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不可怕,怕的就是養成“迴避型”人格,家長需注意

什麼是迴避型人格“呢?”

迴避型人格,是以全方位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對負面評價很是敏感為表現的一類的人格。這些的人在幼年或童年時期就開始表現出害羞、不想與人交流、 害怕見陌生人、害怕陌生環境這一些的特徵的產生。

從內向到迴避型人格,會有一個過程的,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在生活中出現一系列的不自信,產生悲觀情緒發生的話,家長要注意了。

我們生而具有不同的性格。成功的關鍵並不是要改變這種獨一無二性,而是學會接受和讚美它。一旦我們對自己有了清楚的認識,瞭解了自己的獨一無二性,我們就能夠用這種獨一無二性影響他人了。

在生活中,發現孩子有內向的前提的話,不妨試試一下的方法:

要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須從改變認識入手。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肯定自己的成績,不要把孩子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認識到他人也會有不足之處。

幫孩子提高自信心

過低的自我評價,是孩子信心不足安全感不夠的重要原因。 當孩子説我不行、我不會、我做不到的時候,父母要給孩子一些鼓勵,不是一味鼓勵他可以做到,而是鼓勵他有勇氣去做。

在歐美國家有很多為孩子舉辦的比賽,父母都會非常重視,盛裝出席,而這些挑戰本身並不難,孩子在台上完成一句話的表演,台下的家長就會報以掌聲,這樣的鼓勵就是孩子繼續挑戰的動力。而如果孩子沒有表現好,家人也會給他擁抱,告訴他你去做了,這就很棒了。

讓孩子找到擅長的事

孩子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是可以找到安全感的。 參加一場小朋友之間的聚會,只是一個不知道怎麼和別人説話的小透明,或是一個很會彈小提琴的有才藝的小朋友,這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是不一樣的。

當孩子在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的時候,會吸引來很多對他感興趣敬仰他的人,這會讓孩子順利的加入團體,這樣下來的話就會獲得身邊人的好感。

從榜樣的身上覺察

我們會一直按照性格來選擇合適的榜樣。出現很多的我們認可的榜樣,會成為我們成長路上的標杆,我們的每一步都在朝着他們看齊。回顧他們所做的一切,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自己的性格優勢,這才是最重要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74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內向不可怕,怕的就是養成“迴避型”人格,家長需注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