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個論壇不一般,背後有一份亮眼“成績單”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綜合

近日,《新聞聯播》報道中有關上海的內容不少。

東海之濱,黃浦江畔,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約而至,見證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上海打造宜居宜業現代都市,讓城市成為百姓宜業宜居的幸福家園;國務院新聞辦11月4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上海、江蘇等相關負責人介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三年來進展情況……

此外,作為東道主,上海還舉辦了一個高層次國際論壇。11月4日的《新聞聯播》頭條予以播報。

這個論壇何以如此隆重?為何冠名“北外灘”?開放包容、創新變革、合作共贏作為論壇主題,出於怎樣的考慮?論壇有哪些重磅成果出爐?央視網《聯播+》欄目為您一一解讀。

2021年11月4日,2021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主論壇現場。

什麼是2021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

2021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運輸部共同主辦,以“開放包容,創新變革,合作共贏——面向未來的國際航運業發展與重構”為主題。該論壇集合全球智慧,圍繞全球航運業熱點、焦點問題進行對話和交流。

11月3日至5日,2021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在上海市虹口區北外灘舉行。論壇由開幕式、1個主論壇、2個平行論壇和5個專題論壇構成。

有何重要背景?

航運業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世界各國人民友好往來的重要紐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況下,航運業為全球抗擊疫情、促進貿易復甦、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全球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際航運業也迎來新的發展週期和增長機遇,這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提供了新的戰略機遇。

為何冠名“北外灘”?

上海的“航運故事”從這裏説起。

170多年前,北外灘隨上海開埠,成為當時進出口貨物的集散地。航運歷史烙印深深地打在北外灘這塊土地上,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北外灘濱江區域仍保留着上海港的碼頭功能。

三個短語、十二個字,論壇主題有哪些“門道”?

“開放包容,創新變革,合作共贏”這十二個字,詮釋了新時代航運事業發展的方向,也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指引。

——開放包容。

新時代背景下,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航運業作為國際經貿合作的橋樑,尤其需要秉承開放發展的理念,持續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以開放包容的姿態促進行業變革與創新。

——創新變革。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以數字化為代表的新技術應用,也將給傳統航運帶來全新的改造升級。

——合作共贏。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慼與共,惟有合作才能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物流暢通、維繫全球供應鏈體系健康已成為全球共同的目標。

主論壇宣佈八大系列成果

一、上海市政府與IMO(國際海事組織)達成合作共識

二、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通過國際證監會組織標準審計

三、《航運節能減排發展展望報告2021》首次發佈

四、《世界一流港口評價報告》首次發佈

五、《四型機場綠色性能評價標準》首次發佈

六、全球航空運輸業碳減排合作倡議首次發佈

七、全球航運景氣指數首次發佈

八、《全球港航信息化發展報告2021》發佈

主論壇發佈《2021上海倡議》

聚焦國際供應鏈保暢,倡議共同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的持續創新與廣泛應用,切實落實全球温室氣體減排行動,為打造安全、順暢、綠色的全球供應鏈奉獻力量。

知識多一點

中國航運業“成績單”亮眼

2021年4月拍攝的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

◆航運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了中國95%以上的國際貿易運輸。

◆我國港口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到2020年底,我國海運船隊控制運力規模達到3.1億載重噸,居世界第二位。

◆我國已成全球海運連接度最高的國家,海運服務網絡聯通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港口。

◆2020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首次躋身世界排名前三。

◆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實現自主集成創新的重大突破。

◆2020年,全國港口集裝箱完成鐵水聯運量687萬標準箱(TEU),“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23%。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主要港口始終保持正常運轉,遠洋貨輪晝夜穿梭,全力保障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航運業的發展關係着世界經濟的繁榮,影響着國際貿易的格局,牽動着各國人民的福祉。

上海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當前正在加快向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進軍。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