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再開調度會:這個規劃改後仍不達標,退回去重編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十四五’結束後,我們有多少條河流能恢復水源、有多少條河能下河游泳、有多少條河有了土著魚,我們要向社會交個明白賬。”今日(11月25日)下午,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在重點流域和海洋生態環保“十四五”規劃編制調度會上表示。
為了推進重點流域和海洋生態環保“十四五”規劃編制,今日下午,生態環境部召開今年以來第12次調度會。
會上,因審核通過率較低,六省份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現場表態並分析規劃編制滯後原因。翟青表示,明年上半年要全面完成規劃編制任務。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和流域海域局要繼續協助地市進一步根據審核意見認真修改規劃編制要點,修改後仍達不到要求的,退回去重編,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對反覆退回、編制質量始終無法得到保障的地區,生態環境部將派出工作組並視情公開通報。
少數地方政府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2019年起,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了重點流域、海洋兩個“十四五”生態環保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這個過程中,根據每個階段工作情況,生態環境部開展了調度指導,積極推進兩個規劃編制工作。今日調度會是今年以來第12次調度,也是成立工作組、建立調度會商機制以來的第4次。
翟青表示,儘管規劃編制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根據審核情況,目前還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例如,少數地方政府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各地市儘管都成立了以市政府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但地方政府作用發揮不平衡。部分地市高位推動,組織到位,成果質量較好。
但是,也有部分地市領導重視程度不夠,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規劃組織力度不足,未形成市領導親自抓部署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同時,少數地方在部門銜接方面也存在問題,跨部門溝通協調不到位,與技術支撐單位的溝通不足,導致要點文本質量不高,影響了規劃成果的質量。
部分地區規劃沒有以河湖、海灣為統領
在規劃審核過程中,生態環境部發現,部分地區規劃以河湖、海灣為統領落實不到位。
翟青説,河湖水生態環境和海灣生態環境質量是老百姓關注的重中之重。但是從流域規劃要點編制情況看,部分地市未嚴格落實“以河湖為統領”要求,在規劃層面缺乏一條主線把上下游左右岸串聯起來,沒有系統進行規劃設計。河湖調查評價僅僅圍繞國控斷面開展,問題及成因分析僅圍繞國控斷面,沒有統籌考慮上下游、干支流。
在海洋規劃中,部分地市未嚴格落實“以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為統領”要求,遼寧丹東,河北滄州,廣東汕頭、惠州,廣西北海、防城港等地市在突出生態要素、體現區域特色的目標指標等方面還有差距。
另外,在流域規劃要點編制中,四川達州、黑龍江鶴崗、河南鶴壁等部分地市對區域內有關河流的問題識別不夠精準,問題和成因邏輯關係不夠清晰,問題背後的癥結挖掘不深,淺嘗輒止,沒有體現總書記“要找出問題根源,從源頭上系統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的要求。
翟青還指出,吉林省吉林市、內蒙古烏蘭察布等一些地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和項目邏輯關聯性不強,項目績效不明確,對突出問題解決和規劃目標實現的支撐不足。部分地市規劃項目未能與其他規劃有效銜接,導致流域、海洋規劃和其他專項規劃項目重疊。此外,項目規模數量和進度安排也不夠合理,未能做到可執行、可落地。
修改後仍達不到要求的,退回去重編
翟青表示,根據工作計劃安排,明年上半年要全面完成規劃編制任務。他要求,各地市人民政府是推進編制規劃的主體,要加強組織領導,發揮主導作用,強化力量配備與基礎保障,把各方力量調動起來,推動形成規劃編制大格局。
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和流域海域局要繼續加大督導幫扶力度,嚴格把關,協助地市進一步根據審核意見認真修改規劃編制要點,修改後仍達不到要求的,要退回去重編,時間服從質量,直到符合要求為止。對反覆退回、編制質量始終無法得到保障的地區,生態環境部將派出工作組,並將視情公開通報。
經初步統計,流域規劃編制參與調研人數超過6000人,共調研了2.8萬個點位,其中河流13622個、湖庫1922個、排污口8850個,查出水生態環境問題6941個。海洋規劃參與調研人數超過1000人,調研了6050個點位,其中,海灣調研點位數累計784個,查出海洋生態環境問題926個。據悉,動員如此大的力量進行如此大範圍的調研,在生態環保規劃編制歷史上是首次。
截至10月15日,各省(區、市)已組織各地完成並提交342份地市水生態環境保護要點(包括4個直轄市,兵團,337個地級市)和52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要點。對這些要點開展質量審核,水生態環境保護要點一次審核通過的地市有159個,未通過審核的地市有183個,通過率為46.5%;海洋規劃要點中,40個地市為“通過審核”,12個地市規劃要點為“基本通過”。
現場
部分滯後省份:壓力倍增,深感自責
今日調度會上,浙江、陝西、湖南等八個先進地區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和先進地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經驗。另外,安徽、河南、雲南等六個省份因審核通過率較低,其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負責人通過視頻現場表態。
部分省份稱審核通過率低因技術力量薄弱
雲南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雲南在這一階段交出的規劃編製成績單拖了全國的後腿,壓力倍增,深感自責和不安。
該負責人分析,雲南省共有16個州(市),自今年3月份正式啓動規劃編制工作以來,從客觀上看,雲南屬欠發達地區,大多州(市)缺乏工作經費和技術支撐,地市要點編制進展和質量層次不齊、總體水平偏低;部分州(市)扶貧攻堅任務重,局裏在崗人員不齊、工作多,導致前期在資料收集、基礎表格填報、現場調查等方面的質量和時間難以保證。
廣西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也分析,由於廣西經濟社會欠發達,與東部省份相比,科研技術力量較弱,歷史基礎研究資料欠缺,致使研究報告部分內容不夠深入,與部裏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存在“等靠要”、“閉門造車”等情況
雲南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分析,傳導壓力不夠,不同層次存在“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到位”“能拖就拖、應付了事”“有畏難情緒”“等着上級給予資金支持或技術幫助”等主觀因素,是編制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安徽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會議推進、督導調研後,缺乏更有利的壓力傳導舉措,地方政府主體責任落實不夠到位。另外,前期部署的基礎調查盯得不夠緊,啓動試點後謀劃不夠深,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督促地市調研不夠有力,“閉門造車”情況不同程度存在。
遼寧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分析,該省重點流域規劃涉及的14個地市中,1個通過、12個基本通過、1個未通過;海洋規劃涉及的6個地市中,5個通過、1個基本通過。
“總的來説,質量不高。”該負責人稱,這既反映了相關地市規劃編制的基礎工作不夠紮實,理解存在一定偏差,致使問題查找、原因分析、目標設定、對策措施未能做到科學、合理、有效銜接,也反映了省廳指導不夠具體,把關不夠嚴格。
翟青現場表示,表態發言的6個省份,雖然地市要點審核通過率相對較低,但省裏還是做了大量工作,值得肯定。例如,廣西在3個沿海地市規劃編制啓動較遲、工作進展較滯後的情況下,逐一開展現場督導調研,對地市提交的成果報告從嚴審核,督促地市加快修改,最新提交的要點質量已有明顯改善。
新京報記者 鄧琦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