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大流行”一週年,疫苗是“答案”嗎?
2020年3月11日,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佈,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構成大流行(pandemic)。當時,全球累計確診病例12萬例,死亡病例4000餘例。
“大流行”一週年後,全球新冠確診病例接近1.2億例,死亡病例超過260萬例。疫情對於全球經濟、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衝擊仍未散去,絕大部分人仍然無法恢復到疫情之前的“常態”。
隨着全球疫情曲線放緩,越來越多國家開始疫苗接種行動,結束這場全球大流行的曙光已然出現。不過,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疫苗分配不公問題也非常嚴峻,專家警告稱目前仍不可全然放鬆警惕。
全球疫情放緩,但變異病毒帶來的不確定性加強
從世衞組織全球疫情曲線圖可以看到,不管是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還是單日新增死亡病例,都已經跨過了最高點,開始緩慢下行。
在世衞組織的六大區域中,疫情最為嚴重的美洲區域、歐洲區域,一週新增病例也開始逐漸下降,出現好轉趨勢。
但是,疫情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尤其是引發廣泛關注的變異新冠病毒。世衞組織衞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範·霍科夫在3月12日的例行發佈會上表示,預計新冠病毒將繼續進化,未來會出現更多變異。
她表示,世衞組織已設置跟蹤病毒進化的系統,並將與各個區域辦事處合作提升各地基因測序的能力,從而瞭解新冠病毒的演變過程,並評估每一種變異毒株的傳播性。目前,世衞組織已拿到超過60萬個新冠病毒完整基因序列。
目前最令人擔憂的仍然是首先在英國發現的B.1.1.7變異病毒、首先在南非發現的B.1.351變異病毒,以及首先在巴西發現的P.1變異病毒。這三類病毒都被證實傳染性大大加強,B.1.1.7變異病毒的致命性也被認為增強了。
除這三種流行最廣的變異病毒外,美國、菲律賓、巴西等國家還有新的變異病毒出現,一些專家認為,這些變異病毒或將使得疫苗效力減弱。
布朗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馬克·盧裏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關於新冠疫情還有一些不確定因素存在,包括對於新冠病毒仍有很多未知,不確定變異病毒會如何發展、是否會影響疫苗效用,全球疫苗分配的速度和規模能否有效遏制大流行等。但“如果我們能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取得抗疫勝利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全球已接種超3.35億劑次,但分配不公問題凸顯
全球已接種了超過3.35億劑次新冠疫苗,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3月12日的例行發佈會上表示。
近期,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疫苗接種行動。據CNN統計,截至3月12日,全球至少有129個國家和地區開始疫苗接種行動。其中,美國接種劑次已超過1億。但是,仍有很多國家目前接種數為零,全球“疫苗鴻溝”凸顯。
盧裏認為,當前全球疫苗接種行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供應——因為目前並沒有足夠的疫苗能夠讓每個人都接種,這也導致出現了一些很令人擔憂的現象。很明顯的是,世界上最窮的那些國家正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因為那些富裕國家拿走了絕大部分疫苗。
世衞組織在3月12日的發佈會上明確反對某些國家限制新冠疫苗出口的做法。世衞組織衞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稱,一個國家為了保護其民眾健康所取得的成功不應該導致其他國家無法獲得疫苗。據報道,此前,英國和美國禁止其境內生產的疫苗或疫苗成分出口,歐盟也授權成員國可以限制本國疫苗出口。
為幫助中低收入國家獲得疫苗,全球疫苗免疫聯盟、世衞組織和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共同領導併發起了“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其目標是在2021年底前為參與國提供至少20億劑新冠疫苗。
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發言人勞拉·舍夫林對新京報記者表示,COVAX自2月24日起正式開始向各參與國運送疫苗,目前已交付了超過2600萬劑疫苗,未來幾周還將有更多疫苗送往各國。“這個機制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公平,這也是我們開展工作的最主要動力”。舍夫林也指出了疫苗供應受限的問題。她表示,目前雖然全球生產商都在加速生產疫苗,但供不應求的問題仍然明顯。
盧裏認為,COVAX是解決全球疫苗分配不公的一個有效機制。但,“我不認為,這些中低收入國家能夠很快追趕上富國的接種速度,或者説,在富國讓絕大部分民眾接種完成前,是不大可能追趕得上的”。
除此之外,疫苗猶豫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盧裏表示,當願意接種疫苗的人羣接種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對疫苗持懷疑態度的那些人。這個羣體非常難以説服,但他們一直拒絕接種的話,很難真正實現羣體免疫。
全球羣體免疫仍然遙遠,短期內不可放鬆警惕
隨着新增病例增速放緩、疫苗接種加速,多國正在放鬆疫情防控舉措。
在疫情最為嚴重的美國,已有多個州解除了“口罩令”,其他疫情防控舉措也將逐步解除。紐約州州長科莫3月10日宣佈,從3月19日起,紐約市和新澤西州將把室內就餐的容量從35%擴大到35%。
在得克薩斯州,“口罩令”從3月10日起全面解除,企業可以以100%的容客量開放。馬里蘭州從3月12日起重新開放餐廳、零售店和其他企業,無容客量限制。美國疾控中心日前還發布指南,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可以在室內聚會,且無需佩戴口罩。
在歐洲,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放鬆旅行限制。法國從3月12日起放鬆對部分國家的國際旅行的限制,包括澳大利亞、英國、以色列、日本、韓國、新西蘭、新加坡等,這些國家的旅客往返法國時不再需要提供“必須出行證明文件”,但其他限制措施如3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仍然需要。
對於多國放鬆防控舉措,一些衞生專家表示擔憂。按照目前的疫苗接種速度,各國、一國內各地區實現羣體免疫的步調相差較遠。今年3月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廣州出席了由愛丁堡大學舉辦的國際疫情防控專家研討會。他表示,隨着疫苗的研發和陸續上市,“至少要2-3年的時間”才能實現世界範圍內的羣體免疫。
盧裏也認為,按照目前的疫情發展和疫苗接種情況,要實現全球羣體免疫肯定不會很快。全球範圍內的羣體免疫需要世界上相當比例的人口都接種疫苗,大約在80%或以上。目前來看,距離這個目標還很遠。
“要實現在全球範圍內大規模分發疫苗的目標並非易事,短期內也很難達到。截至目前,也只有非常小一部分人接種了疫苗。”盧裏表示。他認為,我們必須繼續遵守已被證明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舉措,包括保持社交距離、佩戴口罩、注意手部衞生等,“現在絕對不是取消這些關鍵防控措施的時刻”。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應悦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