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沒有霸主的全球化”前景如何

近日,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網站發表了該理事會主任撰寫的《全球化2.0將是什麼樣?》一文,該文認為世界將出現並確立新的全球化模式,並具體分析了十個新的特徵。關於新冠肺炎疫情與全球化未來之間關係的討論,從疫情暴發起就成為全球學術界的研究熱點,只不過與最初驚呼“全球化走向終結”不同的是,越來越多的學者注重分析全球化轉向的趨勢和特徵。新冠疫情沒有終止全球化,只是從背後給了全球化重重的一推,加速了全球化的轉向進程。這一點不僅已經擁有廣泛的共識,而且正在成為一種現實中的展開,進而為全球化何去何從提供更為直觀的分析依據。

該文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認為全球化2.0時代是一個“沒有霸主的全球化”,“不再區分中心和邊緣”,“多元主義,而非普世主義”的全球化。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成為全球化1.0時代無可爭議的霸主。但是時過境遷,“在新的全球化階段,其領導層將不得不適應華盛頓並非總有能力處處充當絕對領導者的現實。”很顯然,如果“橫向全球化”的判斷成立的話,會成為2.0版全球化與1.0版全球化最大的區別。美國的衰落雖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它不會心甘情願地離開世界舞台的中心。不過,即使未來一段時期里美國依然保持其在世界權力格局中的“C位”,依然可以確認的是,西方理想中的一體化進程不僅將嚴重受阻,而且會體會到“邊緣”越來越為強烈的自我主張,多元化應是全球化2.0時代逐漸清晰起來的基本特徵之一。

該文將“可持續發展取代經濟增長”和“公正優先超越‘自由’訴求”等指認為全球化2.0時代的基本特徵,與其説是對全球化未來趨勢的預測,倒不如説是對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反思。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在展現推動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積極一面同時,還賦予全球貧富差距日益拉大的消極後果。以美國為例,美國政策研究所和美國人支持税收公平組織5月初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13個月,美國億萬富豪所擁有的淨資產增長了55%,達到4.56萬億美元。美國拜登政府最近提出所謂新紓困計劃,只不過是不得不作出的彈性讓步。對於新一輪全球化是否會從總體上將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公正放置在優先地位,我們不應抱絕對樂觀的態度。

該文羅列的全球化2.0時代的十大特徵對於深化全球化趨勢的認識,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無疑包含一定的浪漫主義色彩。需要補充的是,意識形態衝突上升可能會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重要特徵。要知道,全球化第一次為人們熟知,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運通公司打出的信用卡全球通用廣告,它成為資本意識形態宣傳的典範。還要知道,所謂的全球化1.0是以政治和經濟的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在全球的勝利拉開序幕的,實際上,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才是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歷史時代全球化的典型形態。“冷戰”結束以來,意識形態衝突之所以嚴重弱化,是資本暫時勝利的重要標誌。歷史的辯證法在於,西方資本的大獲其利與美國民主衰敗交織在了一起,面對“美國的民主處於危險之中”,拜登不僅宣誓要捍衞“美國的靈魂”,挽救國內的危機,還明確將強化西方民主價值觀同盟作為應對中國“日益加大的競爭壓力”的戰略舉措之一。

深刻揭示新一輪全球化的趨勢,關鍵在於深化對自由主義資本邏輯的批判性反思。資本邏輯是技術不斷進步和社會加速化發展的最重要推力,構成風險社會不斷深入的根本原因。資本邏輯的消極後果起初只是以階級對立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隨着全球化的深入,這一消極後果如今正在以全球性問題的形式上升為關係整個人類生存的問題,即對人類生存形成越來越嚴峻的挑戰。隨着我們生活的世界面臨的不確定性逐步增強,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安全與發展相比較應處於絕對優先的地位。但關鍵性的矛盾在於,一方面,全球性問題的解決需要超越民族國家的界限,以團結互助的精神共同應對。但是,對於各個民族國家來説,“追求自主安全和排他利益的最大化確實將成為未來的一個突出問題”,新一輪全球化可能會在這個矛盾狀態中逐漸清晰自己的輪廓,同時逐漸清晰的是,資本在逐步靠近它生存的邊界。

隨着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可以自信地説,全球化2.0的總體趨勢將越來越取決於中國的作為。蘇聯解體之後,如何在西方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守護社會主義的問題異常緊迫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選擇市場經濟進而加入全球市場遊戲,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積極應變的舉措。30年過去了,如果總結中國成功經驗的話,最關鍵的一條應是對資本邏輯的駕馭和社會主義底線的堅守。這一駕馭和堅守的韌性之中,藴含着戰勝疫情的謎底,彰顯出社會主義的價值優勢。社會主義是中國經驗的世界意義所在,也為全球化2.0時代創造了最美好的想象空間。(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75 字。

轉載請註明: 吳波:“沒有霸主的全球化”前景如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