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記者 嚴俊偉
“看!這個就是我,當時我們就在工地的這個簡陋‘食堂’匆忙吃幾口飯,就繼續投入工作。”今年80歲的陳韶娟阿姨指着自己珍藏的黑白照片對記者説道,自己是作為廣工學生參與東深供水首期工程建設者之一。記者留意到,幾名當年參與建設的阿姨都不約而同地穿上了紅外套接受記者採訪,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
4月21日,中宣部授予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羣體“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們是“建設守護香港供水生命線的光榮團隊”。“我們當年就是覺得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憑藉一腔熱情投入工作,沒想到50多年過去了還受到表彰。”當年同樣作為學生參與工程建設的符天儀阿姨表示,這份集體榮譽讓自己感動不已,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自己終身不忘。在那個專業人員奇缺的年代,84名廣東工學院農田水利和土木工程系大四學生選擇延遲一年畢業,打起揹包、住進工棚,用自己汗水和淚水,把青春歲月最重要的那篇論文,寫在了東深供水的偉大工程之上。
香港三面環海,歷史上飽受淡水資源奇缺的困擾。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嚴重乾旱,市民每4天供水一次,350萬人的生活陷於困境,20多萬人逃離家園,水荒使香港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何靄倫阿姨祖籍中山,年幼時居住在香港,“我們家當時門前有一口井,到後來也打不出水了。”何靄倫後來全家遷到廣州,自己更在支援東深供水建設時,投身到橋頭工段設計組工作。
1964年,東深供水工程動工興建。東江雖説離香港最近,但從取水口到深圳水庫要經過80多公里、翻越6座高山,也就是説要將50.5公里的支流從海拔2米一級級抬高至46米,整個工程相當於建一座大滑梯。
“讓高山低頭,令河水倒流”,在這場人與自然的較量中,數以萬計的工程建設者飽含激情投入艱苦奮戰,開山劈嶺、鑿洞架橋。 不管是幹部、技術員還是工人,都住工棚、睡草蓆,吃住在工地。當時的施工條件更是差到無法想象:缺少大型機械設備,工人們就手挖肩扛,甚至連土石方、混凝土的攪拌、澆築都是靠徒手來完成。
規模宏大的東深供水工程歷時一年後,1965年3月宣告建成。工程將由南向北流入東江的水位提高46米,使之倒流83公里進入深圳水庫,再經3.5公里長的輸水涵管送入香港供水系統,終結了香港嚴重缺水的歷史。
東江水的到來,極大促進了香港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一飛沖天。
1974年到2003年,東深供水工程先後經歷了三期擴建和一次全面改造。“現在只要輕點鼠標,就可以查看水質監測數據。”粵海水務水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林青向記者展示如何通過水質預警平台的頁面,查詢東江取水口、雁田水庫和深圳水庫實時水質監測結果。經歷4次擴建改造的東深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由初期的0.68億立方米提升到24.23億立方米,輸水系統由天然河道升級為全封閉的專用管道,實現輸水系統與天然河道的徹底分離。
“改造是為了建設全封閉的專用輸水系統,實現清污分流,徹底避免東江原水在輸送途中受到二次污染。”廣東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嚴振瑞先後參加了東深供水工程的三期擴建和全面改造工程。對嚴振瑞來説,香港和內地血脈相通的精神一直激勵着他前進,“我目前正在主持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的設計研究。工程建成後,將實現從西江向珠三角東部地區引水,有效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生活生產缺水問題,併為香港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提供重要的水安全支撐”。他的經歷,不僅代表着一代代水利人的故事,也彰顯着祖國內地與香港同胞的深厚情緣、手足之情。
(深圳特區報廣州4月21日電)
作者:嚴俊偉
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