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小時候不被父母關愛,那麼他的內心就是缺愛的,還會把這種原因歸結於自己不好,也就是最初的自卑。
執筆:王筱銘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説過:“關係即命運。”一個人在最初的階段遇到什麼樣的人,開展怎樣的一種關係,那麼他的命運就是怎樣的。
心理學鼻祖弗洛伊德對此也發表過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一個人的性格,其實就是他的內在關係模式。
這種模式根據發展心理學來看,這種最初的關係模式就來源於幼年時期,並逐漸成為一種潛意識,伴隨着人的一生。
如果一個人小時候不被父母關愛,那麼他的內心就是缺愛的,還會把這種原因歸結於自己不好,也就是最初的自卑。
還會因為內心深處的缺愛,而終其一生在尋找,尋找被看見、被接納等。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1、害怕自己被拋棄
小時候缺愛的人,即便是長大了也會害怕自己被拋棄,在普通的人際關係中就會有這樣的擔憂,在情感關係中會更加的懼怕,而這種心理來源於最初時期與原生家庭父母的關係處理中。
例如之前幸孕姐看到的一件事情,在小區公園裏,一個大約四五歲的小男孩,在慢悠悠地走着,不遠處一個媽媽不耐煩地催着孩子回家,但是男孩貌似不怎麼想回去。
這時,媽媽説道:“你再這樣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讓你被壞人抓走。”,小男孩在聽完這句話後,立馬被嚇得哇哇大哭,趕緊跑到媽媽身邊並抱住,一邊哭一邊問:“媽媽,你是不是真的不要我了。”
對於媽媽來説,只是隨口的一句想要孩子聽話而説出的嚇唬的語言,但是娃聽後就會信以為真,並在心裏留下深刻的記憶。
當然這種拋棄感,並不是一次後就讓孩子變得害怕,而是父母慣用這種方式來管教娃,覺得他們服這一套,那麼長期如此,就會對這樣的感覺更深刻,那麼這種拋棄感就會更加深刻。
2、不會拒絕他人
有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懂得如何去拒絕他人,也不會拒絕,那麼為了別人的請求,就不得不為此不斷壓制自己,去滿足對方的需求。
通過調查研究就會發現,這些人不是不會拒絕,而是不敢拒絕,害怕拒絕後,他人就不在理他,這其實也就跟小時候的缺愛有關,甚至可以説是跟幼時的拋棄感有關。
就像之前在論壇上看到的一個案例,一個女生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農村家庭裏,作為家裏的長女,從小就缺乏父母的關愛,她很早就承擔着家裏很多的家務活,並習慣性的壓抑自己。
從小就是父母讓她幹什麼就幹什麼,後來去打工賺錢,就會把賺的錢都寄回家裏,並每個月給弟弟寄生活費。
她從來都不會對父母的請求説“不”,也不會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以至於後來,在走向社會後依舊這般,不懂得去拒絕他人,不斷地壓抑自己內心的想法。
3、喜歡討好他人
孩子由於從小就缺愛,就想着多做一些父母希望他做的事情,以此來獲得他們的關注和稱讚,從中來獲取那一點點的安全感。
可這樣一直討好他人,而一點自我的人,心理充滿了壓抑和負能量,讓人覺得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是不一樣靠近他。
心理學家布萊柯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喜歡討好他人,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有問題的表現,他只能通過做很多的事情來獲取對自身的讚美和肯定,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我判斷力和自控能力。
1、多表揚和鼓勵孩子
缺愛的孩子都缺乏自信心,因此家長在娃將某件事完成後,應該及時給予一些讚美、鼓勵,讓他下次也能勇敢做得更好。
另外,在孩子做錯事,或是不敢做某件事時,家長不要去進行批評、埋怨,而是應該鼓勵、並給予他信任,然後進行引導,讓他們主動承擔責任、或是勇敢的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2、關愛他,陪伴他
缺愛的孩子,內心都比較脆弱,他們渴望得到愛,家長在這時需要做的就是多給娃一些關愛、陪伴,讓他感覺到自己時刻都被父母關注、呵護,慢慢改變孩子內心的想法,也可以嘗試着對他們説”寶貝,爸爸媽媽會一直愛着你的。”
3、多跟孩子交流
家長可以和孩子多交流,瞭解他們內心的想法,發生了什麼事情,心裏的需求是什麼,正確引導娃説出心裏的話,這樣才能找到真正導致孩子缺愛的原因,對症下藥,及時補救。
4、告訴孩子學會愛自己
家長告訴孩子要學會自我成長,可以根據自身的行為去發現、挖掘自己想要的,如果有需要,可以向他人尋求幫助,慢慢地改變自己。
試問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又怎麼去愛他人呢?因此,一個人只有懂得愛自己後,缺失的愛就會得以補充,也能克服自己的問題,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