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何都拼命的搶克什米爾
印度和巴基斯坦基本年年月月在克什米爾地區“打架”,70多年來幾乎從未中斷過。
我們先説説克什米爾問題是如何產生的?
在二戰前,“印度”這個國家是不存在的,而是一個地理概念,類似於東亞、東南亞、北亞等!
當時的“印度”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緬甸,都是英國的殖民地,也稱“英屬印度”。
額外的補充一點:二戰前,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叫做英屬印度;老撾、越南、柬埔寨是法國的殖民地,叫做法屬印度支那。
英國和法國為了防止彼此為了爭奪殖民地而產生矛盾,所以留下了一個泰國作為緩衝區,這就是為什麼泰國是中南半島唯一一個沒有被殖民的國家的主要的原因。
今天的印度在獨立前是一個個的土邦組成,或者可以説成是有無數個小國組成——今天的印度有28個邦,很多邦仍有自己的軍隊。
當時,克什米爾地區也屬於英屬印度的一個邦,具有獨立的地位。
簡單的説:以前克什米爾就是一個小國家,只不過這個小國是英國在“印度”的眾多殖民地的一個。
二戰後,英國實力大減,不足以應對那些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世界民族獨立大潮不斷的湧現;另外,戰後人們對戰爭和掠奪的反思,人類文明獲得了很大的進步,殖民體系也不再符合時代潮流。
於是,英國不得不放棄殖民,讓“英屬印度”獨立。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獲准獨立;巴基斯坦獨立後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15日印度獨立;1948年1月4日緬甸宣告獨立。
英屬印度正式成為了歷史!
前面我們也説了,以前的“印度”並不是一個國家,只不過是一個地理概念,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王朝能夠統一整個印度,它是由眾多土邦組成的。
印度版圖最大的時候是莫卧兒王朝,也沒有統治整個印度,更何況而莫卧兒王朝的統治階級也不是印度人,而是突厥人!
所以,英國如何讓“英屬印度”獨立就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是整體讓它獨立呢,還是分成幾個國家,甚至幾十個國家?
最終,綜合考慮,決定讓英屬印度分為三個國家:緬甸、印度和巴基斯坦。
由於以前緬甸是一個國家,無論人種和信仰都和其它的地方不太一樣,所以讓它自己獨立了。
大多數的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其實是同一個人種,他們的祖先是雅利安人與本地黑膚色人種的混血,後來又不斷的被其它民族入侵,又混入了突厥人和蒙古人血統,反正他們長的都差不多,明顯不同於黃種人。
如果按照人種來劃分的話,那麼是應該讓印度和巴基斯坦合成一個國家的,但是由於他們的宗教信仰差別比較大,主要分為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矛盾很深,所以英屬印度的最後一任總督蒙巴頓提出了按照宗教信仰劃分國家的“印巴分治”的方案,也被稱為“蒙巴頓方案”。
“蒙巴頓方案”設計了兩個原則:
第一,如果一個邦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數較多,那麼就併入巴基斯坦;如果信仰印度教的人數較多,那麼就併入印度。
第二,土邦併入哪個國家需要該邦的王公決定,同時要考慮地理因素。比如,在印度中部有一個很小的邦,那麼即使該邦的王公想要併入巴基斯坦也是不可以的。
當時,克什米爾地區70%的人口是信奉伊斯蘭教穆斯林,20%的人口是信奉印度教的教徒,按照道理克什米爾地區信仰伊斯蘭教是主體,所以應該歸巴基斯坦,但是由於當時克什米爾地區統治者卻是印度教徒,自然不願意加入穆斯林的大本營巴基斯坦,反而傾向於印度。
於是“蒙巴頓方案”中的兩個原則出現了衝突:克什米爾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佔多數,但是王公卻是想要加入印度,而克什米爾正好處於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中間,所以地理因素也不起作用了。
英國也不知道怎麼辦,於是“甩手走人”了。
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然不會將克什米爾拱手讓給對方,於是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第一次“印巴戰爭”。
戰爭結果是:巴基斯坦獲得了克什米爾地區五分之二的土地,印度獲得了五分之三的土地。
按照正常的道理,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之前,克什米爾地區是一個獨立的“王國”,既不屬於印度也不屬於巴基斯坦,雙方都搶到一部分,那麼就沒有必要再爭了。
這就好像地上有200塊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那麼誰搶到就是誰的,搶的多的就賺了,搶的少了就虧點,你不能因為你搶的少就要求人家和你平分,更沒有理由説那個是你的錢!
既然如此,為何印度和巴基斯坦年年都要在這地方打仗?
因為雙方都想把克什米爾完全的佔為己有!
為什麼雙方都想佔有克什米爾?
因為克什米爾地區地理位置極為的重要,關係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全——雖然克什米爾不太適合居住、不太適合發展經濟,但是適合駐軍、建立防禦軍事!
一個國家最理想的領土不是都是平原,也不是都是山地,而是既有平原也有山地:平原無疑是最適合生存的,適合耕種和各種建設、運輸的成本也比較低,但是在戰時也非常的容易被佔領;山地雖然不適合耕種和建設、運輸的成本也比較高,但是也非常的難以被佔領,可以進行持久戰,靜待局面發現轉機。
二戰的時候,日本曾狂傲的宣稱“三個月佔領整個中國”,但是直到日本投降也不曾佔領過超過中國一半的領土面積。
我們看看抗戰淪陷區的地圖和地形圖就可以看出來,阻止日本在短期內佔領全中國的關鍵就是:山地!
相反,歐洲戰場的希特勒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其根本原因就是:歐洲幾乎都是平原!
如果不是因為希特勒選擇錯誤的時間攻打俄國,那麼希特勒或許已經統治了整個歐洲——俄國雖然也是平原,但是由於俄羅斯的緯度比較高,冬天氣候極其的寒冷。
本質上來説:希特勒是敗給了極寒天氣。
印度面積雖然大,但是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沒有山地!
1962年,中印自衞反擊戰的過程中,中國僅僅用4萬兵力在30天內僅僅以傷亡700多人的代價就擊潰印度30萬軍隊。以至於到印度報道的西方記者都説:“只要一兩個師的中國軍隊,就足以橫掃印度全境”。
當時在印軍第二師作戰術指揮教導的洛克弗菲希爾准將説:“你見過非洲的斑馬羣奔跑嗎?但是不如印度軍隊潰逃更加壯觀。”
1962年10月的這場戰爭,印度慘敗,這一年從此成為印度人心底永遠難以解開的心結。直到現在,印度人仍生活在那一年的陰影中沒有走出來。
試想:如果印度能稍微有點地形的優勢,那麼憑藉30萬的軍隊,再加上武器並不弱,印度也不會潰敗的如此之快!
如果巴基斯坦獲得整個克什米爾地區,未來有一天巴基斯坦強大了,或者印度內亂了,那麼巴基斯坦就可以在短期內橫掃印度全境;如果印度獲得了整個克什米爾地區,那麼為自己獲得戰略緩衝地,而且可以時刻威脅整個巴基斯坦。
另外,克什米爾地區還連接着中亞地區。如果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那麼就可以將自己的影響力滲透到阿富汗和中亞地區,還可以切斷中國西進的通道。
印度國父尼赫魯曾説:“印度沒有克什米爾,就不能在中亞的政治舞台上佔據一個重要位置。”
巴基斯坦國父真納也曾説:“克什米爾就像巴基斯坦頭上的帽子,如果我們容忍印度摘走這頂帽子,那就會永遠受印度的控制。”
正是因為克什米爾地區的地理位置如此的重要,所以雙方几十年來在這個地方一直在不停的戰爭,誰都寸步不讓!
誰佔優勢!
巴基斯坦!
雖然巴基斯坦僅僅只有克什米爾五分之二的土地,但是整個克什米爾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數卻達到了70%,印度教僅為20%。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恐怖襲擊”基本都發生在印度控制區域的主要原因!
面對這種局面,印度自然不會無動於衷!
於是印度修改了憲法,主要內容就是:將印控克什米爾一分為二,設立為兩個中央直轄區。同時,不再限制印度教徒移居克什米爾。
印度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以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是自治,在行政、經濟和文化上,具有高度的自治,而那裏信仰伊斯蘭教的人非常多,所以印度政府雖然控制着那片土地,但是影響力卻比較弱。
印度將其設為中央直轄區後,那麼就可以行政、經濟手段加強對該地區的控制,改變其政治和經濟結構;同時,通過不斷的讓印度教徒移居該地區,慢慢的改變整個地區的宗教信仰結構和人口結構!
那麼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印度以前那幾十年在幹啥?為什麼直到現在才採取動作?
因為這個事情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肯定會引起巴基斯坦的強烈反彈,那等於在削弱巴基斯坦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影響力;
第二,肯定會引起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伊斯蘭教徒和本土民眾的強烈反對。誰願意讓別人到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呢?
第三,肯定會引起中國的強烈的反對,因為克什米爾地區的阿克賽欽和哈拉崑崙走廊是在中國的實際控制下,中國也不允許印度單方面的改變地區現狀!
正是因為克什米爾地區關係到多方的利益,所以多年來印度一直不敢有比較大的動作!
現在為什麼敢了?
這段時間中國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和美國的貿易戰和香港問題上,所以印度開始“鋌而走險”了。
果然不出所料,事後巴基斯坦和中國的強烈反對。
巴基斯坦宣佈將驅逐印度駐巴基斯坦的高級專員,並召回巴方駐印度的“大使”、雙邊關係降級,同時決定將印度對克什米爾的做法告上聯合國和安理會,通過一切外交渠道曝光印方“野蠻的種族主義政權”和對“人權的侵犯”。
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緊急訪華,王毅外長表示,中巴是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一貫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這也是中巴雙方值得珍惜的好傳統。中方將繼續堅定支持巴方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為巴方主持公道。
印度當然也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雖然中國現在沒有“心情”把精力放在印度身上,但是這種大事,中國是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印度外長蘇傑生也訪問了中國,解釋了印方的立場,表示印方修憲不產生新的主權聲索,不改變印巴停火線,也不改變印中邊界實際控制線。印方希望同巴基斯坦改善關係,願保持克制,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同時,印方也願繼續同中方通過磋商妥善解決印中之間存在的邊界問題,並將恪守兩國就維護邊境地區安寧達成的共識。
王毅外長則指出,印方的舉措挑戰了中方的主權權益,有違雙方關於維護兩國邊境地區和平安寧的協議,中方對此嚴重關切。印方的舉措對中方不產生任何效力,更不會改變中方對相關領土行使主權的事實和進行有效管轄的現狀。希望印方多做有利於促進相互信任的事情,多做有利於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的事情,避免中印關係大局受到不必要干擾。
那麼後續到底會如何發展?
可以説,大規模的戰爭是沒有可能的,畢竟印度改變的是自己控制區的政策,並沒有觸及巴控區和中控區,但是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無論是巴基斯坦、印控區的伊斯蘭教和中國都絕不允許印度政府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做大!
印度不敢在這個地區有什麼大的動作,印度教徒也不敢大規模的遷移到克什米爾地區,否則就會面臨巴基斯坦政府和伊斯蘭教派武裝的攻擊。
如果印度敢快速的改變地區現狀,那麼中國也有能力改變該地區的現狀:加強在阿克賽欽地區的軍事佈防——要知道那裏離印度首都新德里最近的距離只有300多公路,短程導彈就可以直接打到新德里!
所以,克什米爾地區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衝突是永遠不會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