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星報》1月5日刊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目前面市的新冠疫苗所需的冷鏈物流條件讓非洲大陸難以企及,批判西方國家搶購併囤積疫苗,不考慮非洲等不發達地區的需求。
文章表示,在歐洲和北美掀起新冠疫苗接種熱潮的時候,越來越多人擔心非洲近90%的人口將錯過接種。截至目前,僅兩個非洲國家——埃及和摩洛哥接受了來自中國的新冠疫苗。非洲衞生專家和官員擔心,非洲可能需經過漫長的等待,才能得到疫苗援助從本次全球衞生危機中復甦。西方國家所謂的全球團結抗疫,表現出來的更多是虛偽。以下幾個因素助長了這種虛偽:
一、目前面市的新冠疫苗需要的冷鏈物流和儲藏設施標準是非洲大陸很難達到的,這體現了在研發新冠疫苗時沒有考慮全球一部分人口所處的實際情況,是一種科學偏見。
二、發達經濟體已經購買了今年生產的120億劑疫苗中的90億劑,而且有“囤積”現象。這意味着生產線將全天候運行以滿足發達國家的需求。
三、發達國家通過“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支持發展中國家公平獲取疫苗的這一承諾似乎很難兑現。非洲國家即使能通過“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獲得覆蓋本國20%人口的疫苗,還是得自掏腰包購買昂貴的疫苗覆蓋剩餘人口,而考慮到非洲國家目前的經濟狀況,實現這一目標將是困難重重。
文章表示,以上因素將阻礙非洲從此次衞生危機中恢復,呼籲有新的手段幫助減輕非洲的困難。同時指出,非洲國家應尋找在價格、功效和存儲物流條件上均符合本地情況的疫苗,比如中國的一些新冠疫苗有希望滿足非洲的期望。此外,中國也正在將部分疫苗的生產轉移到非洲本土,這將加快在非洲地區的分銷,同時促進產業合作及就業。這些切實可行的抗疫合作也將增進中非關係。
(總枱記者 顧雪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