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一天的外賣配送,董慶民回到住處。“等到春分就不幹外賣回老家去。”他不止一次在心裏盤算着。
董慶民是美團在山東濟南的一名外賣騎手。幹外賣算是半路出家,幾個月前他還在老家齊河縣華店鎮西小楊村捯飭大棚。這是他第一次外出打工,也是他第一次在外地過春節和元宵節。
董慶民在準備配送外賣。(新華社記者陳國峯攝)
45歲的董慶民跟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雖然只有初中學歷,但他特別喜歡鑽研農業新技術。從21世紀初,他就不斷琢磨怎麼讓糧食和蔬菜增產量、提品質。靠着愛學習的一股勁,他啃下了一個又一個農業專業術語。
經過十多年摸索和試驗,董慶民研製的雙歧因子融入技術終於達到了增產提質的效果,連縣裏的農業幹部都對他豎起大拇指。但因為沒有系統的理論和實驗數據,他的新技術只能算是“土辦法”。
“土辦法”卻產生了實實在在的效果。據測算,用他的新技術種植蔬菜可增產5%-15%,化肥和農藥用量減少30%以上。他的種植面積越鋪越大,技術也越來越成熟。
2019年春天,董慶民多方籌集70多萬元改擴建了9個大棚,種植西瓜、蘿蔔、捲心菜、西紅柿等果蔬,準備大幹一番。
然而事與願違。去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的銷售計劃,商販進不了村,蔬菜出不了地。他一拍胸膛,把40噸蘿蔔無償捐給了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
隨着疫情防控態勢平穩,董慶民的事業剛有轉機,誰知到了6月份,一場大風雹災無情地摧毀了9個大棚。他含淚把棚體拆除變賣,清出土地種上了小麥。
被大風冰雹損毀的大棚。(董慶民提供)
棚沒了,夫妻兩人深受打擊。想想沒掙到錢,反而欠了一屁股債,董慶民的愛人跑到濟南找了份家政工作,他在家不停思考是不是該就此放棄。
“自己懂種植有技術,總會時來運轉的。”董慶民決定繼續在農業這條路上走下去,不過得換個走法了。
董慶民暗自分析,這些年來,他種出來的果蔬雖然品質好,但一直沒打開市場。“説到底還是自己不瞭解市場,離消費者太遠了。”
去年12月董慶民來到省城濟南,當起了一名外賣騎手,把未完成的農業夢想暫時裝進外賣箱,從最具“煙火氣”的餐飲業中尋找出路。
第一個月,董慶民對外賣業務略顯生疏,但卻留心觀察着大城市裏的背街小巷、商超餐館。第二個月,他的訂單量翻倍,已經趕上了老騎手,城裏人愛吃啥他心裏也逐漸有譜了。
“盆景蔬菜在不少飯店餐廳裏廣受歡迎,既可以讓顧客吃到現摘蔬菜,放在店裏也可做裝飾。”董慶民下定決心,回家搞盆景蔬菜。他會在等餐間隙跟飯店老闆瞭解採購需求,在他看來,這些飯店可能就是他未來的客户。
董慶民覺得,從生產端直接打通市場端,減少中間環節,提高了盈利空間不説,關鍵是能打出自己的品牌。他已經制訂好計劃,等到三月春分時節就回西小楊村着手幹起來。“家裏還有一個種植西瓜的冬暖大棚,正好也到種瓜的時節了。”
雖然前路艱辛,但春天來了,董慶民堅信他的農業夢想終究會破土而出。(記者陳國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