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喻曉璇
“嘿,第六次是什麼時候?”這是以色列年輕人當中最近流行的一個笑話。
畢竟,三年半,五次議會選舉,四個月的競選活動,花費125億謝克爾(約合35億美元)後,以色列人仍然不知道11月1日的選舉後是否能成功組建新政府,當然,他們也難以預料下一任總理是誰。
選民已然疲勞,但一張熟悉的面孔再次以充滿活力的方式出現在人們視野——內塔尼亞胡,這位以色列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嚴格來説依然因腐敗指控處於受審程序,然而,政壇“不死鳥”正在策劃一場復出。Instagram和TikTok等社交平台上充滿了他緊跟潮流的競選視頻。他還利用在野的時間寫了一本自傳《BiBi:我的故事》,其英文版本月一經發布,立即登上亞馬遜暢銷書榜。
73歲的內塔尼亞胡以綽號“Bibi”而聞名。自從2015年以來,由於政治兩極分化、社會混亂、經濟停滯不前,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及其盟友在選舉中從未拿到過絕對多數席位,利庫德集團多次組閣失敗,內塔尼亞胡最終於去年6月黯然下台。
與此同時,“BiBi”的對手們同樣也無法建立一個穩定的聯盟。去年,八個政黨拼湊成了聯合政府,但現在右翼政黨的貝內特領導的政府已經崩潰,左翼的拉皮德接過了看守總理的位置,他所領導的“擁有未來”黨目前的支持率僅次於利庫德集團。
希望改變的以色列人第五次走向投票箱。《以色列時報》報道稱,11月1日的全國選民投票率為71.3%——這是自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三家以色列媒體的出口民調顯示,內塔尼亞胡及其右翼政治盟友可能會在議會中形成微弱多數,但以色列媒體的民調時常誇大內塔尼亞胡的優勢,最終結果將在11月4日公佈。在未能組閣的情況下,拉皮德仍將是看守總理,他必須説服較小的政黨加入自己的聯盟,但顯然更為艱難。若右翼集團確實取得了微弱的勝利,身背腐敗審判的內塔尼亞胡將重返總理辦公室。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日,耶路撒冷,利庫德集團主席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和夫人薩拉抵達投票站。本文圖片 人民視覺
極右翼助攻內塔尼亞胡
縱使醜聞傍身,選民對內塔尼亞胡的支持並沒有被削弱。據法國24電視台報道,最近一系列襲擊事件讓民眾感到擔憂,對國家安全的未來感到樂觀的人從8月的52%下降到了10月的43%。在這一時刻,安全的保證是強大的,這也是內塔尼亞胡一直以來手裏緊握的一張牌。而現在,他還多了強有力的“助攻陣營”。
出口民調預測,親內塔尼亞胡的政黨將佔據120個席位中的61至62個,其中,有14至15個席位來自於支持內塔尼亞胡的極右翼集團“宗教錫安主義者黨—猶太力量”聯盟,其所獲席位數僅次於拿到30席的利庫德集團和拿到24席的“擁有未來”黨。對於曾經難以步入政治主流的以色列極右翼運動來説,這是前所未有的表現,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一位“造王者”就是冉冉升起的極右翼新星本·格維爾。
本·格維爾是著名的以色列錫安種族主義者,早年頻繁接觸錫安恐怖主義的“猶太保衞同盟”,該主義主張完全驅逐阿拉伯人,被美國歸類為“右翼恐怖組織”。本·格維爾崇拜曾製造希伯倫慘案的恐怖分子巴魯克·戈爾茨坦,此前他還因呼籲驅逐阿拉伯人而被定罪,如今,他呼籲流放那些他認為積極反對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包括一些阿拉伯議員。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2日,耶路撒冷,在以色列第25屆議會選舉出口民調結果公佈後,以色列極右翼議員、“猶太力量”黨領袖本·格維爾在該政黨總部慶祝。
本·格維爾第一次站在聚光燈下是1995年,當時他從以色列時任總理拉賓的汽車上偷走了凱迪拉克的標誌。拉賓因達成了奧斯陸和平協議而成為極右翼的眼中釘,本·格維爾在攝像機前舉起凱迪拉克標誌。“當我們找到他的車時,我們就會找到他。”他説道。幾周後,拉賓遇刺。
本·格維爾從法學院畢業後成為了一名律師,此後一直為極右翼活動人士辯護。近年來,本·格維爾在耶路撒冷日(以色列1967年六日戰爭中完全控制耶路撒冷之日)領導了猶太民族主義者的“國旗行軍”,已經成為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之間的衝突爆發點。在2021年3月的選舉中,本·格維爾的猶太力量黨通過與貝扎萊爾·斯莫特里希的民族聯盟黨合併而進入以色列議會。
本·格維爾不同於傳統宗教政黨的領導方式讓他受到了年輕極右翼宗教保守選民的支持。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本·格維爾的極右翼陣營自上次選舉以來規模翻了一番,預計將成為議會中的第三大政黨。從預計席位數量來看,本·格維爾可能會在內塔尼亞胡政府中擁有巨大發言權。
在此次競選期間,本·格維爾更是做足了姿態。在動盪的東耶路撒冷社區,本·格維爾甚至直接在支持者面前掏出了一把手槍,還在講演中敦促當地警察向巴勒斯坦投石者開槍。本·格維爾已經承諾支持內塔尼亞胡,他提出若內塔尼亞胡上台,他將負責以色列的警察部隊,並表示將廢止對內塔尼亞胡貪污罪的審判。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日,以色列特拉維夫,一名男子和他的兒子在以色列選舉期間投票。
撕裂與右轉
與整體投票率上升的情況相對比,以色列的阿拉伯社區情緒並不高漲。據半島電視台報道,當整體投票率達到28%時,阿拉伯社區的投票率僅為12%。“我今年不會投票。”以色列北部的阿拉伯人佔多數的城市烏姆阿法姆前副市長塔希爾·阿里·尤尼斯接受採訪時稱,“不幸的是,阿拉伯政黨沒有在議會中證明自己,對於很多拒絕議會選舉的民眾來説,不投票是自然的。”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在選舉結束前,包括聯合名單黨(“拉姆黨”)在內的一些阿拉伯政黨都曾發出警告,稱他們的政黨有無法跨越得票率3.25%選舉門檻的危險。晚些時候的出口民調顯示,“拉姆黨”可能會成為以色列議會中最大的阿拉伯政黨,但也僅有5個席位。
三年內頻繁的大選正在撕裂整個以色列社會。根據以色列猶太民族政策規劃研究所5月初發布的最新報告,以色列不同階層之間的分歧正在變得越來越深刻。報告作者分析認為,這一變化背後的原因可能包括兩年來四次競選活動期間政客的挑釁言論,也包括很大一部分阿拉伯民眾不支持阿拉伯政黨參與執政聯盟的事實。
拉皮德上屆大選獲勝後,與新右翼黨的貝內特結成聯盟,執政聯盟囊括了從左翼到極右翼乃至於首次入閣的阿拉伯政黨的各黨派成員,最初將他們團結在一起的唯一共同點就是擺脱內塔尼亞胡和極端右翼上台,打破以色列多年的政治僵局,但最終,聯盟因缺乏共識而土崩瓦解。
去年6月聯盟成立時,擔任總理的貝內特還被譽為某種“政治救世主”,他似乎已準備好將以色列從頑固又腐敗的內塔尼亞胡手中拯救出來。然而,事實上,這位坐擁百萬財富的政客曾是內塔尼亞胡的門生,在許多問題上,他的觀點甚至比內塔尼亞胡還要更右。
2021年的耶路撒冷日,為了儘量減少暴力發生的可能性,內塔尼亞胡政府曾改變遊行路線,讓遊行者遠離耶路撒冷老城的大馬士革門,而貝內特聯盟上台後卻恢復了遊行路線,甚至允許包括本·格維爾在內的極右翼宗教活動家對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點之一——謝里夫聖地進行挑釁性的“訪問”。
拉皮德作為以色列看守總理在9月的聯合國大會演講時表示,支持兩國解決方案,這是以色列中左翼的一般態度。但也正是在他的領導下,以色列定居者對巴勒斯坦人的暴力激增,拆除房屋、驅逐的現象愈演愈烈。據《華盛頓郵報》報道,2022年很可能會成為自2005年聯合國有記錄以來,對巴勒斯坦人來説最致命的一年。
無論如何,不到四年內的第五次選舉並不會為以色列政壇帶來可喜的變化。相反,根據近幾年數屆政府的經驗,無論內塔尼亞胡是否迴歸,以色列都將繼續朝着右翼的方向走去,而對於巴勒斯坦人的政治態度,可能依然保持不變。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2日,以色列特拉維夫,以色列總理亞伊爾·拉皮德在2022年以色列大選出口民調後發表聲明。
“如果他願意,他可以再幹十年”
前總理希望選民在他面臨腐敗審判的情況下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而現總理拉皮德則希望,在內塔尼亞胡被趕下台時擔任看守政府總理的短暫任期可以證明他作為領導人的能力。然而,作為看守總理,拉皮德可能期待的最好結局就是僵局——至少他依然可以繼續擔任看守總理。
根據出口民調,由“擁有未來”、工黨、梅雷茲黨、民族團結國家陣營、“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 “拉姆黨”組成的親拉皮德聯盟可能將佔據54至55個席位。不太可能支持任何一方的阿拉伯政黨“和平民主陣線—阿拉伯復興運動”(Hadash/Taal)可能將獲得4個席位。
拉皮德吸引了大批反對本·格維爾的世俗派選民,他若想組閣必須繼續説服獨立政黨與之聯盟。但《華盛頓郵報》援引以色列民調專家稱,即使拉皮德能夠談判產生執政聯盟,可能也不夠穩定,“無法生存超過幾個月”。
目前來看內塔尼亞胡勝算較大,但事實上,上屆大選中他同樣贏得了多數席位,但最終還是組閣失敗。如果這次最終失敗,這將是他連續第五次輸掉的選舉。這種情況下,利庫德集團當中的一些成員可能會倒戈,這也會讓他更難再次回到總理辦公室。傳統上親內塔尼亞胡的以色列報紙《今日以色列》記者阿里埃爾·卡哈娜稱,若內塔尼亞胡失利,可能會出現利庫德集團的重要人物離開該黨,與其他政黨建立聯盟。
事實上,內塔尼亞胡的在任已經成為以色列政治持續不穩定的因素之一。從得票情況來看,近年來每次選舉右翼陣營都擁有足夠的選票來組建聯盟,但許多右翼團體不願與內塔尼亞胡合作。如果內塔尼亞胡退出,組建右翼聯盟就不會出現大的障礙。
“有些成員厭倦了他,但他們還不能大聲説出來,因為沒有人站起來接手。”國際危機組織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問題高級分析師邁拉夫·宗澤因在接受法國24電視台採訪時稱,“但他們説這是內塔尼亞胡有機會獲勝的最後一次選舉,如果他贏不了,他的時間就到了。”
但黨內也不乏內塔尼亞胡的“狂粉”。利庫德集團資深議員查扎·哈內比此前對《紐約時報》稱,如果內塔尼亞胡想要從審判中得到“救贖”,他本可以和政府達成一份認罪協議。“但他保留了使命感,相信以色列的命運取決於他個人的責任。”哈內比談到內塔尼亞胡依然是利庫德集團主要候選人的原因時説道,“而且,他比任何人都更想要它(總理職位)。”
“即使內塔尼亞胡這次失敗了,他可能仍然不會受到利庫德集團內部的質疑。”哈內比稱,“只要他想留下來,就沒有問題。如果他願意,他可以再幹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