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街看世界:綠色、多邊、科技為疫後經濟添動力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電 題:從金融街看世界:綠色、多邊、科技為疫後經濟添動力
中新社記者 劉亮
持續蔓延的全球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衝擊和不確定性,疫後全球經濟復甦應選擇怎樣的路徑?正在此間舉行的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與會人士紛紛圍繞多邊合作、綠色發展、科技賦能為之建言獻策。
多邊合作仍是主旋律
疫情的暴發是對多邊合作的重要挑戰。與會人士認為,在這場全球公共衞生危機之下,多邊合作仍是主旋律。
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張向晨從多邊和區域的關係闡述了多邊貿易合作體制的重要性。他指出,多邊貿易體制是世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主渠道。
“世貿組織認為多邊和區域的關係是可以互補的,但前提是多邊貿易體制是基礎”。他指出,多邊貿易體制目前陷入了困境,受到了挑戰和考驗。全球治理需要多邊貿易體制,這一體制也需要改革。改革涉及到理念、談判的機制、爭端解決的機制等,需要各國進行真誠的政策對話。
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Koopman指出,疫情之下,全球經濟復甦呈現不平衡態勢,加強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有助於深陷疫情泥淖的欠發達國家實現經濟復甦。
“疫苗的市場正在向好發展。目前疫苗生產基本上是以地理為基準的,很多國家需要進口其他國家生產的疫苗,而疫苗出口依賴於物流運輸等方面的配合。疫情對各國來説都是一個意識到全球合作重要性的機會。”他説。
綠色發展助力經濟復甦
疫情衝擊之下,全球可持續發展受到拖累,貧困人口增長、能源危機凸顯、氣候變化問題日益緊迫,與會人士認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有助於全球經濟復甦。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劉進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規模和資源稟賦優勢明顯,互補性強,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在當前經濟形勢以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對於促進世界經濟復甦,推動全球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達1.35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為各國抗擊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與此同時,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綠色能源投資比例也逐漸增加,去年“一帶一路”項目可再生能源投資佔比已超過化石能源。
談及未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認為,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還有不少經濟體仍處於高耗能、高排放的經濟增長模式,對環境和氣候變化的趨弱性比較高,因此綠色發展對“一帶一路”的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時也孕育着很多的機遇。
王信稱,中國未來可以進一步挖掘共建“一帶一路”清潔能源發展的潛力,發力綠色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同時利用好金融市場來推動綠色投融資體系的發展。
科技防範跨境資本風險
隨着新冠疫苗的普及,新興市場資本流入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強勁反彈。但與會人士提醒,近期隨着全球供需缺口逐步改善、寬鬆貨幣政策正常化逐步提上日程,跨境資本流動格局或出現變化,新興市場資本流入態勢面臨不確定性。為此,需要加強政策應對,做好風險防範。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檢查司司長鬍春雨表示,科技賦能是跨境資金監管的發展方向。國內外市場經濟環境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高質量的金融監管也面臨挑戰。對此,需要打破慣性思維,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和監管科技成果,探索構建新的監管模式、監管體系、監管手段。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宣昌能指出,在全球經濟發展緊密相依、金融市場深度聯動的背景下,理解跨境資本流動必須着眼全球。“美國是全球跨境資本流動的主要驅動者,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往往是被動的接受者。這決定了美國貨幣政策和美元變動具有外溢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面臨跨境資本大進大出的風險。”
針對有效防範跨境融資風險的舉措,宣昌能建議,要重視科技賦能外匯管理,推進大數據、可視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以技術驅動型監管代替傳統監管模式;構建多層次、多維度、全流程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評估體系,統籌推進風險的動態監測、識別、評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