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農村的我兒時最討厭秋天,因為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每天都要跟着大人起早貪黑忙秋收。我總不能理解,為何大人會那般高興的勞作。及至工作,方才體會父母秋收時的快樂。那一粒粒糧食猶如“禮物”,是對自己付出的回饋。
中秋節前,我突然接到許久未見面的劉阿姨的來電,打聽我哪天在班,非要和老伴來看看我。年過六旬的劉阿姨,十年前因婦科腫瘤做了手術,術後放療數次,綜合治療效果很好。可是術後第四年,阿姨頻發腸梗阻,成了急診科的“老熟人”。
雖説腸梗阻治療起來並不複雜,保守治療無外乎禁飲食、置胃管胃腸減壓、抗生素及腸外營養支持(靜脈輸注營養液)等,可劉阿姨每年都會犯七八次腸梗阻,每次持續1-2周不等,需完全禁飲食十幾天,從早到晚打十多個吊瓶點滴,時常還要插上胃管……這是對任何病人和家庭來説都是難以承受的痛苦。
經過醫生的多方會診討論,最後都覺得劉阿姨的腸梗阻是手術後粘連及放射性腸炎導致,如果手術,難度相當於把兩斤掛麪煮熟後放上兩天再一根根地全部完整分開。 2019年秋天,阿姨發病格外頻繁,會診意見依然以保守治療為主。被腸梗阻折磨五年的她已經嚴重營養不良,相濡以沫的老伴兒也被終日陪牀累得難以支撐,我看在眼裏急在心上。
我知悉南京軍區總醫院在複雜胃腸手術方面代表着全國最高水平,甚至世界領先。於是通過曾去進修的同事打聽哪個醫生水平高、如何預約掛號、等牀時間、手術大致費用、如何辦理醫保轉診等等。不到兩天,我就把所有事情都摸清了。一天,我開誠佈公地和劉阿姨的老伴講:“這個病經過青島各家醫院多方會診都不敢或不能手術,保守治療治標不治本。我只知道南京軍區總醫院的水平很高,雖不敢保證去了就能把問題解決,甚至還要冒極大的風險,可是阿姨的身體和心理狀態每況愈下,如果此時不下決心搏一把,以後可能就沒有機會了。”老爺子考慮了幾天後同意了我的建議。手術那天,我彷彿是等在手術室千里之外的一名家屬,希望醫生可以為老人“改天換命”。得知手術成功後,我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後來因為疫情,老兩口返青後給我打過兩次電話後便再未聯絡。
如約見面那天,劉阿姨一把拉着我高興地説起來,她回家休養的這半年體重長了40斤,之所以現在才來看我,一是因為疫情,二是想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見到救命恩人。離別前,老兩口塞給我一盒月餅便匆匆離去。一盒月餅在別人眼裏算不上什麼,但卻一定是老人家覺得最能拿得出手的“禮物”。其實,我多想對他們説,去年秋天我種下一粒希望的種子,今年秋天在這個月朗星稀的夜晚,看到了那個擺脱十年病痛折磨的美麗笑容,就是最好的“禮物”!
文/市立醫院本部急診科 凌宗準 整理 張瑄 于波
來源:青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