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熱門景點又限流又“趕客”,理由很充分!為的是這些“原住民”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綜合

摘要: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需要“鐵腕”,更需要智慧。

近日,綜藝節目嘉賓被指在高原上採摘珍稀植物水母雪兔子,事件引起網友熱議。

面對質疑,節目嘉賓和節目組先後道歉,當地相關部門也對此事跟進處理。有聲音認為,只有踐行環保理念,綜藝節目的環保主旨才能得以深化,從而推動全社會對珍稀物種的保護。

對於瀕危動植物和受損的生態系統,近年來,泰國運用“鐵腕”加智慧的策略,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了諸多改變。

“貝王”遭捕撈    嚴肅追責綜藝節目組

近幾年,主打荒野生存、帶領嘉賓“上山下海”的綜藝節目越來越多。野外風光雖好,節目組在拍攝過程中卻應該倍加小心,尤其不能為了節目效果而放任嘉賓或者工作人員破壞原始生態環境、危害動植物的生存。

2019年7月,韓國綜藝節目《叢林的法則》播出後,立刻引起軒然大波。節目中,韓國女演員李烈音在泰國南部國立公園內的一個小島拍攝期間,捕捉並食用了硨磲貝。播出畫面顯示,李烈音在浮潛時原本希望捕捉到法拉魚,看到巨型硨磲貝後轉移了目標。在幾次潛水嘗試後,她從石縫中抓到了一隻硨磲貝,看上去滿臉興奮與自豪。她在上岸後將這個“戰利品”烹飪食用。

節目播出以後,泰國南部國立公園方面立即向警方申請調查。根據泰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非法採摘硨磲貝,可處以相當於76萬韓元的罰款和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據泰國媒體報道,韓國節目組曾向泰國政府部門保證,不會在拍攝期間進行任何捕獵行為。而在實際拍攝過程中,節目不僅進行了捕撈,更是改變了原定在國立公園的留宿計劃。儘管節目製作組和李烈音本人隨即向公眾道歉,但泰方態度還是非常強硬,表示要嚴肅調查並追究責任。

在泰國,硨磲貝被視為保護動物。作為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硨磲貝是世界稀有海洋生物,也是稀有的“有機寶石”,被稱為“貝王”。在國際上,它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S)》附錄Ⅱ中加以保護。在我國,硨磲貝與大熊貓、金絲猴一樣,是國家一級保護物種。目前我國海域硨磲資源,尤其是大型硨磲貝已幾近枯竭,因此該貝類更顯珍稀。

同年7月18日,韓國SBS電視台就《叢林的法則》非法捕食硨磲貝事件召開人事委員會審議,結果是對綜藝部部長提出警告並開除節目製作人。電視台表示,將盡力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在許多網友看來,泰國方面對此事的嚴肅處理值得點贊,從某種程度上説,這也是一種面向公眾的生態教育方式。

教農民“帶貨”拯救鳥類棲息的鹽田

過去30年來,泰國經歷了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改善了泰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農業生產和漁業集約化發展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土地退化、自然棲息地喪失、水污染、空氣污染加劇,隨之而來的還有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為此,泰國政府自2016年起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動物園組織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開展合作,拯救瀕危物種。經過數年努力,保護初見成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於今年初公佈了幾個令人欣喜的改變。

勺嘴鷸是一種小型的遷徙涉禽,它們在俄羅斯東北部繁殖,在南亞和東南亞過冬。據相關統計,全世界目前只有不到400只勺嘴鷸。在泰國,勺嘴鷸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每年只有少量被觀測到。泰國專家發現,導致勺嘴鷸物種數量減少的主要因素,是其繁殖、傳代和越冬的棲息地喪失,以及狩獵和氣候變化的影響。過去泰國缺乏以保護為重點的鹽田、泥灘地區管理,對勺嘴鷸造成嚴重威脅。

長期以來,泰國鹽田的耕作方法和過程,創造出特別適合餵養和庇護候鳥的生態系統。但隨着工業化和城市化造成土地用途的完全改變,原本為勺嘴鷸和其他50多種濱鳥提供豐富食物的鹽田正在消失,還有一些傳統鹽田正在向較深的養殖池塘轉變,同樣不利於鳥類覓食。

圖為泰國中部邦博拉佩濕地的水鳥。邦博拉佩濕地位於泰國那空沙旺府,這片總面積約212.38平方公里的濕地是148種動物和44種植物的棲息地。  新華社 發

為此,泰國政府和國際機構在夜功府的Khok Kham海濱社區建立了鳥類保護和學習中心。工作人員認為,在泰國海濱鹽田,鳥類和人類一直是共生關係。如果農民都離開鹽田、另尋出路,勺嘴鷸也將拋棄這片棲息地,不再回來。因此,幫助當地鹽農與鳥類互利共生,是通過可持續發展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關鍵。

為了幫助鹽農“帶貨”,工作人員開展了電子商務培訓項目,吸引更多行業內外的目光。同時,鼓勵當地婦女羣體通過銷售各種鹽產品賺取收入。經過挖掘和包裝,當地最著名的旗艦產品橫空出世,名為“鹽花”。這是一種細膩的鹽,是海水蒸發時在表面形成的一層薄薄的結晶。

泰國拉農府和攀嘎府的溪流中,有一種瀕危的珍稀植物———泰國葱頭。這種植物一般在每年10月至12月之間開花,被當地人稱作“河中皇后”。它是水環境中的重要物種,為許多水生生物提供了棲息地和食物。但它也很脆弱,容易受到疏浚、河流流量變化以及土壤侵蝕的威脅。過量的採摘也會對種羣數量造成毀滅性打擊。

為了確保“河中皇后”重返家園,泰國政府與國際機構合作,通過保護運河、促進有機農業、開展農業旅遊等方式,幫助當地社區居民一邊創收,一邊保護植物生長。作為自然棲息地保護項目的一部分,拉農府每年都會舉辦“泰國葱頭日”,配合當地植物學習和保護中心的活動,讓更多公眾瞭解並參與保護性進程。

現在,在當地新開闢的生態旅遊區,人們可以看到河岸邊蓬勃生長的泰國葱頭,其他植物如芒果、龍眼等也都在該區域內得到了更多關注。

與遊客告別  把島嶼還給珊瑚和魚羣

近岸珊瑚礁白化、稀有珊瑚品種死亡、本島特有的小蟹和蝸牛被趕出洞肆意玩虐……一座風光絕美的島嶼何以淪落至此?

泰國南部攀牙府斯米蘭羣島國家公園內,面積僅有12平方公里的達差島以澄澈湛藍的海水、寧靜的沙灘和保存較好的自然生態享譽世界,是浮潛和深潛的勝地,遊人不絕。然而,幾年前,小島不知不覺中變了樣。

2018年3月28日,泰國政府宣佈,出於恢復海洋生態環境的考慮,南部旅遊勝地皮皮島的瑪雅海灘每年6月起向遊客關閉4個月。   新華社 發

因為遊客帶來商機,原本一次最多容納250人的島嶼,經常一天要接待近千人,小吃攤檔開滿小島,遊船紛紛“佔領”碼頭。與日俱增的遊客和島上的旅遊活動嚴重破壞了小島的環境和動植物的生存。根據泰國網友當時在社交網絡上發佈的照片,人們可以看到達差島近岸珊瑚礁大量白化、島上遍佈垃圾的狀況。

在民眾和環保人士的批判聲中,攀牙府斯米蘭羣島國家公園採取了相關措施。比如為了解決垃圾問題,禁止遊人帶食物登島,同時派工作人員記錄每日登島人數、協調來船時段,以對遊客分流。但是有些旅行社仍然為了牟利,一味招攬客人。

最終,在2016年,泰國國家野生動物與植物保護公園管理局宣佈,除兩處深潛區開放外,達差島海灘區域及繞島珊瑚礁無限期封閉,以恢復海島生態。同時,委派一個委員會對該島嶼的狀態進行跟蹤調查,並評估何時結束其生態恢復期。該局局長丹亞當時對媒體表示,“如果不立即閉島,我們將永遠失去這個美麗島嶼。”這個“鐵腕保護”之舉在社交媒體上得到了泰國及全世界網民的紛紛叫好。

截至目前,達差島仍處於關閉狀態。根據泰國媒體近期的報道,達差島周邊已再次煥發生機,出現大量斑斕的魚羣和珊瑚。

無獨有偶。2018年,泰國南部旅遊勝地皮皮島也“重拳出擊”,宣佈出於恢復海洋生態環境的考慮,皮皮島的瑪雅海灘從該年6月起,每年向遊客關閉4個月。

促使泰國國家公園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做出這項決定的,同樣是皮皮島周圍珊瑚礁面臨的生存危機。

皮皮島位於安達曼海,由大皮皮島、小皮皮島等島嶼組成。瑪雅海灘位於小皮皮島,又稱瑪雅灣。數據顯示,旅遊旺季,平均每天有200艘次船、4000名遊客抵達這一景點。這個遊客數量遠遠超過小島的承受能力。

根據泰國一個海洋生物學家小組的考察發現,當時皮皮島周圍一大部分珊瑚礁已不復存在。泰國海洋學家坦隆那瓦沙瓦認為,珊瑚礁退化的原因是海水變暖和遊客過多。坦隆那瓦沙瓦表示,泰國超過75%的珊瑚礁都是因海水升温和旅遊業過度發展而受到破壞。他認為,儘管旅遊業是貢獻泰國國內生產總值12%的支柱性產業,但是人們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錯失了讓後代繼承美麗島嶼的機會。他表示,有時候,完全關閉一座島是讓大自然恢復的唯一辦法。

如今,瑪雅海灘開放期間,遊客數量上限為每天2000人。船隻不得停靠海灘,只能停泊在小皮皮島另一側的浮碼頭。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需要“鐵腕”,更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