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美國除了借新冠疫情對華抹黑外,還在科技、外交和軍事領域對我國百般挑釁和打壓,在美國政府極端破壞下,中美關係極度不穩定,時刻處於飄搖之中。除了中美之間直接角力外,在國際組織中美國也是對我國取得話語權進行多方阻撓,甚至使出盤外招,但正義也許會遲到,卻從不會缺席。
據界面新聞8月25日報道,在聯合國日前舉行的國際海洋法法庭法官改選中,我國提名的候選人——我國駐匈牙利大使段潔龍高票當選。他將與另外6名新當選的法官一道,自10月1日履新,任期9年。
國際海洋法法庭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國際司法機構,主要負責處理國際海洋爭端。法庭成立於1996年10月,總部設在德國漢堡,由21名獨立法官組成。自法庭成立以來,先後在法庭任職的中國籍法官有趙理海(1996年-2000年)、許光建(2001年-2007年)和高之國(2008年-2020年)。
段潔龍雖然最後當選,但投票之前卻受到了美國的百般阻撓。美國雖然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簽署國,也沒有此次選舉法官的投票權,但他不希望我國在國際組織中取得越來越多的話語權,影響力變得越來越大,於是藉助他在聯合國的影響力,不斷給其他盟友施壓,直接表明“不希望大家投票給中國候選人”。
但是,美國這回也沒攔住,因為正義從來不會缺席。此前美國為了一國私利,不顧美國形象也不講國際道義,瘋狂退出多個國際羣的舉動,在聯合國各國際組織中已經完全失去了信用,已經沒有多少國家願意聽美國的話,將一個國際組織的話語權輕易交給美國所希望的候選人了,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用自己的行動獲得了更多國家的肯定和信任,段潔龍最後高票當選。
法官候選人提名的前一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趕在深夜發表涉南海聲明,稱美國不承認我國在南海的一些主權宣示。之後,美國“里根”號和“尼米茲”號航母開赴南海,前後呆了20多天,並且與日本、澳大利亞進行聯合演習,企圖把南海水攪渾,分食我國正常的南海利益。
美國不希望我國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有更多話語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阻止我國對北極的參與度。我國雖然不是北極周邊國家,但在北極國家俄羅斯的邀請下,與俄方合作參與到北極的科考活動中,這令美國十分不快,並聯合加拿大、挪威、丹麥等國家,企圖另立新的北極公約,將北極資源據為已有。
但令美國着急的是,自己雖然是北極國家,但當年因海洋私利卻沒有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該組織一些選舉投票中沒有發言權,於是美國只好在背後使陰招。
除了南海、北極外,世界關鍵海洋和海洋通道上,都有所謂的美國利益存在,美國即便是局外人,估計今後對各地區海洋爭議處理,仍會不斷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