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唐的父母接到了女兒大學打來的電話,問老兩口什麼什麼時候將學校學費腳上去。聽到這個消息老兩口頓時一頭霧水,雖然身為農民的老兩口是比較窮,但是卻從來沒有委屈過女兒為了能給女兒交上學費,老兩口找親戚借也把女兒的學費錢給湊上了。可是當聽到學校説女兒沒有交學費,確實懵了。
圖1/3
之後,老兩口從小唐的姐姐瞭解到了真相,原來小唐把父母辛辛苦苦攢下的和從親戚朋友那裏借來的錢全部都拿去整容了。小唐的姐姐表示,他們家裏經濟條件很不好,一年就幾千塊錢的收入,每當要開學的時候學費不夠都是爸爸去找親戚朋友借,親戚朋友們見她家窮怕他們還不上,都不願借所以爸爸都是每次低三下四的求他們。
圖2/3
小唐的事情被大家知道之後,大家就開始紛紛指責她,但是面對這些指責小唐表示,現在是一個看臉吃飯的時代,沒有顏值就業的方向在何方。小唐還説自己去整容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能找個好工作,好回報自己的父母。
圖3/3
當地時間7月29日,繼俄羅斯在前一天對於美國參議院剛剛通過的“制裁法案”通過要求美方減少駐俄外交官等方式進行回應後,此次被美國製裁的伊朗也做出了強勢的回應。
據法新社報道: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在當天的記者招待會上稱,伊朗將竭盡全力繼續做好導彈研發工作。強烈譴責美國敵對的、無法接受的制裁措施。
當地時間本月27日,在伊朗政府成功試射一枚導彈後,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等四國發表聯合聲明,共同譴責伊朗(試射導彈)的行為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同時,美國財政部表示,將對伊朗軍工企業SHIG集團所有的6家子公司發起新一輪制裁。美國財長Steven.Mnuchin表示,不管伊朗發射了火箭,還是為了支援也門叛軍進行導彈襲擊,美國政府將強勢對應伊朗政府彈道導彈相關的所有活動。
(2017-07-29)
當地時間19日,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在政府內閣會議上表示,伊朗將堅定地反對美國的指責,並對美國施加的制裁予以強有力的回擊。這是伊朗官方針對美國在此前一天對伊的新制裁而作出的強硬反應。那麼,令外界格外關注的是,在美伊雙方競相示強、不斷升級互懟的背景下,伊朗核協議還會繼續存在下去嗎?
伊朗強勢回應美國新制裁
伊朗總統魯哈尼在電視直播的內閣會議上説:“毫無疑問,我們將勇敢地面對美國,偉大的伊朗會給出適當的回應。”在講話中,魯哈尼還指責特朗普當局在處理有關核問題協議這一問題上存在着説一套做一套的兩面派現象。他指出,美國政府一方面向國會提交報告,聲稱伊朗正在按達成的協議辦事,而另一方面則想盡辦法不斷炮製出新的對伊制裁措施,真是強盜一樣的邏輯!
與此同時,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伊朗外長扎裏夫告訴美國媒體説:“不幸的是,制裁總是成為美國的一個壞習慣,但美國應該知道伊朗將肯定會作出報復。”扎裏夫補充道,伊朗將在“適當的時候”宣佈對美國的一系列報復措施,反擊美國的制裁。
雖然伊朗總統魯哈尼和外長扎裏夫都沒有披露德黑蘭會以什麼樣的手段來“回應”美國的制裁,但在此之前伊朗方面突然以涉嫌危害伊朗國家安全為由指控並逮捕了幾名美國人,這一事件似乎表明伊朗的手中並不缺少可打出的牌。事後,美國強烈要求伊朗方面釋放三名被扣押的美國人,美國方面稱德黑蘭對這些人有關國家安全的指控純系編造。美國還要求德黑蘭釋放在伊失蹤十多年的前FBI特工羅伯特·列文森。但問題是,如今,(美國)人在伊朗的手中,美方説了不算!
美國的新制裁激怒了伊朗
外界認為,伊朗的上述舉動正是針對美國對其最新制裁的回應。因為就在伊朗魯哈尼作出上述表示前一天,美國剛剛宣佈對18個伊朗個人和組織及團體實施新的制裁措施,理由是這些組織和個個參與了伊朗的彈道導彈的研究和開發。美國政府還聲稱,這些被制裁的對象通過研發無人機和相關軍事設備、採購或竊取某些電子部件及設備等,支持過伊朗軍方或伊朗的準軍事部隊——“伊斯蘭革命衞隊”。美國國務院還稱,伊朗在中東的活動“破壞地區穩定、安全和繁榮”。
根據新的制裁內容,那些被確定為(制裁)對象的個人和實體在美國的一切資產都將被凍結、封存,並禁止他們與美國境內公民進行任何形式的經濟交易,任何美國公民與其存在經濟往來都被視為非法。
對於這一制裁,美國中東研究所的資深學者伊克巴爾分析認為,這樣的制裁着實嚴厲,因為這(制裁)一方面將會進一步打擊伊朗的經濟,而同時還使伊朗國內的強硬保守派更有充分的理由繼續他們敵視美國和西方的態度,並且可能就此公開挑戰伊朗核協議。這些政治保守派一直認為伊朗在核協議中是吃虧的一方,因而要求取消協議。這些保守派政治勢力還指出,伊朗方面則堅稱發展導彈技術是其不可被剝奪的權利。
伊核協議前景到底如何?
美國和伊朗間最新的互懟無疑使伊朗核協議再一次受到了考驗,因為既如此,還有必要存在下去嗎?畢竟特朗普本人在競選期間曾屢屢宣稱這是“史上最糟的交易之一”。如今,對於這一協議,美伊雙方又是怎樣考慮的呢?
伊朗魯哈尼還在同一次內閣會議上宣稱:“伊朗作為一個誠實的國家將一直遵守其通過的國際協定。”暗示不會因此而撕毀與國際社會達成的伊核問題協議。魯哈尼還對照了特朗普政府對協議的態度,抨擊對方不守信用,他強調説:“我們將不會選擇原諒美國人(對伊朗核協議)的破壞,我們將和他們鬥爭到底,捍衞自身的權益。”
在華盛頓,美國政府官員私下也表示,美國將繼續遵守國際社會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並且根據協議內容繼續推動解除對伊制裁的措施。至於為什麼又要一反常態推行對伊朗最新制裁,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則解釋説,雖然伊朗在技術上滿足了協議中的部分要求,但是毫無疑問,德黑蘭方面沒有徹底貫徹協議中所有的精神和內容。在他看來,必須以新的制裁來向伊朗施加壓力,迫使伊朗方面不折不扣地遵守核協議中所有內容。這名官員稱,美國政府今後還將與盟國合作,更嚴格地監管協議的執行。根據美國的相關法律,美國國務院每三個月就要將伊朗遵守2015年核協議的情況向國會報告一次,以觀察伊方是否履行了協議中所有的內容。事實上,自從特朗普於今年1月擔任總統之後,美國政府就曾多次指責伊朗的彈道導彈試射活動,併為此為由對伊朗實施了多輪新的制裁措施。在未來,美國的制裁或將成為新的常態!
(2017-07-20)
2017年5月2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將針對全球光伏電池及組件發起“201”調查。預計該調查將在2017年9月22日作出損害認定。鑑於中國在光伏電池及組件的產量均佔全球產量的75%以上,美國的這次201調查顯然是針對中國的。
美國光伏“雙反”仍在接力
美國早在2011年就開始了針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並於2012年確認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高達34%至47%的關税;2014年,美國又發起了第二次光伏“雙反”,最終確定了高達26.71%至165.04%的反傾銷税以及27.64%至49.79%的反補貼税。在此次光伏“201”調查還在進行的過程中,美國商務部又在2017年7月12日對中國光伏產品作出了第三次反補貼終裁,裁定了17.14%至18.3%的反補貼税率。
美國進行雙反的直接出發點顯然是為了保護他們自己的光伏產業,美國人也從來不避諱這一點。然而在如此嚴苛的關税之下,中國的光伏產品在美國市場仍佔有20%左右份額,加上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越南等地生產的組件,中國企業2016年在美國的市場實際份額約為41%。而且從結果上看,美國的雙反措施並沒有對美國的光伏產業起到多少實質性的保護作用,美國光伏產業在全球的份額仍在逐年下降。
美式創投未能推動美國光伏產業
美國是當之無愧的光伏產業誕生地。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製成了第一個實用化的硅基太陽能電池。其後50年間,美國的光伏產業一直在其強大的半導體工業的支撐下,引領了全球光伏產業的發展方向。2001年前後,中國的光伏產業開始起步,但主要集中在組件組裝這個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環節,世界上最先進的光伏技術仍然掌握在美國公司手中。而且不止是大公司掌握了先進技術,大量源自各名牌大學的明星創業公司,也讓人感覺光伏產業的明天依然在美國手中。
然而僅僅過了十年,美國人突然發現,彷彿在不知不覺中,他們不但流失了幾乎所有的光伏製造業產能,連他們最引以為傲的一眾光伏技術公司(Konarka,MiaSole,Solyndra,Nanosolar等),在全球最為發達的創投體系的支持下,也不過吹出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金融泡沫,隨後就紛紛破滅了。
美國這堆破滅掉的光伏高科技企業裏,最典型的,最明星的,也最好玩的當屬Solyndra。Solyndra的CEO,Brian Harrison,曾經是英特爾公司的高管,也因此得到了許多牛逼創投公司的青睞,自2009年起,還得到了美國政府先後高達5.35億美元的政府擔保貸款,連當時的奧馬馬總統都親自為它站台。
Solyndra的產品概念也是光伏產業中的奇葩。我們所熟知的太陽能電池都是平板結構,北半球的電池板向南傾斜,南半球的電池板向北傾斜,以儘可能多地接收太陽光的輻射。而Solyndra的團隊異想天開地宣稱,把太陽能電池做成圓柱狀,在日升日落的循環中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太陽能,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然而從Solyndra的產品實際安裝的狀態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如此圓柱形設計的結果是大部分陽光從圓柱之間的縫隙漏掉了,下面地板反射的陽光也沒有多少能夠被圓柱吸收。加之圓柱電池的製造工藝遠比平面電池複雜,這類電池的發電成本可想而知。這東西沒有實際的市場競爭力那簡直是一定的。
但這不妨礙Solyndra在各路創投的包裝下,於2009年實現了1億美元的利潤,並在2010年將利潤擴大到1.4億美元,可是到2011年9月居然就破產了。Solyndra在宣佈破產時,將矛頭直指中國光伏產業,宣稱其破產是中國光伏產品的不正當低價競爭所致,然後緊接着在2011年10月,美國的光伏雙反調查就開始了。
再來看另一個美國明星光伏企業,Nanosolar。Nanosolar的創始人Martin Roscheisen屬於硅谷的第一代創業者,成功創辦過數家IT公司,其中兩家以7.4億美元和4.5億美元的驚人估值被收購,無疑是一位非常成功的IT創業者。他在2002年創辦Nanosolar,是為硅谷的第一家光伏企業,主攻CIGS太陽能電池的塗布生產工藝。具體地説,就是將CIGS半導體材料製成納米顆粒,分散在溶劑中,再通過塗布工藝塗到柔性不鏽鋼基底上,然後經高温結晶,製成CIGS太陽能組件。
在當時光伏組件供不應求,價格高企的背景下,這個技術有相當高的吸引力,不但引來了多家著名創投機構,連谷歌公司的兩位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都把自己的錢投了進去。2006年至2008年,Nanosolar大約收到了來自創投的6億元資金投入。
2007年12月,Nanosolar宣佈開始兆瓦級別的銷售,樂觀的市場預估將Nanosolar的估值推高至20億美元。一直到2012年,Nanosolar還在不斷地獲得各種獎項,然而卻在2013年突然宣佈解散,而當時的美國媒體大體上還是把責任推給了中國的傾銷。
其他破產的美國光伏企業路徑也大體如此。先是創業團隊將某個光伏技術概念初步做出來,然後創投介入。通常在三五年內,創投為了自己的業績,會催促企業將並不成熟的產品推向市場,同時創投的利益相關方會調動包括政府和用户在內的各路資源,為企業製造出短期的贏利,從而極大地推高企業的估值,創投由此獲利。
這一套操作手法在IT及互聯網產業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在光伏產業這種沒有太多捷徑可走的正經制造業上,卻無異於殺雞取卵。不成熟的產品推向市場,極易導致應用項目的失敗,從而封死日後進入市場的道路。
這個道理創投未必不懂,但他們追求的是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推高企業的估值,而不是將這個技術真正實現商業應用。同理,在企業陷入困境時,創投往往不願意接受其他機構對企業的減值併購,從而讓企業錯過了通過併購將技術繼續完善下去的機會,最終只能破產解散,多年的研發工作基本歸零。
光伏產業離不開製造業體系
投資者的價值取向,或許是美國的創投體系能夠造就許多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卻無法造就成功的光伏企業的重要原因,但也並非全部原因。
光伏系統是用來發電的,評價光伏系統的技術水平,光電轉化效率只是其中一方面,最終要看的還是每一度電的成本,換言之,就是整個系統的製造成本。如果光伏系統發一度電要五塊錢,它的轉化效率哪怕高到100%都沒人會用它。所以顯然誰能以最低的成本把光伏系統造出來,誰的技術水平就最高。
自2004年以來,中國的光伏企業經過不懈努力,將光伏組件的售價由每瓦30元左右降到了每瓦2.5元。2005年前後,在中國中部地區光伏系統的發電成本在每度5元以上,如今已經降到0.45元左右。而美國公司在本土製造的光伏組件,成本接近兩倍於中國。從表面上看,中國的成績是由那十幾家光伏龍頭企業取得的,但其實應該更多地歸功於背後的幾千家各類配套裝備、材料企業。美國和中國光伏企業的此消彼漲,其實正是美國經濟脱實向虛,而中國製造業穩步發展的反映。
2011年,美國第一次針對中國光伏產品啓動雙反調查時,中國的光伏產業正處在高度依賴進口原材料(主要是多晶硅)、高度依賴出口市場的階段,即所謂“兩頭在外”,本質上還是個水平比較低的來料加工行業。
中國自己的多晶硅產業起步於2006年前後。到2011年,國產多晶硅因為生產工藝落後,能耗高,良率低,整體品質仍不如進口多晶硅,成本在每公斤20美元左右。
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多晶硅,售價則一度低至每公斤10美元,成為中國多晶硅的最大進口來源國,對中國的多晶硅工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美國的多晶硅成本事實上沒有那麼低,顯然是一種傾銷行為。啓動對美國多晶硅的反傾銷調查,本該是我國反制美國雙反的重要手段,而當時的政府卻並沒有採取措施。
美國對中國的多晶硅出口,由2009年的6000多噸增加至2012年的3萬2千多噸,國內一半以上多晶硅生產企業在2011至2012年間停產甚至破產。
2013年起,中國政府改變思路,開始對美國的多晶硅實施反傾銷,美國多晶硅的對華出口開始下降。同時由於技術水平的提高,熬過了逆境的中國多晶硅企業市場佔有率開始上升。
如今中國企業的多晶硅製造成本已經低於國外企業,產量也已經遠遠勝出。由上圖看,中國每年仍在大量進口多晶硅,但是國產自給率已經很高,而美國的多晶硅對華出口已經被壓制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鑑於中國消耗了全球75%以上的多晶硅,美國企業失去了中國市場,不太可能從別的市場找回來相應的份額,這個打擊顯然是巨大的。
由此可見,中國的光伏產業,在整個國家制造業體系的支撐之下,競爭力越來越強,技術水平越來越高;而美國的光伏產業失去了製造業體系的支撐,猶如無本之木,在幾個光鮮的泡沫破裂之後一蹶不振。中美兩國通過雙反手段互相打擊對方的光伏產業,美國對中國的打擊收效甚微,中國對美國的打擊則成效顯著。
光伏產業對中國的戰略意義重大
相對於中國,美國的光伏產業已經失去了從原材料到終端應用的所有環節的優勢。也正因為美國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他們針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限制手段一定會進一步升級。從中國的角度看,固然美國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但是美國人採取的貿易保護措施已經不可能對中國的光伏產業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對中國企業來説,無非是少賺一點,或者賺錢的路徑多繞一點,不至於美國人不買我們就過不下去。
能實現這一點,也正是因為中國製造的光伏系統成本已經下降至一個重要的臨界點,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光伏的應用已經不需要任何補貼了。真實的應用需求已經被激活,美國人不買,也會有大量來自不發達國家的需求來填補空缺。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2017年上半年,中國新增光伏系統安裝量達24GW,而長江三峽水電站的總裝機為22.4GW。三峽水電站用了12年才全面竣工,而今天的光伏行業僅用了6個月就再造了一個三峽。中國的累計光伏裝機已經超過101GW,而全國電力總裝機為1650GW,光伏裝機已經佔全國總裝機的6%。
在今後數年內,中國製造的光伏系統成本一定會進一步下降,用不了多久就能降到與火電站相近的水平上,光伏的大規模應用才剛剛開始。《人民日報》6月18日消息,國家電網公司自6月17日0:00至23日24:00,將連續7天合計168小時內,全部以太陽能、風能及水力發電供應青海全省用電。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我們期待新能源供電能夠儘快成為中國電力應用的主流。
最後説一下我個人的期盼。我盼望中國的能源應用能夠儘快實現電力化,而電力能夠儘快實現大部分可再生。到那天,我們將不再依賴國外的能源供應,無盡的陽光就能充分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
(2017-07-25)
25日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投票通過了對俄羅斯實施嚴厲新制裁的法案。若特朗普最後簽署該法案,將嚴重影響8個有歐盟國家公司參與的項目。如何應對美國可能通過的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法案,將在歐盟成員國內部引發爭議。
制裁俄羅斯的法案今日已經在眾議院通過,之後還將在參議院投票表決,再遞交給總統特朗普。若特朗普簽字同意,法案將產生效力。
美國此次通過的制裁,將懲罰一切有俄羅斯直接參與項目的相關方。這意味着,任何與俄羅斯油氣運輸相關的歐洲公司都將面臨制裁。“這將會產生慘痛的結果,”一名歐盟官員説。
歐盟委員會主要發言人表示,”此次制裁將威脅我們的能源獨立和能源安全。“
據歐洲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專員團將於當地時間週三討論如何應對此輪制裁。
加強遊説
歐盟國家加強了在華盛頓的遊説工作,以減少制裁對歐盟國家公司的傷害。在華盛頓的歐盟特派團在上週説服了美國的國會議員們,讓他們弱化了制裁草案中的部分用詞。
比如,在歐盟説客的影響下,對於接受制裁的能源項目,對俄羅斯參與的最低門檻從10%增長到了33%。
“美國有考慮到我們的擔憂。“一名歐盟官員表示。
歐盟官員們相信,制裁法案會變得對歐盟更為友好,”我們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一名官員説。
歐盟委員會公佈了一份內部文件顯示,歐盟可能在近日採取“報復措施“。
該內部文件是在美國弱化了制裁草案的用詞之前撰寫的。一官員解釋到,此份內部文件用詞“出奇嚴厲“,目的是向美國官員傳遞信號,必須降低制裁可能給歐盟公司帶來的”意外經濟影響“。
一內部人士透露,歐盟高級代表Federica Mogherini對於該內部文件顯示的嚴厲措辭稍不滿。她認為,對美國作出強硬態度可能引發與一個不可預期的特朗普的矛盾,從而可能引發歐盟與美國的貿易戰爭。
儘管歐盟高級代表並未證實她的態度如何,可以確認的是,在過去幾周,歐盟代表團一直在努力改變美國製裁草案的措辭,避免制裁給歐盟經濟帶來影響,尤其是給能源領域。
歐盟內部引分歧
據報道,歐盟外交官已證實,部分成員國已經知曉歐盟可能對美國的制裁採取報復性措施。
其中一個已經知曉的國家是波蘭。波蘭一直反對俄羅斯至德國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而另一些歐盟成員國,如西班牙表示並不知曉歐盟可能“報復”美國。
任何針對美國的報復措施,都需要這些反對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成員國的支持。這些反對國包括捷克、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拉脱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羅馬尼亞和克羅地亞。這9國認為,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將危及中東歐的能源安全,
“對於歐盟將如何回應美國的制裁,我們等待看週三會議的結果。”
此前,特朗普曾指控歐盟向美國市場傾銷鋼鐵,曾暗示或許會採取措施,這增加了歐盟各國對與美國陷入貿易戰的擔憂。
俄或從中受益
根據俄羅斯衞星網的報道,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表示,俄將準備正式回應有關華盛頓對莫斯科新制裁的法案,該回應將觸痛美國人。
科薩切夫在“臉書”上寫道,務必與歐盟討論當前形勢,因為對俄製裁也損害歐洲利益。
2015年,在烏克蘭危機後,就如何回應俄羅斯的進一步經濟制裁,歐盟成員國內部也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當時,歐盟28個成員國建立統一戰線的難度很大,主要原因是希臘左翼政府在大選中獲勝,該政府承諾將充當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橋樑。
(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