
看到這,不禁讓人心生感慨。現實生活中,像八大王這樣心存不善,隨意説出莫須有的惡意之言,給別人帶來禍患的人,的確有之。
但是,常常心懷善良,因為一句善意的話,一個善意的小小舉動,温暖他人,甚至影響別人一生的人,也大有人在。
《清平樂》吳越飾演的太后
大冰曾在《阿彌陀佛麼麼噠》這本書中寫到:“善良是天性,善意是選擇,善意是人性的向陽面。”
人的一生難免遇到波折,跌入谷底、陷入至暗的那一刻,我們如果選擇善意的言行,就有可能照亮別人的一生。
01 善意的一句話,為別人打開幸福的另一扇門
曾經以為生離死別,最容易影響人一輩子。尤其是幼年失去父母的孩子,可能一生都難再找到幸福。
然而,這個故事,卻改變了我的悲觀想法。
男孩三歲時,媽媽生了很重的病,彌留之際媽媽對他説:
“兒子,你知道嗎?媽媽正在和病魔作鬥爭,如果贏了的話,我將繼續做你的媽媽。如果輸了,我將變成天上的仙女,但是隻要你和爸爸一樣堅強,我將會變成另外一個女人的樣子,來到你們身邊。”
男孩不解地問:“媽媽,那我怎麼知道哪個是你呢?”
媽媽説:“很簡單,如果有一天,你的爸爸帶回了一位阿姨,讓你喊這個阿姨媽媽的時候,那個阿姨就是我變的。”
男孩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當天晚上,媽媽安詳地睡着,再也沒有醒。
後來,男孩五歲的時候,爸爸認識了另外一個女人,男孩喊她媽媽。
當男孩把真相告訴這個女人的時候,她把男孩緊緊摟在懷裏,當做親生的一般,淚流滿面。
這位媽媽離世的那一刻,親手把孩子三歲前的幸福之窗關上了,卻用一句句無比善意的話,為孩子輕輕地打開了另一扇門,門裏全是可期可待的幸福。
她説自己被病魔打敗,就會變成天上的仙女。這句話讓孩子不再恐懼死亡,能夠坦然直面生離死別。
她説只要爸爸和孩子堅強,就會回到他們身邊。這句話不僅教會了孩子勇敢堅強,淡化了孩子失去媽媽的悲傷,更是在孩子心中埋下重逢的美好願望。
她還説,將來有一天爸爸領回家,讓孩子喊媽媽的那個阿姨,就是她變的。這句話不但讓孩子學會了接納,還會滿懷期待地盼着新媽媽。
如果當初媽媽離開時,沒有給男孩留下這番話,那麼男孩驟然發現媽媽沒有了,可能會沉浸在失去媽媽的痛苦中難以自拔,或許還會因此變得孤僻。
如果媽媽告訴男孩,將來有個陌生女人會取代自己,可能對男孩不好,甚至教男孩如何反抗,男孩會因她的話而心生惡意。
當爸爸有一天帶另外一個女人回家,讓男孩叫媽媽時,男孩可能無法接受,產生敵對情緒。
如果男孩一直無法接納新媽媽,最終導致白雪公主惡毒後媽的悲劇上演,那麼原生家庭的不幸,會讓他的一生都難擁有幸福。
曾子説過:“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很慶幸,這位媽媽用她的善良和智慧,不但讓孩子避免了一場禍,也讓我們更加懂得:善意的一句話,會為別人打開幸福的另一扇門。
02 善意的一個舉動,成就別人的一生
記得曾經課堂上,老師講過的一件事,讓我頗為感動,至今記憶猶新。
有位富人準備在家大宴賓客,發現人手不夠,就和一位只是白天幫工的女傭商量,希望她當天能晚點回家,留下來幫忙。
女傭説自己的兒子只有四歲,晚上見不到她會害怕。富人就讓她把兒子接過來,和客人一起在家用晚餐。
宴會當天富人沒在大廳看見孩子,找遍整棟別墅,最後在一個位於角落的衞生間發現了孩子。
當孩子告訴富人,媽媽説這是宴會主人專門為他準備的單間,並且邀請富人與他分享美味的香腸時,富人強忍淚水點了點頭。
孩子不知道,這香腸是媽媽接他的路上買的。
富人轉身回到宴會大廳,裝了滿滿兩盤他覺得孩子愛吃的美食,然後對客人説很抱歉要失陪,因為他要去陪一位特殊的客人。
富人再次來到衞生間,也模仿孩子的樣子,把餐盤放在馬桶蓋上,盤腿坐在地上。他和孩子一起吃東西、聊了很多話題、唱歌,讓孩子度過了一個美好的時刻。
很多年後,孩子長大成人,擁有了自己的事業,也進入了上流社會,一直匿名捐贈,默默幫助着窮人。
他説,正是當年宴會主人充滿善意的舉動,保護了一個四歲男孩的自尊,在他心裏種下了善良的種子。
正如盧梭説的那樣:“善意的行為有一種好處,就是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了,並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為。”
看到富人和自己一樣坐在地上開心用餐,孩子堅信這個衞生間是宴會主人為自己專門準備的單間,他心裏油然而生的是自信、樂觀、驕傲,願意與人分享。
這些優良的品質在心裏紮根,支撐並引導他的人生,往更美好的方向努力,讓他最終收穫了不凡的成就。
假如當初,富人看到孩子在衞生間用餐,上前阻止並把孩子帶到宴會大廳,孩子發現母親欺騙了他,他一定會覺得很受傷、很憤怒。
或許知道母親是女傭後,他還會自卑。知道自己待的房間根本不適合用餐,他會尷尬。如果這樣的事傳出去,他會被人嘲笑,長此以往怨念叢生。
一個被負面信念包裹的人,又會有多少勇氣和毅力去打拼人生呢?
所以,這樣的事讓我們無限感慨,也讓我們更加相信:一個善意的舉動,會成就別人的一生。
03心懷惡意之言行,毀人亦毀己
這世界充滿美好,但也有陰暗。
就像人一樣,有人善良如大衣哥朱之文,即便被鄉親們欺負,也不願改變善良的初衷。
有人像70多歲的蔣婆婆,明明自己摔倒的,卻在三個小學生扶起她的時候,甩出一句:“是孩子推到她的!”。
因為心生惡念想要訛點醫療費,卻不知這句話可能毀了孩子的善良。
還有人像重慶公交車上的劉某,因為坐過站而心懷怨恨,言語攻擊司機還不夠,進而做了一個“搶方向盤”的舉動。
結果,這個幾秒鐘就完成的動作,讓一整車無辜的乘客被江水吞沒。而自己,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託·富勒曾説過:“存心不良的人必將自食其果。”
那些心懷惡意之人,用言語行為傷害別人,最終可能毀了別人一生,也可能毀了自己前程。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平步青雲直達巔峯也常有之。因為他人的一句話、一個小小舉動,甚至一個微妙的念頭而反轉人生者,很多。
只要言行既出時常常懷有善意,便不會輕易給別人造成傷害,甚至釀下不可挽回的悲劇。
而有時,還可以讓跌入低谷的人爬出深淵,讓走錯路的人踏上正途,讓他們的人生成就非凡、幸福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