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脱貧攻堅·聚焦三區三州)鄉村“熱點”在轉移
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13日電(記者丁建剛、郝玉)在安外爾尼薩罕·多來的印象中,多年來,清晨村裏安安靜靜,連風吹動樹梢的聲音都聽得到。可是現在,一大早,孩子清脆的叫嚷聲、電動車的轟鳴聲,攪動了村裏村外。
這是南疆村莊的響動,安外爾尼薩罕已經越來越熟悉。不過數年前,她所在的洛浦縣洛浦鎮克爾喀什村,直到日上三竿,村民才會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蹲在樹下或牆根下説笑,村裏才有了熱度。中午一過,太陽明晃晃地照射下來,村民們又躲在家裏不肯出來。“沒多少事可做,村民們一般起得都不早。”
因為長期駐村住户,于田縣幹部張磊也敏鋭地發現,隨着就學、就業情形的改變,南疆鄉村熱鬧的時間點開始轉移:早晚變得越來越熱鬧,中午反倒冷清下來。
每天清晨,每個村莊都會在喧鬧中醒來。因為所有適齡青少年全部入學,家家户户都要早起做飯,然後再送孩子到學校。有些結伴的小孩子一路嬉戲而行,笑聲灑落在村裏。
不僅如此,隨着一批扶貧企業和扶貧車間相繼建成,過去閒在家裏的婦女紛紛進廠務工。每天早晨,忙完孩子的早飯,她們會騎上電動車,輕快地奔向廠區。記者在和田縣巴格其鎮巴扎博依村看到,清晨的村道上,五顏六色的電動車排成長長的一列行進,頭盔下的一張張笑臉,構成眼下南疆特有的畫面。
到了傍晚時分,村裏又迎來一個小高峯:下課的孩子陸續回家,下班的村民也相繼歸來,人們又一次攪熱了村莊。
吃過晚飯,不少村民聚攏在村委會的遠程教學教室裏,聽屏幕裏的老師講授種養技術、講解法律政策。課間,在村幹部的帶動下,大家又一起學唱新歌。到了週末,村民自發組建的文藝演出隊,會在村村都有的大舞台上獻演歌舞、彈唱等節目,激起更多的歡聲笑語。
今年,南疆各個村莊又相繼建起夜市,不僅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也帶熱了鄉村的夜晚。在於田縣蘭幹鄉,一處容納了40多個餐飲攤主的夜市很紅火,入夜後不斷有村民來品嚐薄皮包子、紅柳烤肉、酸奶粽子等美食,同時為彈響熱瓦普、都塔爾和打手鼓的鄉村藝人喝幾聲彩。
鄉村“熱點”轉移,是南疆發展產業促進就業帶來的直接變化。記者從和田地委瞭解到,短短几年間,當地就有七八萬人進入企業務工,其中60%以上是婦女。與安外爾尼薩罕一樣,越來越多的南疆農民走出家門,或就地就近就業,或進城務工,不僅增加了收入,還開闊了眼界,帶動了社會面貌的變化。
“從農民變成工人,這感覺很棒。”安外爾尼薩罕説,現在她已是工廠的熟練工,並開始帶學徒,每個月2000多元的工資讓她家實現了脱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