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華大農業,碧桂園農業版圖進一步擴充

併購華大農業,碧桂園農業版圖進一步擴充

記者 |

黃昱

1

歷時近一年半,碧桂園終於將深圳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農業”)收入囊中。

碧桂園宣佈,碧桂園農業已於3月9日以對價3億元收購華大農業80%股權,成為華大農業控股股東。雙方表示,此次合作將依託碧桂園在資金及市場資源上的優勢,以及華大農業在前沿技術上的領先成果,構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格局。

天眼查信息顯示,華大農業成立於2015年12月15日,註冊資本5億元,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認繳金額4億元,持股比例達80%,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認繳金額1億元,佔股20%。

華大農業業務範圍涵蓋動植物新品種培育、農業種植、農產品深加工以及微生態研究與應用等領域。華大農業對外投資有6家公司,包括張北華大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華控種業科創服務(武漢)有限公司、湖北九牛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

據碧桂園提供數據,華大農業掌握專利199件,刊發SCI文章66篇,並建立了“農業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基因組學農業部重點實驗室”,以及多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主持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53個。

華大農業原是華大基因全資子公司,由梅永紅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華大基因執行副總裁楊爽任董事,華大基因董事孫英俊任監事。

此次碧桂園入主後,華大農業高層擴充至6人。華大農業董事長兼總裁仍舊由梅永紅擔任,汪建任副董事長,華大基因動植物方向研究科學家趙山岑任董事,而碧桂園農業副總裁兼種業公司總裁劉石、碧桂園集團資本市場部總經理王晶雪、碧桂園農業法人代表梁裕尤分別出任董事、董事及監事。

接近碧桂園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在就雙方業務領域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溝通後,碧桂園農業已完成了對華大農業的收購,並於近日過户登記。

梅永紅是此次收購的關鍵人物,其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早年長期任職於農業部和國家科委,有豐富的農業工作經驗,2015年9月辭去山東濟寧市長職務後,加盟華大基因。

早在2018年6月,碧桂園正式揭牌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宣佈進軍現代農業後沒多久,楊國強就向彼時已為華大農業董事長的梅永紅拋出了橄欖枝。

農業和地產、機器人一同被列為碧桂園未來發展的三大重點。碧桂園主席楊國強曾透露,碧桂園會按照做地產、做第一的力量參與到農業中去,也會收購一些相關公司。但農業是科學的事,不是有錢就可以的,碧桂園農業缺的就是人才。

2016年8月,楊國強公開表示正在尋求和華大基因之間的全面合作,希望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農業企業。當月,梅永紅加入碧桂園,同時兼任華大農業董事長及碧桂園集團副總裁、碧桂園農業總裁職位,直接向楊國強彙報。

碧桂園農業的目標是要成為現代農業系統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務商,採用“公司+農户”發展模式,以土地、技術、設備、生產加工和渠道銷售等一站式方式,佈局農業全產業鏈,包括前端研發、中端生產組織和以鳳凰優選社區門店為主體的終端銷售。

碧桂園農業希望打造出八大核心業務板塊,包括研發服務、智慧種業、 健康糧油、精品果蔬、海洋漁業、都市農業、現代農業科技園、鳳凰優選。這對於房地產出身的碧桂園而言並非易事。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碧桂園發展農業的優勢在於其自身體量大,積累的各類資源足夠豐富,各個業務板塊之間能夠起到相互協同和支持的作用。但碧桂園並非傳統的農業類公司,不僅缺乏農業專業人才,也很難快速掌握行業特點、細節、經驗等。

為彌補自身不足,早在2018年10月就曾有消息傳出,碧桂園有意收購華大基因農業,但價格未談攏。華大方面在去年11月也曾公開回應稱,雙方的談判還在進行中,公司也希望能在資源優勢互補的前提下推進外部合作。

近一年來,碧桂園農業與中國農科院、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等權威機構,華南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建立溝通合作,在農業設備、農產品安全、農業人才培養等方面尋找合作伙伴。

2019年10月9日,碧桂園農業還與建三江管理局簽訂合作備忘錄,宣佈雙方將聯手在黑龍江二道河農場建設大型無人作業示範農場。此外,碧桂園還與中國國家水稻中心簽署合作協議,整合國內農業資源,推動雜交水稻在馬達加斯加的發展。

成功收購華大農業後,碧桂園農業並不是簡單的做耕耙播收,也不是對農民和農業企業做簡單的替代,而是想做高科技農業。科技是碧桂園農業做好、做強的必然選擇,華大農業將會融入碧桂園農業的研發服務平台,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24 字。

轉載請註明: 併購華大農業,碧桂園農業版圖進一步擴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