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調皮不聽話,打罵是很多家長認為最有效的法子。
表面上看,見效快,實際上,孩子心理上的傷害極大可能影響到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那些從小被打罵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有一位家長在底下説出了自己的苦惱:
孩子現在六歲半,調皮的很,現在上小學一年級,上課注意力總是不集中,被老師罰站,還不以為然。
我和他爺爺奶奶都管不住,根本説不聽,説煩了就撒潑打滾。
他爸爸是個暴躁脾氣,從小孩子不對就打,現在也就他爸爸一個人能管得住。
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從小被打,讓孩子有了一個“誰強大誰説了算”的觀念,所以,他怕爸爸,卻不怕媽媽。
無奈吧,再大一點,估計連他爸都制服不了了。
黃敏燕老師,在兒童偏差行為的家庭治療案例分享中,表示,從小經常被打罵的孩子,會形成兩種極端人格:
第一種是,性格倔犟的孩子在潛意識裏認同施暴者。
即產生抵抗意識、對立情緒,進而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
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導致對別人施暴,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第二種是,性格怯懦的孩子在潛意識裏認同受害者。
即產生嚴重的畏懼心理,表現出軟弱的順從意識,進而形成懦弱自卑、膽小怕事的性格。
不管是哪種後果,打罵這種極度的懲罰方式,長期使用將影響孩子的整個人生。
著名心理學教授錢銘怡,在青少年人格與父母養育方式的相關研究報告中,也指出:
經常遭受打罵的孩子的性格:頑固,冷酷,殘忍,獨立或怯懦的,缺乏自信心、自尊心,盲從,不誠實等等。
我們氣急打罵孩子的初衷是為了孩子好,如果會造成孩子性格缺陷,你還會這樣做嗎?
孩子調皮犯錯了,確實需要管教。
除了打罵,還有哪些方式可以用來懲罰犯了錯的孩子呢?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適當的懲罰,不可或缺!
這五個科學懲罰孩子的方法,希望對父母有所幫助。
一、及時規勸
規勸也是有方法的。
説白了,就是好好説話,説動孩子。
就拿孩子喜歡看電視來説吧。
你不想讓孩子看電視了,想讓他去做作業或是休息,你是不是開口第一句話就是:
“不要看了……”。
可孩子不聽,仍舊磨蹭在電視前,直到你發脾氣。
那是因為,孩子對“不要”這兩個字是很排斥的。對其他類似的負面説教也很反感。
我們跟孩子交流時,總是喜歡使用負面語言,比如説“你不要幹這,你不要幹那。”
雖然我們的目的是好的,是為了幫孩子改掉壞毛病,但是我們的話語傳達給孩子的,卻是否定和不信任。
就如同跟孩子説:“你不行,你不對,你做不好!”
這樣一來,孩子的逆反心理,只會讓他越來越不願意配合。
所以,我們要多用正面語句,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而不是“不要”做什麼。
必須説“不要”時,給孩子一個簡要的解釋,孩子覺得你在跟他溝通,也就不會那麼排斥了。
二、設立處罰區域
有的孩子,不管你怎麼説就是油鹽不進。
規勸對這類孩子來説,就沒什麼效力了,需要採取懲罰手段。
設立“站點”,罰站或是罰坐,在家裏規劃一個處罰區,以靠牆壁、不正對大門為主,以免傷及孩子的自尊。
罰坐的椅子必須專門專用,不做其他,否則達不到效果。
同時,注意懲罰時間,不宜過長。
2分鐘,3分鐘,把握在5分鐘內為好,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定。
可以,再準備一個計時器(鬧鐘),記錄時間,有儀式感一點,引起孩子重視。
如果,能事先跟孩子達成約定時間,自然最好。
孩子接受處罰時間確定後,就必須讓孩子待在處罰區域內,不可離開,也不能因為心軟妥協,否則孩子會蔑視規則。
如果孩子中途離開,計時重新開始,直到孩子乖乖待在處罰區域。
在處罰時間內,家長要待在彼此能看到的地方,不管孩子撒潑打滾還是其他哭鬧行為,只要保證安全就好,別理他,也不要露出情緒。
等時間一到,再去安撫孩子,並詢問孩子處罰原因,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裏,這樣下次他就不會輕易犯同樣的錯誤。
三、禁止某些權利、要求
很多家長哄孩,習慣承諾孩子,“只要他怎麼怎麼做,就給他一個什麼獎勵。”
比如:你乖乖把飯吃了,多吃點青菜,等會給你買零食。
這種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難滿足,後面哄起來也更吃力。
所以不建議用這種哄乖的方式。
我們得反其道行之。
如果,孩子本該做的事沒做,可以跟孩子説,因為他沒做到,所以會有相應的懲罰。
比如説:吃飯時間點磨蹭;看電視時間到了還在看;不願意刷牙等等……
那麼就可以採取這種方式――禁止孩子某些權利或要求。
像當初約定的在公園放風箏後吃飯,但孩子突然發脾氣,不肯吃。他想直接出去玩。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因為他不吃東西,所以取消了外出的權利作為懲罰。 吃不吃飯隨他,反正餓一頓也沒事。 即便孩子吃了,這次的外出也取消,並告知孩子遭受這種懲罰的原因,讓孩子反思自己的做法。 當孩子日後表現好時,則恢復其相應的權利,並且可適當獎勵。 這種懲罰,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會帶走他的某些權利,下次,他就不會肆意妄為了。 四、沒收孩子心愛的東西 不打不罵,直接沒收孩子心愛的東西,這對孩子來説就是懲罰了。 而且,用於相應情景效果會很不錯。 比如,孩子發脾氣,亂摔亂扔。 你罵他,他可能會害怕,你打他,他可能會聽一次,但不能保證以後不再犯。 你跟他講道理吧,他可能完全聽不進去,還沉浸在自己悲傷的世界裏。 你直接把他心愛的玩具收走,他就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為會讓他失去心愛之物。 下次再犯時,可以提醒孩子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鬧,否則將有所處罰;不聽,則收走。 哭鬧隨他,只需要靜靜地關注他就好;等他情緒平靜下來了,再跟孩子溝通。 問問孩子為什麼發脾氣,告訴孩子自己為什麼要懲罰他。 次數多了,孩子慢慢就學乖了。 如果下次出現相似的情況,孩子並沒有出現吵鬧哭喊等情況,可以及時做出一些獎勵。 比如一個愛的抱抱,一句鼓勵。 五、計時隔離法 這種方法,在美國的家庭及幼兒園經常用到。 通過“計時隔離”法來懲罰一時不守規矩的孩子。 比如,當孩子在家不聽話瞎胡鬧,或者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時。 美國的家長會把孩子抱進他自己的卧室或獨立的安靜空間,讓孩子獨自呆上3分鐘。 3分鐘後,準時把孩子抱出來,並藉機對孩子進行説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點。 處理方法跟設立處罰區域,罰站罰坐等操作是一樣的。 只不過,區別在於,隔離法是讓孩子獨處,接觸不到父母的視線。 獨自處於封閉空間的孩子,會有恐懼感,對膽小的孩子來説,恐懼感更甚。 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所以,如果使用,建議時間不能太長,不要超過3分鐘。 管孩子,真的是腦力活,也是技術活。 以上幾種懲罰方式,家長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我們管教孩子,不僅僅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從小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糾錯空間,不為追求管教的速度打罵了事,孩子以後管起來才好管。 不然,就有可能遇到開頭提到的那位媽媽的苦惱了――孩子除了服從常打罵他的人,誰都不放在眼裏,而且等孩子長大了,説不定誰都管不了他了。 # 今日話題 # 孩子不聽話,你通常會怎麼懲罰他呢? 快來説説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