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至今的4年中,筆者作為中澳關係的研究者,親眼見證了中澳關係在堪培拉當局不斷的蓄意破壞下,從互利互惠、積極合作共贏的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斷崖式下滑至史上最低點。事實證明,損壞一段關係遠比建立一段關係來得更容易。
回顧這4年,我們可以發現一條清晰的行為軌跡:澳大利亞某些勢力是如何通過精心策劃,刻意佈局,有分工、有計劃地一點點讓反華情緒從個別智庫媒體蔓延至整個澳大利亞社會的。
2017年6月5日,澳大利亞《悉尼先鋒晨報》《時代報》突然刊出長篇深度調查報道,誣稱中國對澳大利亞政治進行滲透,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電視台晚間的調查類節目《四角》接着“補刀”,以電視片形式重述了上述不實指控。平面媒體與電視節目緊密配合,輔以社交媒體的大肆炒作,驟然在澳大利亞社會上掀起一股“恐華”風潮。
一些所謂智庫學者,如由澳大利亞國防部和情報部門、美國國務院及多家世界軍火商支持和資助的澳大利亞戰略研究所,以所謂漢學家、中國問題學者的面目發表反華言論,愈發加深了“中國威脅論”在澳公眾心目中的印象。一些以往毫無中國問題研究背景的學者,也搖身一變,在各種場合發表炮製材料,如查爾斯·斯特德大學公共倫理教授克萊夫·漢密爾頓撰寫的《無聲的入侵》,內容荒誕不經,缺乏事實根據,但其聳人聽聞的內容頗能抓人眼球。當社會積累起一定的反華情緒後,澳政府順勢推出所謂 “反外國干涉法”,藉此對中國以及在澳大利亞的華人社羣進行惡意構陷。在接下來的幾起反華事件中,這一流水線作業被一再爐火純青地操弄着。這其中,澳大利亞媒體尤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澳大利亞電視新聞節目中,大多數情況下,只要話題涉及中國,往往出現的是2019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閲兵的畫面。這些新聞的實際內容可能與閲兵毫無關係,但是電視畫面卻反覆播放中國軍人目光炯炯、持槍列隊行進的鏡頭,其目的是想使觀眾產生一種錯覺:似乎中國街頭每天到處都是荷槍實彈的軍人,以此營造出一種“戰狼”式的中國形象。
包括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ASIO)在內的澳情報機構在毒化澳社會氛圍過程中的作用同樣不可小視。2019年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王立強“間諜”事件,其中可以明顯看出,澳情報機構有意識地向有關媒體喂料,提供似是而非的線索,一些記者據此大肆炒作。而情報機構事後裝作毫不知情,可見其真實目的是藉機製造一個敵對的中國形象,以為下一步推動反華戰略和政策做準備。
4年來,澳大利亞主動為這一整套伎倆提供了試驗田。現在“五眼聯盟”及美國其他一些盟友內部也能見其蹤影。他們深知輿論的作用,因此不斷製造假新聞、假信息,誤導公眾,渲染“中國威脅論”,在國際社會發動反華信息戰。一方面謠言惑眾,另一方面又對中國媒體和記者下達禁令,阻止真相在國際上傳播。
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曾説:“謊言重複千遍就成為真理”,“宣傳的基本原則就是不斷重複有效論點,謊言要一再傳播並裝扮得令人相信。”這就是現今西方反華輿論場的真相和現實。(作者是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