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説,自己平時心境平和、做事積極,可是一陪孩子學習,心裏的火氣真是壓不住,感覺隨時都要爆發。平時樂觀積極的父母,為什麼一陪孩子學習火氣就這麼大?為什麼平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真的是孩子讓我們生氣嗎
下面我們做個試驗,來假想兩種情境:
第一種情境:今天爸爸在單位忙碌了一天,還被領導批評,被客户抱怨,遇到的都是棘手撓頭的事,一路鬱悶、沮喪地回到家。偏偏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寫的字歪七扭八,他會怎樣?
第二種情境:今天爸爸在外面工作很投入,攻克了久未解決的難題,股票漲停還大賺一筆,滿心歡喜地回到家,這時看到孩子寫作業磨蹭,他會怎樣?
兩種情境下,哪一種爸爸會發火?一定是第一種,對吧。
工作和生活中越覺得挫敗,在陪孩子學習時就會越容易發火。在工作和生活中越是投入,有掌控感,在陪孩子學習時越能沉下心來,積極面對。
所以,當陪孩子學習,火氣已經堵在胸口時,我們一定要去覺察內心的情緒,我們真的只是因為孩子學習磨蹭而憤怒嗎?不是!在憤怒下面還有着一層很重要的情緒:挫敗感。就是“我覺得我做不到、我管不好孩子、我沒有辦法讓他高效率學習”。面對這種挫敗感時我們會努力想辦法去控制,教導他、責罵他,恨不得手把手教孩子去寫。可是都沒有用,孩子不會因為我們的着急、發火有所改變。這種失控感就會讓我們覺得更挫敗,更想發火。
陪學中的挫敗感是一種會不斷累積的情緒
但是我們可以再思考一下,如果這種失控的事不是出現在孩子身上,而是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呢?當我們自己的一些事情讓自己覺得很挫敗、很沮喪,我們會怎麼辦?我們一定會有自己的辦法去控制,比如,讓自己更勤奮一點,投入更多的時間,也可能是在腦海中罵自己,威脅自己,告訴自己再不做就完蛋了。這些嚴苛的方法放到自己身上常常管用,當我們內心罵自己很多遍,覺得自己無能時,我們會覺得失控,內在的安全感就會動搖,這時內心就會產生反彈的力量,讓我們奮起直追地把事做好。這樣事情就又回到我們自己能夠控制的範圍,我們的安全感才會回來。所以每次失控時,我們都會用這些嚴苛方法來跟自己對話。
但是問題來了,現在我們把以前常用的、有效的方法放到孩子身上,突然間不管用了。我們對孩子的學習那麼重視、那麼用心,可是孩子學習的情況不能由我們來控制:他寫得慢,越提醒他越慢;我們希望他學習時集中注意力,他偏偏做不到;我們用了很多時間陪伴他學習,希望他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可是往往不盡如人意。面對這些不能控制的情況,我們內心的安全感會被衝擊。這時候,很多人的感覺不只是“孩子不行”,而是覺得自己也不行,自己無能,從而產生挫敗的情緒。
很麻煩的是,在人類所有的記憶中,情緒記憶是一種最穩定、最深刻的記憶,它很容易被再次激活。當我們在陪學中產生挫敗的情緒時,它包含的往往不只是這一次衝突中的情緒,還會激活和聯結成長過程中的一次又一次的挫敗感、痛苦感和無能感。所以我們行為上是在罵孩子,跟孩子生氣,但實際在內心裏會罵自己,是在跟自己生氣。
直面挫敗:在失控中要覺察內心真正的期望
怎樣才能從這種沮喪和挫敗的情緒中走出來呢?我們要自己去覺察自己,看清楚在失控中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感受。當我們看清楚了:現在這種情況是我沒法控制的,這讓我有點沮喪,有點挫敗的感受。那後面才會問自己:我到底想控制什麼?我希望得到什麼?這個問題是很重要的,要一直接着向下問,一直問到最核心的期望。
大部分家長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快速、認真、高效地完成作業。
那接着問自己:如果孩子更高效率,更用心了,接下來他就會學得更好嗎?
再接着問:孩子學得更好,對孩子來説又意味着什麼呢?那樣孩子會更自信,孩子會更有能力吧?
問到這兒,我們會發現培養孩子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孩子“自信、有能力”,而不只是“高效率”。這時我們才會問自己:我對他發火,我指責他,我打他,能夠讓他更自信、更有能力嗎?哪些時候行,哪些時候不行?如果以前的方法是讓孩子覺得愧疚和自卑,那是不是背道而馳了?這時還要問自己:我要怎麼表揚和批評,甚至怎麼去打他,才能夠讓孩子明白我內心對他的期望,讓孩子努力去達成這種期望,讓他達成時內心覺得自豪、自信又有能力,而不是愧疚和自卑?
管教中的界限:管好“能管的”,接受“不能管的”,分清這兩者
所以,家長一定不要迷失在失控的挫敗情緒中。我們一定要思考的是,我想控制什麼?我能控制什麼?控制真正想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我的方法是正確有效的嗎?我應該使用什麼方法?而且當我們問“我能控制什麼?”這個問題後,一定會接着問下一個問題,“哪些是我不能控制的”,這就是界限。因為我們不是在管自己,而是在管孩子,那就一定要清楚孩子身上哪些我能控制,哪些我控制不了。
我説的這個“界限”,不是家長和孩子要劃清界限,孩子做什麼我都不要管,孩子自己學就行。小學階段是孩子形成學習能力的最重要階段,孩子的學習不是天生就會的,我們一定要給他支持,搭建好階梯,讓孩子在這個支持體系中更好地讓自己成長,所以我們一定要管。但是,只有我們內在有覺察,清楚自己的目的之後,我們才能知道哪些能控制,哪些不能控制。不能控制的,我們怎樣去接受?能控制的,我們能用什麼樣的辦法去管?所以當我們因為孩子的學習而惱火時,不能陷入這種情緒之中無法自拔,用那種最原始的、最粗暴的方法去對待孩子。要清楚地知道,這樣做的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一定是跳出這種情緒,去自我覺察,看看我們失控的到底是什麼?我們內心想得到什麼?我們如何才能培養出有自信、有能力的孩子?這才是追隨內心的、有目的的教育。
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甚至是破繭重生。如果生活中我們對自己不夠温柔,一直嚴苛地對自己,我們內在的自我是不知道去反抗的,因為我們從小就適應這種模式。但是當我們看到那個敢於反抗我們的孩子,我們就知道我們的嚴苛,他不喜歡;我們粗暴地嘮叨,他不喜歡,那就一定要找到他喜歡的、對他有效的方式去對待他。
讓我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練會正確的陪學方法,也學會怎麼温柔地、有效地對待自己的內在需求,和孩子一起成長。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