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貿摩擦指數(2021年)》:印度和美國排名前兩位

在3月31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貿促會發布了《全球經貿摩擦指數(2021年)》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印度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月均值最高,美國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在2021年12個月中有10個月處於高位。中國與日本、韓國、印尼等國處於中低位。

《全球經貿摩擦指數(2021年)》:印度和美國排名前兩位

為幫助我國企業有效應對經貿摩擦,提供風險預警和決策支持,中國貿促會對20個國家(地區)的經貿措施進行了系統跟蹤,定期發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報告。截至目前,共發佈月度報告20期,年度報告2份。

全球經貿摩擦指數是月度指數,一段時間內指數上升,表明全球經貿摩擦形勢趨於緊張;反之則表明全球經貿摩擦形勢緩和。項目選取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歐盟、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泰國、土耳其、英國、美國和越南20個國家(地區)進行研究。覆蓋的領域包括進出口關税措施,貿易救濟措施,技術性貿易措施,進出口限制措施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報告顯示,在20個國家(地區)中,2021年印度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月均值最高,為468;其次是美國,為257;阿根廷排名第三,為187。此外,歐盟、巴西和英國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月均值處於高位,分別為129、127 和117;俄羅斯處於中高位;加拿大處於中位;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和中國處於中低位;其他7個國家處於低位。

2021年,美國、印度、歐盟和巴西4 個國家(地區)一半及以上月份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均處於高位。其中美國12個月中有10個月處於高位,印度有9個月處於高位。

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於毅介紹,本次發佈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2021年)》有幾個趨勢值得關注。

一是全球指數同比穩中有降,但較大經濟體間經貿摩擦仍呈上升趨勢。2021年,全球經貿摩擦指數有6個月處於高位,同比減少3個月;印度、美國、阿根廷、歐盟、巴西和英國的月均值處於高位。國外對華經貿摩擦指數有11個月處於高位;阿根廷、美國和日本等7個國家月均值較2020年明顯上升。

二是各類措施的實施在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差異較大,服務於國家制造業、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的意圖更加明顯。發達國家(地區)採取更多的產業補貼、投資限制和政府採購措施。美國、歐盟、英國、印度、巴西和阿根廷對國內貿易救濟法規進行了修訂,重點加強貿易救濟執法。進出口限制措施成為西方國家對華採取措施的主要工具。

三是受經貿摩擦影響的行業領域覆蓋廣泛。20個國家(地區)發佈經貿措施影響產品的覆蓋範圍高達92.9%,較2020年略有收窄,涉及農產品、食品、化學品、藥品、機械設備、運輸設備、醫療設備以及特殊交易品等等。

據悉,中國貿促會例行新聞發佈會今後將每月舉辦,回應中國工商界在國際經貿合作中的重要關切,並介紹中國貿促會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9 字。

轉載請註明: 《全球經貿摩擦指數(2021年)》:印度和美國排名前兩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