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河水被污染,河長去哪兒了?新華社:領導幹部不能只在公示牌上掛掛名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綜合

正在8省進行的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現,一些地方的河流正遭遇嚴重污染,不堪重負。有的河流每天被直排污水超萬噸,有的出現明顯黑色污染帶,有的漂滿垃圾、臭氣熏天……這些污染可見、可聞,通過日常巡查就能發現並督促解決,但卻屢禁不止、愈演愈烈。我們不禁要問,河長幹嘛去了?

河長,河流健康的守護者。當了河長,意味着有了對水“巡管治護”沉甸甸的責任。各級領導幹部要把責任放在心裏、扛在肩上,不能只停留在公示牌上掛掛名。

記者跟隨督察組督察發現,在一些地方,路邊豎立着大大的河長公示牌,河長就是當地領導幹部,並明確提出“河道污水無直排、河底無淤積、河岸無垃圾”等管護要求。但放眼河道,偷排污水橫流、水體黑臭、蚊蠅亂飛,附近居民反映一年到頭也看不到幾次河長前來巡河。這種反差,令人瞠目。

河長制在一些地方形同虛設,原因是一些河長缺乏構建生態環保大格局意識,片面認為“抓環保就是環保部門一家的事”;一些河長敷衍塞責、懶政怠政,對中央和上級決策部署置若罔聞。歸根結底,仍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祟,沒有真正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要政治責任來擔當。

當了河長,就要擔起責任來,動起來、走下去,聽民意、察民情,及時發現問題並立行立改。同時,有關部門和地方要聚焦水環境質量改善、日常環境監管等關鍵指標,做實做細河長制監督考核,對不作為慢作為者零容忍、嚴追責,形成強烈震懾。

一句話,河長制落“實”為河長治,河流才能永葆生機活力。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朱瓅

來源:作者: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