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志願活動是最好的思政課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訊(周愛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日前,面對來勢洶湧的病毒,來自鹽城師範學院的大學生們穿上了防護服、紅馬甲,在南京、揚州、淮安幾個城市的社區街道和村鎮路口值班站崗、輔助檢測、卡點查驗、摸排登記、喊話宣傳,為家鄉疫情防控出力。
7月21日,南京啓動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該校生物科學專業學生朱志鵬是南京人,他從當地首輪全員核酸檢測開始,就通過志願者網站招募,成為一名PCR核酸檢測分析技術員。
在醫學檢驗中心,他每天工作10個小時,經手2000餘份樣本,完成試劑配置、核酸提取和擴增、結果分析上報等檢測程序。“在學校裏做實驗和真正的檢測還是有區別的,我必須在短時間裏熟悉業務、提升效率,這很困難,但是我都一一克服了。”朱志鵬説。
在南京棲霞區的一處隔離點。每天早晨6:30,該校大三學生鄧戩準時起牀,將愛心早餐送給隔離人員,並配合醫護進行核酸檢測和心理疏導。有時候隔離房間的下水道堵了,也需要他幫忙疏通。
“第一天從防護服裏出來的時候渾身都是濕的,手臂上的皮膚都泡皺了,很辛苦,不過,咬咬牙也得堅持下去,向不言敗的鐵軍精神致敬。”他説。前不久,他剛好參加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他們走訪了鹽城的幾個革命老區,通過文字和影像,瞭解“鐵軍精神”。如今,在防疫一線,他們吸收了紅色養分,用實際行動來書寫屬於自己的故事。
“她太累了,找其他志願者來替,讓她去歇一會。”在南京江寧區核酸檢測點,該校大學生塗妍被身邊的醫護人員喊下去休息。
此前,她已和一線核酸採集人員一樣全副武裝,在檢測台旁拆了1000多個棉籤。“我的手都抖了,旁邊的醫護姐姐看到了,就找別人來替我。其實,她比我更累。”休整“充電”了20分鐘,塗妍“滿血復活”又回到檢測台。
在疫情防控大後方,該校一批大學生變身“電話排查員”“信息查驗員”和“下鄉宣傳員”,做着更加複雜瑣碎的志願工作。
“社區裏獨居老人不少,打電話過去他們大都聽不清楚,就需要上門排查,把核酸檢測服務送到家裏。”來自淮安盱眙的時晨同學要配合工作人員開展“敲門行動”,做好“無碼老人”的信息登記工作,併為他們辦理紙質健康碼。其餘時間,她就在社區裏喊話宣傳防疫知識,發放免費口罩。
“爺爺奶奶們在註冊、掃碼這些手機操作面前,是很窘迫的,我們一般都會主動迎上去,幫他們弄好。和老人交流,要更有禮貌和耐心。”在社區一線服務的志願者卜京説。
來自揚州的大學生傅可可被安排在自家小區門口測體温、查驗健康碼。她每天執勤8個小時,每一分鐘都繃緊弦,嚴格守好第一道防線。幾天下來,她的皮膚曬黑了,身上也留下了不少蚊子咬的包。“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大學生也不能缺席。”她説。
“這次疫情,對大學生們來説是一次實戰趕考,他們完成了’紅色思政課’到’時代力行人’的無縫銜接。”鹽城師範學院副校長張桂華説,學校歷來注重提升紅色實踐育人成效,賡續紅色血脈,讓大學生勇擔時代大任,這是衡量新時代大學生的對標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