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代神機竟靠吹!F14雄貓並不光鮮,墜機率其實高得嚇人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綜合

在1970年12月30日至2004年3月29日期間,格魯曼為美國海軍制造的632架F-14“雄貓”戰鬥機中有144架因各種事故而損失。這些事故中大部分是飛行員失誤造成的,尤其在着艦期間 。

儘管“雄貓”憑藉其可變後掠翼和升力控制裝置具有良好的低速操縱性,但在着艦中仍難以馴服。該機難以保持精確進近速度或下滑角,並且容易偏離航向。較高剩餘推力意味着飛行員必須使用小油門控制,結果發動機響應較差。

F-14A在其大部分服役生涯中還因不可靠且動力不足的發動機而飽受挫折,發動機失效導致了50多架飛機的墜毀,相當損失了約15億美元。 除一系列沒完沒了的渦輪故障外,在空戰訓練的劇烈機動中,普惠TF30渦扇發動機特別發生壓氣機失速。此類失速可能導致“雄貓”陷入無法改出的水平尾旋,在1976年至1993年導致了31起墜機,共有6人死亡。

驚人的事故率促使飛行員出身的前美國海軍部長約翰·雷曼在1984年國會撥款小組委員會面前作證:“ F-14/TF30組合可能是多年來我們最糟糕的發動機/機身組合, TF30簡直是一種可怕的發動機。”砍掉普惠F401-PW-400發動機的發展使F-14A飛行員不得不在‘兩具垃圾’的驅動下駕駛該機飛行長達18年,2003年4月1日最後一架F-14A因TF30失效而墜毀。

F110的出現解決了許多與發動機有關的問題,但新的通用電氣發動機在服役早期階段也存在可靠性問題,曾發生兩起因加力燃燒室襯套被燒穿導致的致命事故。儘管通用電氣發動機在最終服役中證明了自己的可靠性,但該機設計於60年代末的輔助系統還是令人失望。2004年一架F-14D因發動機燃油泵故障而墜毀,成為美國海軍墜毀的最後一架“雄貓”。

在“雄貓”服役生涯的後期,英國GEC-馬可尼航電公司研製的新型數字飛行控制系統(DFCS)在1996年被用於F-14的升級,以取代該機的模擬飛控 。DFCS基於為歐洲“颱風”戰鬥機打造的系統,使用電傳操縱軟件將指令發送到方向舵和全動平尾上,能削弱荷蘭滾和下滑道降落中的不利側滑,還能控制起飛時的機翼搖擺。在空戰中,DFCS改善了在大迎角機動時的抗偏離特性,並且如果飛機失控進入失速,也讓飛行員獲得更大的改出機會。

儘管具有了這些遲來的改進,但直到2006年10月“雄貓”從美國海軍退役前,駕駛該機仍是挑戰,幾架高齡F-14因部件老化而損失。2002年3月2日一架F-14B從“肯尼迪”號航母彈射起飛時前起落架支柱斷裂,飛機墜入地中海,只有後座雷達攔截官(RIO)成功逃生。墜機事故發生後,美國海軍停飛剩餘所有156架“雄貓”,對前起落架進行檢查,特別是外部緩衝支柱,看看是否存在導致這起事故的疲勞裂紋和腐蝕點。結果不久之後又有一架F-14在着艦中因尾鈎拉斷而墜海,導致機隊再次停飛檢查三天。

通過預防性維護,對倖存機體進行徹底檢查以及加速退役最老的“雄貓”,F014在服役最後幾年中的事故率終於被大大降低,在最後30個月的一線服役中,沒有任何“雄貓”墜毀,保住了晚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