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9日,在遭到一次否決之後,英國議會下院部分議員將再次推動通過一項禁止與犯有種族滅絕罪的國家達成貿易協議的法律草案。該條款被英國媒體普遍認為是針對中國的新疆政策,這種偏執式的對華敵意近來在英國政界和輿論場湧動。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國變了,去年的疫情更是凸顯了對華態度的轉變。
據報道,截至2月7日,英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數逼近400萬例,死亡人數已超過11萬,而且英國是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同時,像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所使用的病毒歧視性稱呼在英國也有一定市場,加劇了不少人的反華情緒。此時拙於內政的約翰遜政府選擇逞強於外,接連對華示強,試圖轉移國內不滿。除此之外,受到中美博弈和“脱歐”的雙重影響,英國開始追隨美國的步伐,甘心充當其“馬前卒”。最重要的是,對自身的“世界大國”定位,是英國制定內外政策的基本依據。
然而,不管英國“脱歐”與否,在後疫情時代,自身陷入重重困境的英國都將不再是大國。這時候,怎麼獲得更多存在感成為英國決策者主要考慮的事情,甚至不惜把心思花在玩技巧、耍花招上,不時靠“放狠話”來彰顯存在感。原來英國最近密集釋放反華惡意的真實原因是這個,既然部分英國政客想要“硬剛”中國來碰瓷,那麼就一定要當心。
作為域外國家,英國近兩年在東海、南海問題上沒閒着。根據央視軍事2月7日報道,英日外長防長近期舉行線上會議,確認將進一步推進合作,雙方還宣稱對東海和南海局勢表示嚴重“關切”。此外,英國日前已正式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表明英國想介入印太事務的政治意圖與“野心”。英國國內一些人士警告稱,英國拋棄務實合作主動充當美國“馬前卒”的外交政策,只會貽害“全球英國”戰略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