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時評丨“落葉不掃”需要以精細化管理做支撐

王亞萍

從2013年起,上海徐彙區餘慶路、武康路嘗試開展了“落葉不掃”的活動。2018年,上海市又對落葉景觀道路進行優化調整,精心挑選並打造出29條落葉景觀道路。今年,上海13個區、41條道路將繼續開啓“落葉不掃”模式。除了上海,在北京、西安、長春、青島等地,也都有“落葉不掃”的做法,讓秋景長留。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是對秋季到來的美麗闡釋,落葉不僅是一種簡單的自然景觀,更承載了民眾的人文情懷。“落葉不掃”留住城市深秋之美,使得攝影愛好者駐足,下班路上上班一族怡情,閒暇時光黃髮垂髫賞景,成就了城市的詩意棲居,贏得了很多市民的點贊。但考慮到晴天落葉變幹易引發火災隱患、雨天落葉濕滑易引發交通事故、落葉過多易堵塞下水道、落葉堆積時間過長會污染環境等,部分市民也表示擔憂。

進一步講,一個城市的管理觀念、方式的提升不僅表現在審美方式和人文生態,還表現在規劃實施的精細化管理。市政部門不能僅限於拍腦袋做決策,還要有務實的精準化施策。“不掃”並不代表“不管”,而是不搞一刀切、不搞表面工程。一方面,並非所有的城市都適合跟風做落葉不掃的城市。另一方面,對於有合適條件的城市,面對道路選擇的考量,綜合考慮樹種樹齡、商業業態、道路的實際情況而施以不同的作業模式;對於路面保潔問題,保潔工人每天對景觀道進行“撿拾”保潔,確保沒有混入秋葉的垃圾;面對雨雪大風天氣時,應及時清掃保障行人安全。

因此,“保留落葉”景觀需要不斷提升精細化的保潔水平,改進作業模式,優化作業工藝,變“一掃而光”為“只撿垃圾葉不掃,天晴不掃雨後掃,看相不佳及時掃,堵塞下水迅速掃,易燃易腐徹底掃”。城市管理亦如烹調美食,需要從每一味“佐料”入手,掌握好放入灶中的時機,才能成就美味。

總之,打造宜居的人文之城,提高城市的景觀美感和審美風度固然值得肯定,而精細化建設和經營才是生態文明城市的應有之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74 字。

轉載請註明: 海報時評丨“落葉不掃”需要以精細化管理做支撐 - 楠木軒